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后,上海式Art Deco能成为有钱人新宠吗?

好好住 2020-07-28 23:04 阅读 720

最近爆火的国产女性剧《三十而已》大家是不是都追了?这部剧可以说是亮点多多,剧情的设定直戳当下最火的「30+女性」的年龄痛点,同时,考究的服化道和布景也满足了围观群众对于上海富婆阶层的想象。

作为将满 30 岁,就早早步入贵妇人生的主角顾佳,她和丈夫的一线江景豪宅,也是被提名最多的居家设计范本。金属隔断、圆润的弧线、加上深色的墙面整体,这不就是是有着浓浓复古奢华风情的 Art Deco 风格吗?

作为被新潮阔太 pick 的家居风格,Art Deco 到底何德何能?它又是如何在 100 年后回潮,重新打败欧式奢华,晋级成为富人阶级新宠的呢?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01

Art Deco

难以定义的经典,永远在回潮

Art Deco 风格的诞生,还需要从 1925 年说起。当时的西欧和美国正在享受难得的和平,一战已经结束,经济复苏、全民享乐是时代的主题,爵士乐也在这时来到了它的黄金年代

△ 1920 年代的查尔斯顿摇摆舞会

当时,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国际当代装饰和工业设计展览上,被后世称为 「Art Deco」风格的作品横空出世。Art Deco 在风格上不但割裂了文艺复兴以来奉行的古典传统,反而大幅借鉴了埃及和墨西哥原住民的艺术,凭借机械式的线条、棱角、几何图案,杀出了一条路。

△ 1925 年展会中的作品,由 Emile Jacques Ruhlmann 设计的巴黎凯旋门收藏家酒店会客室

它自带着一种对现代化和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也正好被 New Money 们用来代表与前人不同样貌的奢侈和财富、对了,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感觉。

Art Deco 之风很快从法国席卷全美,同时也统治了当时的建筑界。许多建于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的摩天大楼就是这样的风格。最著名的当属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

△ 帝国大厦的建造过程

除了建筑物,Art Deco 作为一种装饰艺术还影响了家具,珠宝,时装,汽车,远洋客轮以及收音机和吸尘器等日常物品的设计。

△ 一台 1938 年产的收音机。

在德国导演 Fritz Lang 于 1927 年上映的经典电影《大都会》中,畅想了 Art Deco 成为未来装饰标准的可能。

△ 电影《大都会》,1927年

然而,一切对于未来的想象都被大萧条和二战摧毁。由于自带纸醉金迷的特效,Art Deco 对于饱受战争阴影笼罩的人们来说已经属于过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rt Deco 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在它最当红的年代里却一直没有得到命名,以法语「style moderne」即笼统的「现代风格」代替。直到英国艺术史学家 Bevis Hillier 在 1968 年的著作中才算正式创造了现在为大家所熟悉的这个名字。

△ 1927年的《Vogue》杂志

在 1960 年代,Art Deco 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回潮。不过,直到 80 年代,Art Deco 才算真正再次大放异彩。当时的美国科技再次腾飞、乐观主义重现、奢靡浮夸的审美再度盛行,得益于犯罪题材电视剧《迈阿密风云》,迈阿密海边五光十色的 Art Deco 建筑群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

△《迈阿密风云》的主要场景Park Central Hotel

Art Deco 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个完完全全属于「现代」的艺术运动,因此为日后的工业和图形设计影响深远。自从 40 年代被边缘化以来,仍然多次回潮,为各个领域的设计师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02

上海与 Art Deco

东方巴黎」的隔空对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远在东方,作为《三十而已》取景地的上海,也和 Art Deco 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在老城区随便逛逛,转角就能遇到颇有年份和来头的 Art Deco 建筑。

△ 位于静安寺附近的常德公寓

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都市,全球第五大城市,上海同样在追赶西方建筑艺术的潮流。在西方普遍历经大萧条的同时,歌舞升平的上海仍然没有停下建造的脚步。当今在上海仍然存在的 Art Deco 建筑就有上千处。最典型的当属百乐门,取自英文「Paramont」,和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同名。1932年对外营业以来,可以说是沪上最知名的舞厅之一。

