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完成违建“减存量”150% 位居全市第一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020-11-23 14:48 阅读 1000+

5月29日,大鹏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启动,吹响了新区“国土空间 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冲锋号。

在溪涌社区拆违现场,5台大型钩机以雷霆之势开展拆违作业,总计拆除180栋4.3万平方米历史违建。

10月22日,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 提质增效”集中拆除消化违建第7次集中行动,在南澳东山社区举行。释放的国土空间将用于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

大鹏新区已进入城市更新“再造新城”新时代,“国土空间 提质增效”释放的土地将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图为葵涌三溪片区重点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设计图。

核心提示

2020年是大鹏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 十大专项行动”攻坚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土地整备,于今年4月开展了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为迎接更多的重大项目落户新区,加快推进新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动担当,自加压力,将市下达的“减存量”任务从36.95万平方米提升至55.77万平方米,上浮50%任务指标。

7月24日,新区召开2020年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发起“十大专项行动”总攻战,将重点项目由原来的24项增加至62项,项目范围也从重大产业延伸至城市更新、拆迁安置房建设和原村民统建楼等重大项目。会议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信号:新区已经进入“再造新城”的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会议决定,年内将完成不少于523公顷土地清理、不少于3.8万平方米房屋征拆。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表示,“双区驱动”战略给正在后发赶超的大鹏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国际食品谷、“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标”深圳海洋博物馆、海洋大学和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项目均选址新区,愈发凸显大鹏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抢占先机,只争朝夕,通过“十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新区城区旧改“换挡加速”、城市品质全面跃升、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作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十大专项行动”主力军的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始终冲在十大专项行动最前沿,带领组织各办事处执法队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推动拆除消化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实现突破。在新区召开2020年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前夕的7月21日,新区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总面积42.9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新区任务目标36.95万平方米的116.1%,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后,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积极落实新区部署,主动担当,自加压力,提出了“前进路上再提速,重任之上再加码”的口号,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整合各方力量,攻坚重点难点,力争在年底超额完成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达的任务指标,为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面对疫情,迎难而上;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5月29日,随着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一声令下,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吹响了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冲锋号。启动仪式上,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广阳要求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各办事处,团结一心,发扬善战传统,克服疫情影响,以统一集中拆除的浩大声势,坚决打赢“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

今年以来,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围绕“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服务新区重大项目、城市更新、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等,坚持采取“源头管控+集中攻坚”工作模式,创新思路,敢于亮剑“减存量”、实现违建“零增量”,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消化处理、执法拆除、建设用地清退、落实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等手段,全力以赴啃下了一批违建“硬骨头”。继7月份,率先完成市下达新区年度任务36.95万平方米“减存量”任务后,再接再厉,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再“减存量”18.82万平米。截至11月18日,拆除消化违法建筑55.77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新区年度任务150.93%,位居全市第一。

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全市“十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区每年都大幅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拆除消化违建任务。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新区分别超额完成任务106.32%、150.08%、132%、203.42%,5年拆除消化违法建筑面积256.6万平米,不断为新区发展释放宝贵国土空间。

拆除体量最大城中村历史违建

城市更新将实现门户华丽变身

5月29日,新区2020年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历史违建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片区举行,这是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拆除行动。杨军、刘广阳等领导在行动现场督战,释放出新区坚决打好打赢“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强烈信号。

随着杨军的一声令下,溪涌盐村拆违主会场现场的5台大型钩机以雷霆之势开展拆违作业,对180栋总建筑面积逾4.3万平方米的历史违法建筑实施拆除,标志着新区新一轮“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全面拉开。

拆除行动释放出的4.3万平方米的国土空间,将分别用于招商安业溪涌片区城市更新单元、新世界金海鹏程上洞新村城市更新项目和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溪涌车辆段建设。作为新区西南门户的溪涌社区正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现华丽变身。

与此同时,作为新区重大项目,通过“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统一拆除行动推进的葵涌片区白石岗、谭屋围城市更新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按照新区城市规划,将通过拆除重建的方式重点推进三溪片区城市更新单元,通过拆除重建与复合更新方式改造土洋、官湖片区,在更高层面谋划新区形象提升,打造典范门户区。

