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海楼市静淡,但我买的房子半年涨了50万

何群看房 2019-08-21 02:28 阅读 466

最近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全国的房价在回撤。我们每天可以看到各种房价指数,有统计局的70城房价指数,还有各种民间版本的计算方式。如果大家能耐着性子长期观察,会发现房价表现的确是不太好。

就拿上海来说吧,房价回撤的幅度,有说5%的,也有说15%的。不管怎么样,大盘平均价格基本跌回了2016年9月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过去三年在上海买房的,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都亏钱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楼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所有成交都是去中心化的离散交易。以二手房为例,其实是没人能说清楚,某个小区真实房价的。因为下一个有效报价,存在于众多卖房者飘忽不定的心绪中,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种在宏观统计和微观落地之间的细微偏差,其中蕴含了巨大的机会。看似相差不大的几个点,会因为房产的高总价,而被放大成一笔可观的财富。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利用房价认知偏差,买到便宜又漂亮的房子

都说上海楼市静淡,但我买的房子半年涨了50万

01这一轮牛市里,上海是全国率先走完一个完整牛熊周期的城市,而上海楼市主要以二手成交为主,所以我会拿上海二手房来举例。说的是上海,但是里面的逻辑是适用于全国的。当我从上海主流中介二手房成交价入手,看了58同城上的挂牌价格、考察了大量个体楼盘之后,我发现过去三年,上海房价呈结构性分化的特征。市区不带学区的老公房产品以及远郊房源普遍跌掉10%-15%,厉害的跌幅高达20%。这里要特别提示大家的是,这些房子的平均价格大多在300万左右,作为上车盘,他们是上海成交的主流产品类型。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学区房、强势板块的标杆楼盘反而是略有涨幅,目前的成交价不比2017年低。 举个例子,市中心强势板块强势产品,位于上海老静安传统闹市区的,成交价丝毫没有回撤。所以,当下房价统计最大的误区在于: 不少人看房价,是从"全市均价"、"板块均价"、"楼盘均价"出发,认为房价是如此简单。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均价数据是二维的,只有时间+平均价格两个维度,而真实的房价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都说上海楼市静淡,但我买的房子半年涨了50万

02 我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 我不太方便随意点评别人房子的涨跌,不过好在自己2019年初刚好买了一套房子。 作为业主,我是切身体会到这套房子半年涨了50万的,而且是在你看不出小区均价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问这是怎么做到的?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说说这套房子的情况,几个关键点:浦西外环外,板块成交活跃,附近高端就业资源丰富,大型购物中心今年开业,电梯次新,小区中心位置,高区非顶楼,精装两房带地下车位, 2019年3月拿到产证,距今不到半年。 房子的实际成交价是330万+,面积100平出头,车位按低了算,减掉10万,也就是说房屋本身的单价在3.2万元不到点。价格和房产证都贴出来了,原谅我的灵魂打码。 现在这套房子的单价保守估计在3.7万左右,也就是说浮盈50万。 03 不过,如果你只看58同城上这个小区的挂牌均价的话,半年来仅仅从3.6万涨到了3.7万,看起来变化不大。 那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坐上时光机,看看我买这套房子时,整个小区在售情况。半年前,整个小区中大户型共25套挂牌,均价3.6万元,我根据单价由低到高排序,并将25套房源分别命名为A至Y,重点看单价,楼层和装修,后面会给大家分析。 先给大家科普一些基本的二手房估值选择技巧:

