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 “十三五”期间新增中小学学位6.4万个

南方日报 2020-08-28 08:53 阅读 1000+

   虽受疫情影响,但以实干为导向的宝安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团结奋进、攻坚克难,以实干者、奔跑者的姿态,刷新学位建设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工作的速度。

    本周,将于9月开门纳新的6所宝安区新学校将进行集中揭牌,同时区内13所学校建设项目也将集中开工。这不仅是宝安区的盛事,更是深圳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喜事,意味着宝安区在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学校建设进度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在这份亮眼的民生答卷中,既有全市规模最大、填补深圳西部片区特殊教育空白的宝安区特殊教育学校;也有首所引进的市直属名校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还有缓解周边学位紧张的海裕小学、利锦小学、航瑞中学、上星学校……

    作为深圳经济大区、外来人口大区,宝安连年加大教育投入、增加优质学位供给,让更多来深建设者共沐教育阳光、共享教育发展红利。

    2016—2019年新改扩建25所公办学校、新增近4万个公办学位;今年,更是通过新建6所,改扩建3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2万个,学位建设全面提速。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发展的重要契机,宝安正以实干为抓手,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学位供给“双提升”,为全市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标准与宝安经验。

    ●徐峰 朱瑒 邱志韬

    学位供给的宝安答卷

    大手笔投入,落实教育优先保障政策 

    教育承载民生幸福、关系城市未来。宝安作为教育大区,办学单位达深圳全市五分之一,在校学生50.6万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在高标准、高目标、高投入加大学校建设,高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上下足了功夫。

    “学校建设要提高标准、统一风格,要充分把学校空间留给学生。”宝安区委书记姚任指出,办教育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先行示范区“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把教育打造成宝安的核心竞争力。宝安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显示:财政安排优先保证教育,土地配置优先保证学校,人才引进优先保证教师。

    为此,宝安区相继出台《宝安区学位建设研究(2018—2030)》《宝安区学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整体推动学位建设与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大手笔投入落实优先保障政策,“十三五”以来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347亿元,2020年投入130亿元,年均增幅近30%,在新增5.2万个公办学校同时,还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1.2万个民办学位,根据测算,到2020年底宝安全区可新增中小学学位共计6.4万个。

    在高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宝安以2022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督导验收为抓手,通过新建学校全部高起点办学和新建学校优先布局,优质资源优先落地,优秀人才优先配置的“三个优先”,全面确保现有薄弱片区增量优质。

    家门口的好学校遍地开花,优质教育均衡覆盖,提升了百姓的认同感、幸福感。

    学位建设的宝安标准

    创新方式助力新校提标提速提质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底气,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根基,学位则是情系百姓、事关民生的优中之重。如何快速、高质量的满足百姓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在推进学校建设的不断探索中,宝安区紧贴区域民情,进行了一系列学位建设创新,提供了优良的学位建设宝安范本。

    工作流程不断优化。2016年8月,印发《宝安区政府投资新建及扩建学校、医院前期项目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工作方案》,对重点的学校建设项目推行项目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一体化招标模式,确保项目前期各环节的有序推进、无缝衔接,实现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今年1月,宝安区政府召开全区学校建设工作会议,将2020年作为全区学校建设提速年;并编制《宝安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明确了建设规模、功能配置、空间利用、建筑标准、造价指导等五大板块的标准。

    教育用地优先保障。近年来,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贡献12块教育用地,通过土地整备落实10块教育用地,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建设,计划新增3.75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制定学校建设的“宝安标准”。在全市率先按照教职工编制人数的0.5—0.8倍和1.2—1.5倍的标准配建教师宿舍和停车场。宝安区列入《深圳市中小学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20所学校中,有17所规划设计(或扩大)了地下停车场,面积总计约14.6万平方米,可提供近3400个车位。通过“上天入地”,实现学生教育空间最大化。

    研究出台《宝安区学校(幼儿园)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确保学校运动场地使用安全。同时,结合实际需求,科学编制《宝安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规范化、高标准推进新校建设。

    提标提速推进宝安学位建设。通过实行代建制提高建设速度,2017年9月招生开学的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便是由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建,这也是宝安区第一次采用“政府+名校+企业”办学模式兴办的学校。首次以零代建费的方式,委托新校实施全过程代建,新桥街道上星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同时,学校建设上采取顶格设计,全面提升建设标准。如2016—2019年间批复概算的海城小学、中心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航瑞中学、上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4所新校建设工程,单方造价从5327元上升到6867元。宝安区学校建设工程还采取投资“一步到位”,要求学校建设应为“交钥匙”工程,即移交使用时,校舍、运动场地等应达到使用标准要求,投入使用后,原则上不再另行实施校舍装修工程。

