人才安居集团不应该在公开市场拿地

朱罗纪 2020-03-07 09:29 阅读 2000+

  

  3月3日,深圳2020年第二次土拍,推出4幅地块,均为政策性住房地块,分别为宝安(2宗,一宗人才住房地块,一宗公共租赁住房地块)、龙华、盐田各1宗(均为人才住房地块),总土地面积8.8万平米,总规划建面39.3万平米,吸引了10多家开发商参与。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深圳首次出让独立可售型人才住房地块,以往多是普通住宅捆绑配建人才住房。

  结果除了宝安一幅地块流拍外,其余三宗,均为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买下。3宗地总成交额为34.86亿,溢价率最高达45%。

  

  据我了解,这件事情无论是在房地产界内,还是在官方,其实都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在现场竞价结束后,有部分开发商当即表达了抗议,认为应该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人才安居集团的主要责任是建设好深圳的公共租赁住房,这样去公开市场参与土地拍卖,实质是“与民争利”。

  我一直以来都不赞成深圳大批量建设人才住房(我认为最好能够取消,如果不能,应该尽可能的压缩比例),相应,我也认为,人才安居集团不应去公开市场拿地。但是,这两年来,不但大量的人才住房地块出让,而且,人才安居集团在公开市场也是左冲右突如入无物之阵。

  美联物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11月以来,人才安居集团在深圳已经拿下11幅地皮,总土地面积176430.8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40856平方米,总共耗资73.62亿元,平均折合楼面价不到1万元/平米(9295.5元/平方米)。尤其是在2018年,全年深圳一共卖了10宗住宅用地,人才安居集团拿走了6宗。

  

  此外,人才安居集团还于2018年10月以18.84价夺下东莞塘厦“地王”地块——一幅建面3.89万平米的地皮,总建筑面积约为128574平米,包含约2万平米自持面积,折合楼面价17725元/平米。

  加上这块地皮,人才安居集团3年来在买地上的花费超过90亿元。

  我在2018年初人才安居集团一口气拿下深圳3块70年自持用地之时,写过一篇文章,探讨人才安居集团的目标、定位、使命,也在结尾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今2年过去,可以说这个困惑将逐渐清晰,但我个人却表示越来越担忧。

  这个担忧简单说是有三点。

  第一、挤占商品住宅的潜在供应。人才安居集团在公开市场拿地,会(在增加人才住房供应的同时)挤占商品住房的供应能力,在总供应不增加的情况下,将显然进一步加剧商品住房价格的上升预期,自然也增加未来房价管控的难度。

  第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基于人才安居集团的定位,它并非是市场化的企业,不参与也不应该参与市场竞争。之所以他能够拿到地,一是因为有政府大把的公帑在为之背书,二是因为土地出让附带的苛刻条件让他更有优势。但长此以往,他会对其它市场化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就像他挤掉商品住房的供应一样,也会带来价格信号的扭曲,这是有悖于深圳立身之本的市场精神的。

  第三、人才安居集团应该明确“非营利性机构”之定位。无论如何定位,全世界类似人才安居集团的机构,其根本使命都应该是“承担城市公共住房建设与分配”的重任,让更多的来深建设者可以享受到整个城市的发展红利,进而产生间接熨平社会贫富分化的效果。他肯定不应该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而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营机构,本身人才安居集团也是这样的定位。但是回查他过去2年多在土地市场上的动作,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在此把旧文重发,与大家探讨(撰文时间早,有些信息可能已滞后)

  人才安居集团想干什么?

  (2018.2.2)

  老杜买不起房子还住不起公屋,愁苦愤懑,就写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是突然间才明白,真正重要的,是那个“安”字,不是“千万间”。

  聊一下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昨天,他一口气拿了深圳的三块70年长持宅地,这样的猛虎出兕,从去年就开始了。

  媒体同行采访我,我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深圳只要卖地,只要卖这种70年长持宅地,你就能看到安居集团彪悍的身影和坚定的举牌,未来他对开发商阵营的冲击会越来越大。

  因为他的目标就是要降低房地产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看安居集团的官网介绍,觉得很震。

  

  第一是,他很有钱,这个大家都知道了。2016年10月成立,到现在1年多,市政府注资了1000个亿,已经到位了400亿,花了多少我还没看到有财务公告。

  第二是,他的任务很重。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安居集团要为深圳市筹集人才安居住房18.1万套。截至2017年底,落实了4.5万套,不到25%,缺口75%。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安居集团平均每年都要落实2017年的数量——4.5万套。

  所以,知道为什么我说他拿地现在只是刚开始了吧。他得把钱花出去,弄到更多的房子,不然完不成任务。他又有钱,不一定比开发商差,货币资金也是好几百亿。拿的那些自持地又便宜,几千1万块的楼面价,很顶花的。