国泰电影院,外墙为绛红色泰山毛面砖搭配白色线条,主立面顶部呈现阶梯状的凸起,是 Art Deco 模仿玛雅金字塔的造型所取得的灵感。

还有一处值得一提的是大光明戏院,始建于1928年,是近代上海最知名的建筑大师邬达克拥抱 Art Deco 的开山之作。入口处的正上方采用的是巨幅的玻璃长窗,背后是竖横交错的板片墙面,形成强烈的纵横线条感。

在上海开业的二十多年剪,邬达克始终站在 Art Deco 的潮头。沪上另一处恢弘的 Art Deco 建筑和平饭店也是出自他手。这里也是上海少数可以一品上世纪 Art Deco 内饰的建筑之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汇集了来自中国、美国、匈牙利、俄罗斯、法国、英国等等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在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之外,还影响了民居的形态。譬如,石库门建筑群上也能找到 Art Deco 经典的放射状日出图案。

同样的,当时的海报和杂志封面也有 Art Deco 的影子,只不过上海的海报中,更有东方的韵味。

△ 1931年,上海药品广告

△ 《不夜城》袁秀堂,1930年代

因此,就在这样一座有 Art Deco 建筑底蕴的城市,Art Deco 能迎来再一次的复兴吗?下面就来看看《三十而已》的剧组都是怎么做的吧。

03

《三十而已》里,

Art Deco 成为富豪新宠

关注度最高的主角之一顾佳,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曾经在外企工作,审美在线,再加上丈夫许幻山是青年艺术家,绘画功底了得。其实,在故事一开始,这对审美在线的夫妇租来的房子,看着已经挺温馨有格调了。

但是顾佳还是说服丈夫购买了价值不菲的江景豪宅,为的是让儿子有机会能入读附近的顶级双语幼儿园。剧中大堂的取景地在陆家嘴的江畔景瑞·尚滨江,参考价是13万元/平方米。

观众也确实是在夫妇俩打开新家家门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啊,原来这才是从中产变富人的差别。Art Deco 受到富裕阶层的偏爱,不无道理。首先一个字,贵。因为它不仅要额外的用料,也需要花费不少额外的心思去打理细节。首先,Art Deco 会涉及大量的装饰性线条的应用,这一点从顾佳家的玄关就可以看出一二。

卧室边上的走入式衣柜,也是在白色和深绿色的基调上,再加入了金属色的线条。下图左下角的矮柜,和护墙板装饰同样是如此。

包括卧室的床头软包,也是利落的竖向线条,床头软包的两侧还有一个弯曲的弧度。

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之后,Art Deco 的用料已经从原先的象牙、黄金等等贵上天的材质,逐渐转向更加亲民,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材料,比如说铁、塑料等等。不过,泛着光泽的金属,还是打造 Art Deco 风格的不二选择。例如,顾佳家中的洗手间就在双台盆上安装了一面金属线框的镜子,柔和又高级地反射着光线。

在外厅,也用金属和大理石拼搭置物架,作为客厅和餐厅隔断。

Art Deco 的经典元素之一,就是通常有一两处精致的花窗作为点睛之笔。颜色大胆,完美对称的几何图案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

剧中并没有采取太多过于繁复的设计。最亮眼的莫过于这扇拱形玻璃装饰窗,由直线加弧度组成形状,线条简洁硬朗, 风格的线条作为装饰,中间镶嵌着一家人名字的装饰画。

仔细一看,居然神似和平饭店的入口。

这样独具个人风格的装饰,完全可以吊打王太太口中「梵高的《睡莲》」作为家装的 Killing Part。很难得,一部国产剧的剧组能这么用心,能这样将城市风韵和个人审美在一处场景中融合地这么恰到好处。估计很快,Art Deco 就会成为好品味富豪们的新宠了。

虽然 Art Deco 不是一种毫无门槛的装饰风格,而且对预算有限的房主来说并不友好。不过,如果真心喜欢 Art Deco,不妨从一副装饰画、一面墙或是一款家具开始。万一以后发财了呢,对不对?

作者 | 健啖

编辑 | 晃抠你

策划 | 好好住编辑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