大鹏片区则在近年来,先后拆除了大鹏第一工业区、大鹏第二工业区、王母第一工业区、鹏城第二工业区、水头海鲜市场部分建筑和违法建筑。其中,大鹏第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将规划建设大鹏科技研发总部综合楼和住宅楼及商业配套。

南澳片区曾经作为南澳标志性建设的南澳大酒店,在被拆除后,作为新区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已于6月24日奠基开工,将打造国际五星级沉浸式滨海文化度假酒店。

这些建设成就的背后,是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和各办事处执法部门常年的拼搏与付出。

护航重大轨道交通项目

推进民生项目提质增速

“交通兴则百业兴”。隅居深圳最东部的大鹏半岛迎来了“双轨道”交通的新时代。大鹏新区将借助地铁8号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加快深圳区域合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8月21日下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五次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启动。新区领导吴华根现场督导拆除行动。行动共出动工作人员30余名,大型设备8台,对位于溪涌社区内的6栋烂尾别墅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2034平方米。

此次拆除的6栋烂尾楼位于地铁8号线用地范围,1995年建成至今已烂尾25年,是新区首宗经法院终审判决强拆违建。6栋烂尾楼的依法拆除,为地铁8号线建设扫清了障碍,助力新区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新区交通品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为新区“聚人气添财气”。

“教育兴则民族兴”。大鹏新区在2017年建成人大附中高中部,结束了新区没有高中的历史后,加快“教育强区”的步伐,即将迎来深圳第二十三高中和红岭集团深圳学校高中部的落户。

7月15日上午,在吴华根的带领下,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会同大鹏办事处,举行新区拆除消化违建第二次集中拆除行动暨新区储备地清理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对位于大鹏办事处大鹏山庄北侧国有储备土地上的建(构)筑物进行依法拆除,为深圳第二十三高级中学项目顺利落地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该处建(构)筑物面积逾450平方米,含两处砖房及两处铁皮棚。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主动担当,联合辖区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多次约谈该建筑物原业主和实际占用人,在要求当事人限期搬离过程中,协助当事人对建筑物内的个人物品进行清理、搬运,按原定的时间节点对建筑物进行依法拆除。

据介绍,深圳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飞路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36747平方米,拟高标准新建36班寄宿制高中,可提供优质高中学位1800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教师宿舍、地下车库等。

民生发展始终是大鹏新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精心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位于第二十三高级中学地块的南面,新区最大人才安置房08-13建设已完成地上5层的形象进度。建成后将提供15栋共3000余套住房,并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文体、商业等超过30000平米基础设施建设。这片宝贵土地就是2019年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拆除消化违法建筑取得的成果。

服务深圳首个生态海堤建设

推进河道整治实现新的突破

10月22日,在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黄泥湾拆除现场,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7次集中拆除行动启动仪式举行。新区领导刘广阳、吴华根现场督导,集中拆除行动共拆除建筑物67处,建筑面积4885.3㎡。拆除行动释放的国土空间将用于深圳市重大项目东部海堤重建工程。

东部海堤地处大鹏半岛,建成年代久远,防潮标准低,沿线生态退化。受超强台风“山竹”袭击,海堤损毁严重。深圳市委主要领导视察大鹏新区灾后复产工作时指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与国际理念接轨、与自然景观相融的精品旅游设施,推进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市水务局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确定建设思路,招选设计团队重新设计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建设方案,努力打造深圳首个生态、景观海堤。该工程全长16公里,共6段,其中南澳辖区3段,包括杨梅坑段、东山段、月亮湾东段,总长近9公里。重建后的海堤不仅最大限度保护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还将大幅提升大鹏新区滨海形象,打造海蓝、岸绿、景美的复合型国际滨海景观带。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近年来,大鹏新区通过对建成区河流两岸建筑的征拆,实现了对辖区包括4条黑臭水体河在内的53条河流进行整治,不仅消除了黑臭水体,河流水质全部达到IV类标准。目前,综合整治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8月13日下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三次集中拆除行动在南澳办事处南澳河下游正式启动,吴华根出席启动仪式,现场督导拆除行动。

