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这些数据,融信最不想提

匿名 2020-12-04 02:19 阅读 2000+

文丨李不白

近日,闽系房企融信中国(3301.HK)正式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几个易引起市场关注的数据,很是漂亮。

营业总收入266.16亿元,同比增长86%;毛利润63.61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核心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约26%;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共计318.94亿元,较去年年末的249.96亿元增长了28%;净负债率77%,较2018年年末的105%下降28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从2018年底1.01倍提升至1.66倍。

总之一句话,就是营收和利润大增、粮草弹药充足、短期债务压力小。

今年3月融信业绩会上,老板欧宗洪表示:“2019年的重点是把杠杆降低下来。为了实现稳步降杠杆,公司决心很大,上下各个层面都在为此努力。”

从半年报来看,融信这半年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这些数据也是其极力想要宣传的,如下图

那么,是不是凭借这些数据就可认为,与近年来发展同样迅猛的其他福建籍房企比,融信这家闽系房企的基本面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先人一步完成华丽转身呢?

这一结论怕是为时尚早。

首先,上述数据的大幅改善的原因基本都是一样的。即物业交付大增(大幅增长140%)→结算大增→营收大增→利润大增。此时,再适当控制支出,就能实现现金及银行存款大增,净负债率大降。

说白了,上述好看的数据是销售结转的大幅增加导致。营收是以前销售额的结转,并不受当下市场行情的影响,而过去三年,融信的销售增长很是迅猛(107%、104%、73.35%),所以,今年上半年销售结转大幅增长在逻辑上完全可以预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因一时销售业绩带来的经营改善,很容易随着大环境变化和企业业绩的放缓而被打回原形。

既是说,净负债率、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等指标的改善是一时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结构性改善。

其次,若通读融信半年报,那些处于“阴暗角落”里的数据和信息,或许更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融信。

一、上半年,融信合约销售额567亿元,同比仅增长4%,与去年同期76%的增速相比,呈断崖式下滑。

2019年融信为自己定的目标销售额是1400亿元,增长15%,而其上半年仅完成年度目标的40%,这一表现在TOP50里只是一个中下水平。由此可见,下半年压力不小。

虽然融信集团总裁余丽娟表示,下半年会供货更多,有1200亿货值,不过这也意味着新推出的货值要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去化才能完成目标。考虑到当下楼市大环境(还在持续恶化中),年底融信能否完成目标,事实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销售及营销成本(同比增长52%)增长快过合约销售额(同比增幅4%),从侧面再次证明,当下房子难卖,融信不得不加大营销支出。

三、2019年上半年,融信合约销售单价平均下跌6.27%。

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融信的房子降价了;二是融信进入的低能级城市项目入市,拉低了单价。无论哪一个,在当前局面下,都不是什么好事。

四、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9.3%降至23.9%,下降18.2%;净利率由15.8%降至13.2%,下降16.4%。

毛利率、毛利率均以两位数的降幅下降,说明融信的企业盈利能力再下滑。

五、归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增长(29.84%)远逊于少非控股权益的利润增长(131.76%)。

说明,前两年为跑马圈地拼业绩,融信上了大量的合作杠杆。今年的利润看似可观,但蛋糕增量的大头都被合作伙伴拿走了。

也就是说,除了“千亿房企”名头外,广大股东并未获得多少实际上的好处利益。想必这种局面,并不是买了融信股票的股民们所乐见的。

略过前面的那些聚光灯下的数据,这些融信并不愿多谈的指标数据,更能反映出那个真实的融信。而那个露出真容的融信,就像见了面的网友一样……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