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樱桃大房子 2019-09-04 13:35 阅读 2000+

正文共:3558字7图;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深圳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后,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无疑就是深圳了,而靠近深圳的东莞惠州都是最先受益的。


东莞本身产业升级非常成功,尤其是华为将终端事业部迁过到松山湖后,带动了一大片产业链,但东莞新房限购,落户相对较麻烦。所以想买临深房,只能考虑不限购的惠州,但惠州一直以来争议都比较大。

看多派觉得深圳房价太贵了,总是会有买不起深圳的刚需外溢,惠州临深片区限价1.4万/㎡,和深圳坪山4万的房价,有着巨大的价差,要知道上海和环沪昆山的价差早已缩小到1万左右,昆山房价已经将近3万,即使是北京和暴跌过的环京燕郊,如今价差也只有2万左右,因此惠州临深片区在限价下,显然是低估的。

看空派认为这里到处都是新房子,供应量大,未来二手房不好转手。而且外地来买房的都是投资客,泡沫大,到时候卖给谁啊?

看似双方说的都有道理,那到底听谁的呢?

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争论,空口无凭,包括那些外地的自媒体,要唱空惠州,也麻烦你们来实地走一走,调研一下再说。

要知道当年燕郊兴起的时候,有谁看好过呢?这个离天安门30公里的地方,每天只能排队坐公交车上下班,地铁到今天也没有通,但房价从几千块涨到最高4万块,虽然现在回落到了最低近2万块,但也早已不是白菜价了。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为什么看好惠州?

其实看好惠州不需要太多理由,就因为他挨着深圳,傍了一个超级大款,这个大款富的流油,所以惠州楼市也就有了很多机会。

第一,因为深圳人多地少,1997平方公里,2000+万实际居住人口,1300万常住人口。深圳的存量房只有200万套,住房自有率只有34%。

这么多人没有房子,未来要住房,怎么办呢?

中高收入人群买的起深圳的买深圳,但深圳每年的供给量是多少?

2018年,深圳新房供给量只有35796套,成交是29396套,二手房成交64627套,加起来也只有94023套。当然,还有一部分未来会由政府提供保障房,但保障房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深圳人的住房需求。

所以那些既得不到保障房,又买不起深圳商品房的人,又想留在深圳发展,怎么办?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临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世联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惠州全市累计成交175991套房子,成交面积1700万平方米,惠州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两项数据均居珠三角9城市第一名。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这一点大家可以去项目调研了解,很多外地自媒体只会纸上谈兵,闭着眼睛分析从而得出惠州泡沫大,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深圳人口1300万,惠州才483万,深圳每年的成交量比惠州要少那么多。

其实这是由价格和供给两方面决定的结果。

一方面是深圳的价格已经过高了,均价达到五六万,当价格涨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有很多人已经买不起深圳的房子了,需求就会外溢,这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是深圳每年供应的商品房实在是有限,去年新房供给量才35796套,而惠州有20万套,这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当然现在惠州还有很多需求是来自于外地,特别是北方,因为海南的旅游地产价格上涨后,导致购房者将目光转移了,惠州又靠近深圳香港,医疗养老配套设施也更完善,还有很多情况是儿女在深圳工作,父母在惠州养老。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看好惠州的第二个理由是,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后,一定会吸引总部经济来深圳,而深圳的产业升级也会加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你要建设国际社会,必然会引进高端人才,结果就是深圳的高收入人群增加了,购买力增强了,房价慢慢被推高了,那些收入增加较慢的,就只能慢慢的往外移。

这个趋势别说是以后,过去这几年就很明显了,之前在深圳办公的很多企业,为了缩减办公成本,人力成本,他们会把公司从深圳的关内搬迁到关外去,搬到郊区,甚至是搬到东莞惠州去,而随之转移的就是需求人群,他们虽然买不起深圳,但是还勉强可以买的起惠州,毕竟惠州房价便宜。

每次我去惠州南站,都能感受到人流如潮,大部分都是从深圳过来的人,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双城生活,就是在深圳工作,在惠州生活。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有朋友告诉我,甚至还有在深圳南山区上班的人,住在惠州,也是因为买不起深圳的房子,就在惠州买个大点的房子,开车上下班,单程至少一个半小时,这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父母在惠州带孩子上学。

樱桃另有一个湖南的亲戚,以前在我们老家的县城买了套房,但每年只有过年回家住一下,平常都在深圳租房住,因为做外贸又回不去,买不起深圳,怕再过几年连临深也高攀不上,没办法只好在惠州先买套房,也算是这么多年来南漂的一个成绩吧。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城市群的发展,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城市群就是三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再加一个正在发展的重渝城市群,这四大是最有活力的城市群,也是人流资金流最为集中的城市群。