南澳河综合整治工作从2016年启动,是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前期已圆满完成了上游段的征拆任务。本次拆除对象位于南澳河下游段,伴随着挖掘机的巨大轰隆声,8栋共计2830平方米的建筑物应声而倒,标志着南澳河下游段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也助推大鹏新区治水提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8月14日上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四次集中拆除行动在大鹏办事处布新社区启动。吴华根现场督导拆除行动。行动对位于王母河整治项目范围内的18处建(构)筑物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1108.88平方米。王母河河道综合整治长度8.5公里,总拆迁面积5.8万平方米。前期已圆满完成上游段全部、中下游段部分征拆任务,累计拆除面积约4.6万平方米。本次拆除行动顺利完成,标志着王母河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大突破,助力大鹏百姓的母亲河早日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河。

源头深度管控科技引领赋能

始终保持违法建筑“零增长”

今年以来,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面对辖区群众房屋修缮、装修需求大幅增多的情况,以“以控为主、以拆为辅”为指导思想,一方面坚持“违建必查,违建必拆”的铁腕和高压,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柔性执法”的灵活运用。在防控体系上,坚持“重心前移、前置管理、源头防范”遏制违建的管理模式,在保证违建“零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减轻修缮、装修房屋群众的损失,通过多方面做好思想工作,实现其自行拆除,自行整改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今年以来,共制止修缮房屋、加建改造等违建行为100余宗,有效遏制违法建设回头的势头。

与此同时,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充分利用、完善、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在线巡查系统,对国土资源开展动态巡查,实施“天眼”智能监控。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的方式对辖区现有建筑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和数据采集,并与之前数据比对,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有效防止前清后建等各种“回潮”现象的发生,实现精准发现、精准查违。截至10月底,巡查距离累计达4452.24公里,发现并拆除新增违法建筑19宗707.5平方米。

挖掘释放政策潜力

率先破局历史难题

原村民“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问题,是深圳市各区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既影响城市建设又涉及民生发展。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创新思路,挖掘释放政策潜力,在全市率先破局这一难题。依据现行政策,探索建立“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建筑核减可行路径,起草了《大鹏新区原村民“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核减工作方案(试行)》,为新区消化部分住宅类历史违建提供重要思路和政策依据。

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以鹏城社区为试点,摸清符合“一户一栋”核减要求的历史违建底数,按照不同程度的加、改、扩等情况进行分类,以“分类处理、先易后难”为原则稳步推进核减工作,按照流程出具对应的试点工作核减成果,取得良好效果,为新区下一步全面解决“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建筑核减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利用公配类核减、历史违建处理、城市更新、旧屋村认定等多种方式综合推进违建拆除消化工作,有效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建筑以及属于旧(祖)屋的库内违法建筑,助力新区2020年消化库内违法建筑47.02万平方米。

核心提示

2020年是大鹏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 十大专项行动”攻坚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土地整备,于今年4月开展了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为迎接更多的重大项目落户新区,加快推进新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动担当,自加压力,将市下达的“减存量”任务从36.95万平方米提升至55.77万平方米,上浮50%任务指标。

7月24日,新区召开2020年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发起“十大专项行动”总攻战,将重点项目由原来的24项增加至62项,项目范围也从重大产业延伸至城市更新、拆迁安置房建设和原村民统建楼等重大项目。会议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信号:新区已经进入“再造新城”的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会议决定,年内将完成不少于523公顷土地清理、不少于3.8万平方米房屋征拆。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表示,“双区驱动”战略给正在后发赶超的大鹏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国际食品谷、“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标”深圳海洋博物馆、海洋大学和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项目均选址新区,愈发凸显大鹏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抢占先机,只争朝夕,通过“十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新区城区旧改“换挡加速”、城市品质全面跃升、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作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十大专项行动”主力军的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始终冲在十大专项行动最前沿,带领组织各办事处执法队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推动拆除消化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实现突破。在新区召开2020年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前夕的7月21日,新区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总面积42.9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新区任务目标36.95万平方米的116.1%,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后,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积极落实新区部署,主动担当,自加压力,提出了“前进路上再提速,重任之上再加码”的口号,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整合各方力量,攻坚重点难点,力争在年底超额完成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达的任务指标,为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面对疫情,迎难而上;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5月29日,随着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一声令下,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吹响了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冲锋号。启动仪式上,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广阳要求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各办事处,团结一心,发扬善战传统,克服疫情影响,以统一集中拆除的浩大声势,坚决打赢“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