    建筑风格探索统一。组织编制宝安区中小学学校特色建筑风格指引,在学校外观设计方面,形成统一的、具有宝安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外立面设计风格,进一步缩短设计方案环节工作时间,提高前期工作效率。

    今年,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二孩”入园的高峰年。几年后,这群“二孩”入学压力将迁移至小学,宝安区创新方式提标提速推进学位供给,不仅可以为当下更多的来深建设者家庭提供学位保障,也对三年后“二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所面临的学位问题提前释压、减压。

    优质均衡的宝安范本

    育名师强基促优,办名校赋能未来

    在优质学位需求极大的情况下,宝安区着手推进集团化改革,树立集群协同发展理念,整合片区内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四大教育集团办学体制,形成宝安教育品牌效应,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实现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内均衡覆盖。通过“外引内培”同频共振,以“增量优质,存量优化”为原则,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宝安区教师研修学院揭牌成立,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多元化教师培训平台与体系,为教师分层培养助力;出台《宝安区贯彻〈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的操作规程》,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此外,以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两大抓手,宝安教育逐步构建开放灵活的外引内培新体系。先后启动面向骨干教师发展的“薪火计划”、提升新教师的“雏鹰计划”、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新秀计划”,系统全面加速人才梯队培养。宝安还稳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公办中小学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建立校长职务专属通道,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多元培养体系加速助推了宝安教师的本土化成名成家进程,全区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228项,其中,特等奖及一等奖占比超三成。名师汇聚——王栋昌老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倪岗、唐云波团队的教学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实现广东省一等奖零的突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邓克老师受邀参加国庆观礼;扶贫先锋高春艳老师获省委书记李希接见……

    去年,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落户宝安,实现宝安区高等教育零的突破;同年,宝安区教育局与深圳外国语学校签订委托管理办学框架协议,首次引进深圳“四大名校”进行落地办学。在宝安区积极探索下,全区学校建设连连取得突破,一所所优质学校拔地而起,为深圳教育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深港文化之源的宝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勤思考、敢担当、讲方法、重实绩”是姚任对全区干部提出的工作导向,“先行示范,教育先行”更是区委、区政府赋予宝安教育新的时代使命与发展目标。瞩目前望,教育作为宝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将以先行标准,树立更多典范,缔结更多硕果。

    13所新改扩建学校

    激活校园空间与活力

    今年是宝安区改扩建学校项目最多的一年,共有13所新改扩建学校项目开工,将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对现有学校教学楼、功能楼、停车场、食堂、宿舍等进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全区校园硬件设施对标一流。

    13所新改扩建学校项目包括新安中学(集团)初中部改造提升工程、福新小学扩建工程、蚝业小学拆除重建工程、深圳市第二十四高级中学新建工程、黄埔小学扩建工程、万丰小学改扩建工程、万丰城市更新规划小学新建工程、万丰城市更新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东方四队片区城市更新配套小学建设工程、沙溪小学改扩建工程、东方小学改扩建工程、石岩东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以及石岩北环路小学新建工程。

    当下,城市发展从重规模增量扩张亟待向高品质存量提升转化,宝安教育大规模对校园空间进行有机更新和环境再造,无疑是将校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让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13所新改扩建项目以填充校园新功能、解决新问题、满足新要求为重点,科学梳理校园空间形态,势必将激活既有校园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彰显宝安教育的文化内涵。

    6所新学校

    为宝安教育注入新动力

    ●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

    位于宝安区新桥街道南环路与中心路交界处,万丰社区南山工业区及万丈埔工业区(一区)城市更新项目内。用地面积3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707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6班3120个学位(小学36班1620个学位、初中30班1500个学位),投资估算58037.92万元。

    ●宝安区特殊教育学校

    位于燕罗街道红燕路与塘下涌交会处,用地面积16104.68平方米,建筑面积48048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6班360个学位,总投资概算30614.78万元。

    ●航瑞中学

    位于航城街道金围路南侧,用地面积12710.14平方米,建筑面积25571.77平方米,办学规模为24个班1200个初中学位,总投资概算14782.62万元。

    ●上星学校

    位于新桥街道上星社区,用地面积21173.64平方米,建筑面积48269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8班2220个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36班1620个学位、初中12班600个学位),总投资概算33147.62万元。

    ●海裕小学

    位于宝安中心区新安五路与宝安大道交会处,用地面积14249.43平方米,建筑面积28195.11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6班1620个学位,总投资概算17152.42万元。

    ●利锦小学

    位于航城兴围路口,用地面积14140.28平方米,建筑面积29645.48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6班1620个学位的小学,总投资概算16634.31万元。

当世界经济面临修复,当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或是危机、或是机遇,一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引正当时。

风财讯对话顶层智慧,22场云端对话,10城落地论坛,9月1日-9月6日,与您相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