  这些还不够,安居集团的梦想也很远大,对标的是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通过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手段,努力将集团打造成为我市人才安居住房投融资平台,人才安居住房建设、收购平台,政策性人才住房供给平台,以及政策性、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平台”。

  新加坡建屋局是什么?就是那个大堂里写着老杜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房屋管理局,我们经常说要深度学习“新加坡组屋制度”,那里面的“组屋”全部是这个局建的。建屋局从1960年成立,到2016年已经建设了超过100万套的组屋,为80%以上的新加坡人提供家园,并协助九成的住户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让新加坡成为全球极少数拥屋率近乎100%的国家。而在1960年代,新加坡160万人口中,家庭住房拥有率还不到1成。

  这是非常伟大的功业,也因此,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和德国的“住房合作社”,成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房地产领域的奇迹。

  安居集团的梦想是要对标建屋局,意思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要不断的提高他所拥有的住房数量。多到什么程度呢?不知道。想达到新加坡建屋局那个高度是不可能了,但也自然不能低,一定要让政府手中握有的房屋数量可以显著影响市场的程度

  我估量首先要对标香港,可能还要超过香港。

  那香港是个神马情况?

  香港负责公屋的房委会也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截至2017年3月财年结束,居住于公屋里的港人大约206万人,佔全港人口大约28%,不到30%。但是按照规划,香港计划从2017-2027年十年间共建公私房屋46万个,而且公私比例6:4,即是公营房屋要达到28万个。

  

  等到深圳的人才安居房达到香港那个高度的时候,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能力就比较明显了。那按照现在的力度看,还不够,现在安居集团1年落实的房屋是不到5万套,占深圳全年度市场类房屋交易量的大约30%(深圳年度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按15万套计),但整体累积数量太少了。

  安居集团的运作原则还有一个:保本微利。“不追求超额利润……以保本或微利水平运营”,但也要“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说多少是微利,不知道。反正怎么样都不能超过上市房企的净利率吧——那个净利率也掉到了10%以下了。也就是说,安居集团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也不能亏钱,要实现自我造血。

  这个和新加坡的建屋局可就有些不同了,因为后者是以“亏钱”为目的的,每年都是财政赤字。比如2016-2017财年建屋局的净赤字是11.89亿新元,比上一财年减少27%——这是因为建屋量减少的缘故。

  不以亏钱为目的要实现自我造血,有人做到了——香港房委会。像香港地铁一样,香港房委会是赚钱的,2017财年,它竟然赚了53亿港币。

  

  

  香港房委会的收入来源,一是租金,二是把一些公屋卖掉,三是投资收入。之前,房委会把自己的100多个商铺、8万个停车位全部打包卖给了领展基金(就是香港那只著名的REITs),打包上市了,也套现了200多亿港币。这个事件的标志性非常强,我们以后再详谈。

  我仔细对比了之后,深切觉得:深圳安居集团其实未来会是新加坡建屋局+香港房委会的复合体。很大程度上,更像香港房委会,而不是新加坡建屋局。

  说它更像香港房委会还有一点,人才安居集团现在也在积极酝酿发行REITs——这也是它未来造血的重要渠道之一,资金从哪里来。“与创新投集团合作探索开展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及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加快推进发行超200亿元的交易所REITs及资产证券化产品,为全国探索公共住房投融资的‘深圳模式’”。所以,你知道他为什么敢拿自持地了吧。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回顾一下当年的领展基金上市始末(那时候还叫“领汇基金”)。

  但人才安居集团和新加坡、香港两者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加坡建屋局也好,香港房委会也好,都是不投地的,他们的土地都是免费划拨的,没有地价。而深圳安居集团却要和开发商一起到市场上去买地,这是有点费解的事情。

  讲到这里,其实答案就很明白了。人才安居集团投地,不过是左手倒右手,但他拿走了很多宅地,用来建设出租型的人才安居住房(未来也许也会拿出来一部分卖掉)。其实就相当于缩减了可供销售的未来的商品房供应,但增加了未来可供出租或销售的政策类房屋供应

  此消彼涨。彼涨此消。

  那么,要怎么看待这事儿呢?

  很简单,现在的深圳,需要的是:商品房也要增加供应,政策房也要增加供应。要双增加,而不能一消一涨,或者说,在你的政策房供应量不能达到显著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比重之前,你若是缩减了商品类住宅的供应。就会在这个转换期的时间窗口间,进一步刺激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预期。

  这个转换期会有多长,我不知道,这要取决于政策房的供应速度和总量。但是大账是可以算出来的,深圳的人口总量是新加坡的4倍多,而且还在流入(2017年比2016年又增加了 35万人口),而深圳的政策房总量远远不及新加坡的100万套,也远远不及香港的接近80万套。

  这个时候,缩减住宅供应,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当我看到有人说,增加人才安居房的供应可以平抑房价的时候,我觉得很危险。剑分双刃,币有两面,住房公共政策的选择要充分论证才行。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