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北上广深津,竟比不上一个东京!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1-13 21:25 阅读 2000+

(来源:洪波大视野 )

我国大城市太小了,北上广深+天津,比不上一个东京都!

在昨天(1月9日)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2020年会员大会上,孟晓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孟晓苏在房地产界名气是很大的,被业界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还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的秘书。

很多人在印象中觉得大城市太大了,各种采取措施控制,落户条件高,限制人口流入。

其实恰恰相反,中国大城市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1

北上广深+天津,比不上一个东京都!

北上广深+天津这五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总共为5966平方千米。

而一个东京都市圈的建成区面积,就有6993平方千米,比我们“北上广深+天津”这五大城市还要大将近1000平方千米。

其实北上广的土地总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除了深圳土地面积要小一些。

深圳的土地面积是1997平方千米,而上海是6340平方千米,广州7434平方千米,北京总面积更是达到了16410平方千米,而天津的总面积是11916.85平方千米。

这五大城市土地面积加起来足足有44098平方千米,而建成区才5066平方千米,只占总面积的11.5%。

那其他的土地都干嘛去了?为什么那么多土地都不用?

2

人的生存空间,都给了候鸟?

要想搞清楚为什么我国土地制度现在这个样子,得先来看下香港的土地情况。因为我国大陆城市土地制度很像香港。

那为什么像香港呢?原因很有意思。

据说是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刚成立时,曾派人去考察国外境外土地制度,因为经费紧张,资金就只够走到香港。

就按照香港的土地制度,制定出我国的土地制度。此后多年,没再做修改。

香港未开发的土地太多了!特别是香港新界一侧大量土地都闲置着,而旁边的深圳高楼林立。

首先,香港建成区的面积就很小,只占总面积的24%。

其次,建成区面积中住宅占比又很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9%。

这种严控开发用地的做法,说是为“环境保护”“候鸟迁徙”,而普遍被认为是维护香港的高房价。

你可以给候鸟留生存空间,可是很多香港居民都没有生存空间。

人和候鸟和谐共处不是更好吗?

3

“经费不足”,拖慢了城市化

“香港模式”让我国大城市的居住用地占比都很低,住宅建设用地供应其实都是不足的。

比如,深圳的居住用地才占建设用地的22.26%,比香港的28.51%还要低。建设用地中的很大部分都给了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等。

当然,你可以说这样的占比也是深圳的一种特点,但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建设用地的占比是不是太小了。

孟晓苏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我国大城市应走出单一香港模式,按照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合理增加土地供给,科学扩大城市规模。

特别是要增加城市住宅建设用地,防止因供地过少造成房价过高,认为推升房价上涨。

小马哥就此问题也请教了洪波大视野创始人顾洪波,他给出的观点是:

我国对城市用地的规划其实是缺乏想象力的,大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合理扩大城市居住建设用地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以及一些强二线城市,其实是可以容纳全国大部分人口的。

是啊,其实日本城市发展的规律就印证了这个观点。一个东京都市圈,容纳了整个日本80%的人口。

从2019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思路渐渐明确,就是要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侧重点,也明确提到了,要适当增加大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

提高大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住宅建设用地政策的调整就是有可能的。

再说了,因“经费不足”学来的制度,可已经几十年都没有调整了。

当初国土局的经费要是能多给一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可能会快一些。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