今年以来,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围绕“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服务新区重大项目、城市更新、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等,坚持采取“源头管控+集中攻坚”工作模式,创新思路,敢于亮剑“减存量”、实现违建“零增量”,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消化处理、执法拆除、建设用地清退、落实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等手段,全力以赴啃下了一批违建“硬骨头”。继7月份,率先完成市下达新区年度任务36.95万平方米“减存量”任务后,再接再厉,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再“减存量”18.82万平米。截至11月18日,拆除消化违法建筑55.77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新区年度任务150.93%,位居全市第一。

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全市“十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区每年都大幅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拆除消化违建任务。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新区分别超额完成任务106.32%、150.08%、132%、203.42%,5年拆除消化违法建筑面积256.6万平米,不断为新区发展释放宝贵国土空间。

拆除体量最大城中村历史违建

城市更新将实现门户华丽变身

5月29日,新区2020年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历史违建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片区举行,这是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拆除行动。杨军、刘广阳等领导在行动现场督战,释放出新区坚决打好打赢“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强烈信号。

随着杨军的一声令下,溪涌盐村拆违主会场现场的5台大型钩机以雷霆之势开展拆违作业,对180栋总建筑面积逾4.3万平方米的历史违法建筑实施拆除,标志着新区新一轮“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全面拉开。

拆除行动释放出的4.3万平方米的国土空间,将分别用于招商安业溪涌片区城市更新单元、新世界金海鹏程上洞新村城市更新项目和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溪涌车辆段建设。作为新区西南门户的溪涌社区正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现华丽变身。

与此同时,作为新区重大项目,通过“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统一拆除行动推进的葵涌片区白石岗、谭屋围城市更新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按照新区城市规划,将通过拆除重建的方式重点推进三溪片区城市更新单元,通过拆除重建与复合更新方式改造土洋、官湖片区,在更高层面谋划新区形象提升,打造典范门户区。

大鹏片区则在近年来,先后拆除了大鹏第一工业区、大鹏第二工业区、王母第一工业区、鹏城第二工业区、水头海鲜市场部分建筑和违法建筑。其中,大鹏第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将规划建设大鹏科技研发总部综合楼和住宅楼及商业配套。

南澳片区曾经作为南澳标志性建设的南澳大酒店,在被拆除后,作为新区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已于6月24日奠基开工,将打造国际五星级沉浸式滨海文化度假酒店。

这些建设成就的背后,是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和各办事处执法部门常年的拼搏与付出。

护航重大轨道交通项目

推进民生项目提质增速

“交通兴则百业兴”。隅居深圳最东部的大鹏半岛迎来了“双轨道”交通的新时代。大鹏新区将借助地铁8号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加快深圳区域合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8月21日下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五次集中拆除行动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启动。新区领导吴华根现场督导拆除行动。行动共出动工作人员30余名,大型设备8台,对位于溪涌社区内的6栋烂尾别墅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2034平方米。

此次拆除的6栋烂尾楼位于地铁8号线用地范围,1995年建成至今已烂尾25年,是新区首宗经法院终审判决强拆违建。6栋烂尾楼的依法拆除,为地铁8号线建设扫清了障碍,助力新区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新区交通品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为新区“聚人气添财气”。

“教育兴则民族兴”。大鹏新区在2017年建成人大附中高中部,结束了新区没有高中的历史后,加快“教育强区”的步伐,即将迎来深圳第二十三高中和红岭集团深圳学校高中部的落户。

7月15日上午,在吴华根的带领下,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会同大鹏办事处,举行新区拆除消化违建第二次集中拆除行动暨新区储备地清理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对位于大鹏办事处大鹏山庄北侧国有储备土地上的建(构)筑物进行依法拆除,为深圳第二十三高级中学项目顺利落地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该处建(构)筑物面积逾450平方米,含两处砖房及两处铁皮棚。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主动担当,联合辖区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多次约谈该建筑物原业主和实际占用人,在要求当事人限期搬离过程中,协助当事人对建筑物内的个人物品进行清理、搬运,按原定的时间节点对建筑物进行依法拆除。

据介绍,深圳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飞路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36747平方米,拟高标准新建36班寄宿制高中,可提供优质高中学位1800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教师宿舍、地下车库等。

民生发展始终是大鹏新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精心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位于第二十三高级中学地块的南面,新区最大人才安置房08-13建设已完成地上5层的形象进度。建成后将提供15栋共3000余套住房,并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文体、商业等超过30000平米基础设施建设。这片宝贵土地就是2019年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拆除消化违法建筑取得的成果。