· 高层的中高区,每高一层,合理的价格应该是贵0.6%到1%左右

· 低区折价厉害,一般有10%-15%的折价

· 装修只要不是太差,基本没什么差价

· 预算有限时,装修可以妥协的,楼层却不可以

都说上海楼市静淡,但我买的房子半年涨了50万

在那个时候,我主要选择的是高区+中等或精装+正常户型,这也是我一直给大家强调的,要选择主流产品,注意满足接盘侠的口味。我把看中的好房子做了记号,大家可以看下一张表中黄色房源。 我们可以看到,高区单价最低的是 3.4 万元一平,总价根据面积、装修等不同,在 325 万到 380 万不等,也就是 B E F H L M 共 6 套房源。如果你眼尖,一眼就可以看出, B 房源 是一套性价比高于其他房源的折扣房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笋盘。 不过,市场中介所谓的笋盘一般是低总价、高单价的坑,比如上表中的W房源。而真正的笋盘就是B房源这种,低单价无硬伤的好房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笋盘机会,主要是因为当时上海行情还处于低谷期,房东比较没信心,年前急用钱的也较多。 而我当时就盯上了这套B房源。 根据以往经验,春节前后一般是一年里二手房价比较容易松动的时候,房东议价空间都在 5% 以上。大约用了二、三周时间, 345万的挂牌价被我们硬生生砍到325万成交下定。而当时这套房子的真实市场价比挂牌价还高出10万以上,换句话说,仅仅通过挖笋、砍价、交易,至少30万浮盈就已到手。 很快,随着春节后二手房市场的热度上升,小区去化速度加快。成交量一直在放大。 而这个小区,从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7 月这半年,一共成交了 11套两房房源。 于是,半年后,去掉灰色的已售房源,再来看目前还在挂牌的14套房子,发现形势已经大不一样,单价小于3.6万的,只剩下三套低楼层房源,其中一套还是毛坯的。如果还是按照半年前高区+中等或精装+正常户型的组合,黄色的符合房源,只剩375万和380万两个选择,也就是L和X这两套。 更要命的是,随着成交量的上扬,房东的底气越来越足,二月还有 7个点的让价,四月就剩 4 个点折扣了,五到七月,折扣率更是只剩 2-3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现在你去跟房东谈价,房东顶多也就给你杀个 1%-2% 的价格而已。 这就意味着,今年 4 月份,你还能买到 354 万的 105 平高区,而现在去选,性价比相对较高的 L 房源就已经是 375 万的挂价了。 如果你跟房东去还价,房东会和你这么说: "我这套已经是全小区性价比最高的房子了,侬还想作撒?现在来看房的人很多,我不愁买家的。" 如今的你,就像下表所示,要么牺牲楼层,去选3.9-4.0万均价、小10个平米左右的正常户型中层,要么就只能接受超过20万元的实际成交价上升。 而这一切发生的同时,小区挂牌均价只从3.6万涨到了3.7万,微涨,按照部分人的"资金成本"算法,还是跌的。

所以当大部分人理解的房价是统计报表里数字的时候,我想告诉你的是:1 、 真实的房价是三维的。 不是只有时间 + 平均价格两个维度,还 需要考虑高性价比房源的供应这个维度。 2 、有效成交总是从最有性价比的房源开始去化,这个过程中楼盘的挂牌均价是不变的,但购房者的真实购房成本是快速上升的。 3 、当低单价的供应消化完毕之后,楼盘挂牌价会突然变化。后知后觉的购房者会发现为时已晚。 4 、以上规律适用于二手房,也适用于新房。市场回暖时,当限价新房售完之后 ...

都说上海楼市静淡,但我买的房子半年涨了50万

04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可以发现,在静淡市也是有不少机会的。 如果说要给什么建议的话,那应该是: 1、买在强势潜力区块的优质产品,符合主流审美 我们的偏好是选择强势产业区周边,高收入人群多,在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上的板块,购买电梯次新房产品,这样的选筹强势,抗跌,更容易缓跌先涨。 2、选筹时最好带有一定折扣,保证买入就有价格安全垫 当下的市场安全性比什么都重要。买下的房价折扣就是最好的安全垫,也是未来的一大部分收益。 3、小区均价并不能代表实际行情,可能在挂牌价没动静的情况下大幅提升购入门槛。 价格是三维的,你永远不可能通过均价去买房。 过于看中均价,往往会将真实的市场行情淹没在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之下。 越是风平浪静,越是暗流涌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