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场金融骗局

局外人1980 2019-06-20 07:30 阅读 5000+
比特币,一场金融骗局

一、金融诈骗的一般模式,从布局到猎杀

要深入剖析比特币的真相,我们需要对金融诈骗,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要识破形形色色打着金融创新名义的诈骗创新,我们可以来总结所有诈骗创新(金融创新)的一般模式和手法。

第一个阶段,是布网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讲故事,讲题材,讲概念,做好全盘设计和布局。

第二个阶段,是诱骗阶段。在这个阶段,准备割韭菜,开始诱之以利,请君入瓮,把诈骗对象,也就是韭菜们,骗到事先布置好的猎杀场中。怎么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操作呢?通常是做局者,也就是骗子们,通过自买自卖的自交易来完成,有人也把这个手法称之为坐庄。

比特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美股,被操纵的股票,都是典型的自交易被操纵市场。比如房地产,政府拍卖地王,这是卖方的报价,竞拍的买方地产商,实际上也是政府控制的人。通常,房地产商把某个城市的地价和房价炒上去,政府会给他一定比例资金返还。这显然是自买自卖的自交易行为。更有甚者,一块地王反反复复的卖很多次,就是不盖房子。这相当于做庄中的控制筹码然后连续的无量拉涨停。

在一个不设定约束条件,监管失灵的市场,控盘者可以通过和关联账户之间的自买自卖,做出来任意高的价格,也能做出来任意高的市值。不仅市值可以操纵,而且利润也可以人为操纵。

第三个阶段,是狂热阶段。令人疯狂的财富效应,引发了无数的人前赴后继的参与进来,无数的人开始追涨。几千人通宵排队摇号买房,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开户炒股。比特币八年时间,涨了一千万倍。这显然都是自交易加韭菜追涨所呈现出来的交易特征。

第四个阶段,是猎杀阶段。见越来越多的人被骗进来,骗子开始收网,价格崩盘,一泻千里。这个阶段也被人形象的称之为割韭菜。被操纵的股票,庄家开始出货;匹凸匹们开始捐款潜逃。地方融资平台开始违约,等等。这些都是金融诈骗进入猎杀阶段的收网信号。同样,随着监管开始收紧,比特币也会紧随着监管的步伐,提前猎杀猎物。因为在监管到来之后,就会失去猎杀的机会。

一场完整的骗局里面,谁是受益者呢?骗子及其同伙,第二第三个阶段全身而退的韭菜,他们是猎杀收网后的受益者。但是一旦一个人到了第三个阶段,是非常难以全身而退的。谁是受害者呢?凡是在猎杀之前,没有把自己赚到的纸上账面收益提现的参与者,都沦为了猎物。

有人认为房价永远也不会跌。同样也有人认为,比特币具有内在价值。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纯粹的信念而已。这种信念,不是建立在任何的现实之上,而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情绪。为什么说比特币毫无内在价值呢?我们接着分析。

二、比特币并非比特化的黄金,它毫无内在价值

坚信比特币具有内在价值的韭菜,认为比特币是数字化的黄金,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认为它解决了支付问题,认为它创造了信用。更有甚者,认为它是未来的全球货币,可以取代美元体系,为人类重建一套全新的货币体系。这些想法,都非常好笑。因为比特币根本不是数字黄金,它也根本没解决信用问题。

为什么说比特币不是数字版的黄金呢,因为自然界的黄金,是天然稀缺的,不可复制也不可仿造。所以黄金天然的具备货币属性。而比特币并不稀缺,也绝非不可复制和仿造。

比特币所谓的稀缺,是指比特币总数量的设定是有限的和稀缺的,这个设定并非天然的稀缺性,而只是人为的设定罢了。这种人为设定的稀缺性,其背后的技术支撑是一些密码学技术。诸如大数分解,求解求解椭圆曲线离散对数。利用计算上的不对称性,来进行加密。

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而是密码学应用中的普通技术。比如我们的通信安全,互联网安全,银行系统的金融安全,都依赖这样的技术。这只是一种烂大街的技术。可见,这种技术本身并不稀奇。任何掌握这种技术的人,都可以仿造出来类比特币。

要求解这些数学计算结果,需要仰仗电脑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币奴们所谓的挖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靠的是芯片,芯片靠的是硅,地球上的硅稀缺吗?显然不稀缺。要运行这些挖矿机,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地球上的电力像黄金那样稀缺吗?显然不稀缺。

可见,从各个方面来看,比特币所谓的稀缺性,都是不成立的,它根本就不可能稀缺。这就从最基本的层面,否定了比特币具备货币属性。任何有能力的机构,都可以生产这样的数字货币。而掌握这种能力,根本不具备技术壁垒和技术门槛。更可怕的是,等未来量子计算机问世,要解出来像比特币这么弱智的加密算法,只是分分钟的事。也就是说,用一台量子计算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比特币都挖出来。不仅把比特币全挖出来,而且还能把所有的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那个币那个币的,全部都挖出来。