服务深圳首个生态海堤建设

推进河道整治实现新的突破

10月22日,在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黄泥湾拆除现场,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集中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7次集中拆除行动启动仪式举行。新区领导刘广阳、吴华根现场督导,集中拆除行动共拆除建筑物67处,建筑面积4885.3㎡。拆除行动释放的国土空间将用于深圳市重大项目东部海堤重建工程。

东部海堤地处大鹏半岛,建成年代久远,防潮标准低,沿线生态退化。受超强台风“山竹”袭击,海堤损毁严重。深圳市委主要领导视察大鹏新区灾后复产工作时指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与国际理念接轨、与自然景观相融的精品旅游设施,推进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市水务局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确定建设思路,招选设计团队重新设计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建设方案,努力打造深圳首个生态、景观海堤。该工程全长16公里,共6段,其中南澳辖区3段,包括杨梅坑段、东山段、月亮湾东段,总长近9公里。重建后的海堤不仅最大限度保护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还将大幅提升大鹏新区滨海形象,打造海蓝、岸绿、景美的复合型国际滨海景观带。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近年来,大鹏新区通过对建成区河流两岸建筑的征拆,实现了对辖区包括4条黑臭水体河在内的53条河流进行整治,不仅消除了黑臭水体,河流水质全部达到IV类标准。目前,综合整治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8月13日下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三次集中拆除行动在南澳办事处南澳河下游正式启动,吴华根出席启动仪式,现场督导拆除行动。

南澳河综合整治工作从2016年启动,是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前期已圆满完成了上游段的征拆任务。本次拆除对象位于南澳河下游段,伴随着挖掘机的巨大轰隆声,8栋共计2830平方米的建筑物应声而倒,标志着南澳河下游段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也助推大鹏新区治水提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8月14日上午,大鹏新区2020年度“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第四次集中拆除行动在大鹏办事处布新社区启动。吴华根现场督导拆除行动。行动对位于王母河整治项目范围内的18处建(构)筑物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1108.88平方米。王母河河道综合整治长度8.5公里,总拆迁面积5.8万平方米。前期已圆满完成上游段全部、中下游段部分征拆任务,累计拆除面积约4.6万平方米。本次拆除行动顺利完成,标志着王母河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大突破,助力大鹏百姓的母亲河早日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河。

源头深度管控科技引领赋能

始终保持违法建筑“零增长”

今年以来,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面对辖区群众房屋修缮、装修需求大幅增多的情况,以“以控为主、以拆为辅”为指导思想,一方面坚持“违建必查,违建必拆”的铁腕和高压,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柔性执法”的灵活运用。在防控体系上,坚持“重心前移、前置管理、源头防范”遏制违建的管理模式,在保证违建“零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减轻修缮、装修房屋群众的损失,通过多方面做好思想工作,实现其自行拆除,自行整改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今年以来,共制止修缮房屋、加建改造等违建行为100余宗,有效遏制违法建设回头的势头。

与此同时,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充分利用、完善、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在线巡查系统,对国土资源开展动态巡查,实施“天眼”智能监控。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的方式对辖区现有建筑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和数据采集,并与之前数据比对,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有效防止前清后建等各种“回潮”现象的发生,实现精准发现、精准查违。截至10月底,巡查距离累计达4452.24公里,发现并拆除新增违法建筑19宗707.5平方米。

挖掘释放政策潜力

率先破局历史难题

原村民“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问题,是深圳市各区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既影响城市建设又涉及民生发展。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创新思路,挖掘释放政策潜力,在全市率先破局这一难题。依据现行政策,探索建立“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建筑核减可行路径,起草了《大鹏新区原村民“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核减工作方案(试行)》,为新区消化部分住宅类历史违建提供重要思路和政策依据。

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以鹏城社区为试点,摸清符合“一户一栋”核减要求的历史违建底数,按照不同程度的加、改、扩等情况进行分类,以“分类处理、先易后难”为原则稳步推进核减工作,按照流程出具对应的试点工作核减成果,取得良好效果,为新区下一步全面解决“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建筑核减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利用公配类核减、历史违建处理、城市更新、旧屋村认定等多种方式综合推进违建拆除消化工作,有效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建筑以及属于旧(祖)屋的库内违法建筑,助力新区2020年消化库内违法建筑47.02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