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立遗嘱,这个事情不太冷

长城网 2019-09-26 23:22 阅读 552

●特约评论员 白毅鹏(北京

近日,“90后”电竞选手若风为自己立下遗嘱的事情上了热搜,这让舆论将目光投向遗嘱。9月中旬,中华遗嘱库举办了一场“别样阅卷会”整理出了写遗嘱时常见的错误。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近15万份遗嘱,其中“90后”所立遗嘱已有178份。

90后立遗嘱,这个事情不太冷

《论语》中曾有这样的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不知生,焉知死?”自古以来,生时问道,直切生活,都是中国人生死观的基本面向。

对生的关照多了,死便成为我们文化的禁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死的讨论讳莫如深。正因为如此,正值青春的90后立遗嘱,才让人觉得寒意袭来,正如报道中的小崔一般,经过一番解释父母才理解其用意。

能窥见的是,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知识普及,社会对传统丧葬礼仪的简化,死亡褪下了神秘的外衣,逐渐变得能够被讨论,尽管死亡于我们依旧是不希望出现的事情,但死亡带来的心理恐惧,正随着文明开放而逐渐被公众坦然接受。

同样,现代文明的遗嘱,也远非古代陆游的《示儿》文一般,除了对过往之事的深切缅怀、在世之人的亲切叮咛外,更多指向了死后个人财产的分配、继承,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中华遗嘱库数据库显示,他们这里的遗嘱涉及的财产种类,大多数为不动产,剩下的则包括车辆、银行存款、公司股权等。而90后所立的遗嘱,也明确让身边亲人继承自己“生前”的全部财产,平均分配。

90后立遗嘱,这个事情不太冷

另外,在立遗嘱的年轻人中,有近四成的单身人士,他们身份各异,有记者,也有极限运动爱好者,更有身患重病的人。因此,90后立遗嘱并非生死文化变迁那么简单,背后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

近几年,我国婚姻率持续走低、单身独居青年人群不断扩大,包括90后立遗嘱在内,这些都提醒我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动,无形之中给予了个人更大的社会压力,而在日常生活中,风险越来越触手可及。比如,立遗嘱的不少年轻人处于过劳、高危行业,抑或是身患重疾,风险于他们而言,可能往往近在咫尺,不可预料的危险极可能在生活中陡然而至,那些能够被不断修改的遗嘱内容,都暗示着风险发生的诸多不确定。

故而,在能预见到的风险范围内,选坟地、买保险、立遗嘱更体现年轻人安身立命的现实所需,是他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机制安排。

当然,遗嘱的年轻化、低龄化倾向也提醒社会,需要对年轻人的选择予以包容理解,更要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投入更多的关怀、鼓励和支持。

有人曾说,人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90后立遗嘱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冷。

在死亡文化不断解蔽袪魅的今天,90后们根据自身情形,将更多对生的向往、对死的寄托,早早放进一份遗嘱文书,不但不是件冰冷的事儿,反而充满了对人生诸事的严肃思考,是一种成熟的行为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