同时,在M2增速走向平稳之后,货币不可能再超发了,以后城市的房价涨跌,取决于人流,资金流,流向哪里多,哪里的房价就会越有空间;哪里流出多,哪里的房价就永无盼头,就像黑龙江鹤岗一样。

一个地方是不是鬼城,有没有发展潜力,我喜欢做了调研后再下结论。

很简单,大家可以去惠州看看一个入伙五年的楼盘入住率能达到多少,这是最简单的衡量指标,如果能达到七成以上,那就算非常优秀了,因为入伙之后要搞装修,还要空置半年。

只要房子有人住那就有希望,当时我去环京也是这么调研的,如果不是限购,环京早就回暖了。

惠州大亚湾西区有个五百万平米的超大神盘,目前的入住率能达到8成以上,而且那个盘暂时还是没有地铁规划的,但因为生活配套还比较方便,且与深圳挨着,到深圳上班方便,所以入住的人非常多。

我去调研的时候,还专门等到晚上回来看了看亮灯率,因为白天数空调外机可能还不一定完全准嘛。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虽然惠阳和大亚湾的供应量一直都很大,白云新城、惠州南站、大亚湾西区的主干道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但这些房子都陆续被市场消化干净了。

每年惠州一两千万平米的成交量,其实换个角度,也说明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量!

很多人说,去惠州临深片区发现除了房子就是房子,都没有产业啊,我说根本不需要,它就是一个睡城的定位,要产业干什么,白天在深圳上班,晚上回惠州睡觉,以后只需要有吃喝玩乐的配套就行了,燕郊也没有产业啊,但它现在的入住率,人气不一样很高吗,因为它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睡城。

而惠州有产业的地方也不适合你去住,比如石化片区,有污染,又不靠近深圳,你买来干嘛?

还有些人说,新房这么多,以后二手房不好卖啊,我说你得找准地段买啊,又没让你放眼整个惠州去挑房子,惠州那么大,地那么多,当然盖不完啦,但是临深的土地是有限的,白云新城、惠州南站、大亚湾西区、万达商圈这些地方的土地总是有限的吧,卖一块少一块,开发完一个少一个,三年五年开发不完,十年难道还开发不完吗?

大家可以去看看燕郊现在每年还有多少新土地出让?非常好的参考物,因为现在的燕郊就是未来的惠州临深片区。

新房供给减少的时候,就是二手房交易占主导的时候,新房开发完的那天,二手房都不知道涨到什么价了,还轮得到你去抄底吗,现在本来就是长线布局,趁着调控,限价,新房还可以随意挑,有多余投资资金的就可以逆势布局。

布局惠州这样的临深片区,至少我可以安心睡觉,不用担心长期会亏,但现在很多投资,你一旦投进去,就是当猪被杀了。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坦白说,惠州现在的配套确实还不完善,但大家买的是未来,如果你有买房的经验就知道,配套不完善的时候,恰恰也是价值尚未兑现的时期,如果等到地铁、学位、商业这最主要的三大配套都配齐了,房价也就涨的差不多了。

目前惠州临深片区,如果说商业配套最完善,可能要数万达商圈了,我们开车去万达广场吃中饭,想找个停车位真的是找不到,这还不是周末哦,因为这周边的入住率都非常高,也只有这一个商圈最现代化,所以人气是最旺的。

多空派对这里争议过大,该听谁的?

晚上在万达广场吃饭,也还需要排队,人气不要太旺哦。

我认识一个美容院的女孩2012年在这个片区买了壹品国际的一个70多平米两房,当时房价5千左右,总价40多万,2014年装修后对外出租,第一年只租了1600元/月,她说现在可以租到3200元一个月了,这样的投资回报大大超过了她的预期,她都没想到惠州的房租每年也能涨。

交通上,一到晚上,大亚湾也会堵车,龙海二路已经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扩展为双向6车道,但由于目前主要依靠汽车通行,从深圳上班回来惠州住的车辆多,所以依然会堵车,这也说明了惠州的人气真的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传说中的鬼城了。

虽然目前地铁尚未开通,但未来深圳14号线、16号线通了之后,惠阳距离沙田站不远,大亚湾距离田心站不远,完全可以依靠楼巴或公交车接驳。

而发改委今年也发文,要加快城市群的发展,相信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发展,也会提速,所以我是坚定的看好城市群中,临深城市的发展机会。

背靠深圳这颗大树好乘凉。

想买惠州加微信:chenxy006688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