如此脆弱,怎么可能承担得起来,充当人类未来货币的大任呢。人类什么时候研究出来量子计算机,可能并不会等太久。快的话,二三十年就可以实现,按照比特币所描绘的人类蓝图,人类所建立起来的未来货币体系,二三十年后又得彻底崩塌。这样的未来蓝图,不仅无聊,而且徒劳。

我们接着分析,为什么比特币没有解决信用问题。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因为其滥发货币,使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摇摇欲坠,危在旦夕。有人认为,是这种以一个主权国家货币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本身有问题,如果去中心化,就可以规避货币危机。所以比特币一直宣扬,自己是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货币。

而实际上,比特币根本没有实现去中心化,它所谓的去中心化,实际上只是对债务去责任化的美化说法。它所谓的去中介化,只是对绕开监管,为洗钱提供方便的美化说法。而比特币背后操纵一切的那双手,远比目前的货币体系,更加无法无天。

美联储那帮人,既想继续享受铸币税的好处,又不想承担发行货币的责任,维护全球信用体系。所以他们便想到了比特币这么个阴谋,在美元货币体系崩溃之后,他们继续垄断全球货币发行权,又可以逃避货币发行的责任,随心所欲的掠夺全球财富,还可以逃避监管和追责。在这群强盗和骗子眼里,比特币是多么完美的伟大发明啊。

所以说,比特币并不是比美元体系更高级的货币体系,它根本解决不了当前信用崩溃的货币危机。比特币的出现,只是华尔街那群骗子,趁着货币危机兵荒马乱的时候,趁火打劫罢了。比特币根本就不是出来解决问题的,而是出来制造更多问题和危机的。

如何抢劫别人的财富,还能绕开监管呢?那群骗子,运用了区块链技术。这个技术本身,和挖矿背后的密码学通用技术一样,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高级技术,而只是一种会计方法罢了。这个技术,也不具备很高的壁垒和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都可以加以运用。

在当前通用的复式记账法会计方法中,一端是资产,一端是负债,资产负债表反应一家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复式记账法,是目前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核心手段。我们通常认为,银行是拿了储户的存款去放贷,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拿储户的钱去放贷,只要储户提现挤兑银行,银行就会破产。假设储户在银行存了一万块。央行的准备金率是10%。我们通常直观的理解是银行把剩下的9000块拿去放贷了。

实际上,银行并不是这样操作。储户存储进来的钱,银行是不动的,放在储户本人的账户中。既然不是拿储户的存款去放贷,那银行发放的贷款,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无中生有而来。怎么无中生有呢?借款人向银行借钱时,比如借款人借了十万块贷款,这十万块是银行的债权,记在银行的资产端。而在这笔贷款产生的同时,借款人的账户里面,会出现一笔十万块的资金,这笔资金自动存入银行,银行又多了十万块的存款,记在银行的债务端。

银行的贷款,便是这么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银行一分钱都没有,就无中生有创造出来了十万块贷款,躺着吃利息。对于诈骗系统而言,复式记账法是多么伟大而神奇的发明啊。

既然银行不是用储户的存款放贷,为什么还要支付利息拼命揽储呢?因为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缴纳足额准备金。银行会拿自己的钱去补充准备金吗?通常不会,他们是拿储户的钱,交给央行作为准备金。如果一家银行贷款业务扩张规模比较大,它就得补足准备金。这时候就得揽储。尤其是缺乏抵押物的信用贷款,更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借款人借到款后,把存款转存进了另一家银行。这时候,银行就需要通过同业拆借,来补充这被提走的十万块存款。不然,贷款多了,存款少了,就会出现准备金不足的情况。

对于银行来说,复式记账法,太奇妙了。所谓的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法,是对复式记账法的一种诈骗创新和诈骗升级,是打着金融革命旗号的诈骗革命。当然了,当前的全球金融体系,本身就是诈骗。在某种意义上,金融革命和诈骗革命是同义词。金融创新和诈骗创新,也是同义词。

在复式记账法中,尽管是无中生有的诈骗,好歹央行还可以通过准备金来监管银行的放贷行为,好歹资产流向了哪里,债务流向了哪里,都是有明确的责任人的,都是有迹可察的。一旦出了金融风险和金融事故,责任人必须得承担责任。

而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法中,资产如何流转,债务如何流转,准备金应该由谁来监管,利率应该由谁来定,都是隐匿的。一切责任都可以匿名和擦除,而只有诈骗才是公开的。不得不说,分布式记账法,对于金融诈骗来说,它是一次超级革命,一次比复式记账法更神奇的金融诈骗革命。说区块链技术改变世界,无异于是在说诈骗改变世界。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