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东莞房叔 2019-06-14 20:20 阅读 1000+

北漂、沪漂以及深漂等系列,都是这个大经济时代的产物,众多年轻人选择大城市意味着开始一段“漂泊异乡”的工作生活;身体初有安放,灵魂无处安放!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a href=深圳三环有个家" inline="0">


今天先讲一个故事,7年前笔者一位高中朋友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被北京某知名大学录取,时光飞逝,转眼毕业季来临,这位朋友凭着年轻不服输的意念选择留在北京工作,从此北漂旅程生活开启。

记得刚毕业那会,我和他通话,他说工作地与他住宿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快90分钟,中途转了三趟地铁,到了公司附近地铁口还要走15分钟路程才到公司,每天上下班感觉就是一场身体与时间的赛跑,他说有点累,更多是来自心理上的那种累。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后来他说,他选择搬家,离公司近一点,说搬到了北京二环至三环之间,去公司的通勤时间大约35分钟,似乎解决了上班奔波的问题,可带来的是房租陡增,或许这就是大城市工作生活该承担的责任吧!

他知道我从事房产媒体的工作,最近问我,是咬咬牙在北京买房还是回广东买房,这个问题也把我难住咯。他说如果买北京自己只能的买得起所谓北京5环至6环之间,首付也要去到110万元左右,月供14000左右,真的感觉压力好大。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对于他的难处,我也没办法如何给他分析利弊,因为每个选择都是对等的付出,最终看他自己的需求。

这就是大城市,又一次给年轻人上了一次生动的课!

笔者这位朋友经历的故事告一段落,回归自己的城市!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说起北京,它城市发展的路径是环状向外发展的,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与深圳城市发展的路径不同,深圳是点/块状,拼图式的城市发展路径;虽两者路径不同,但是城市中心向外辐射路径相同。

深圳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面积最小的城市,一个北京城面积是深圳城市面积的8.2倍,而深圳常住人口约为1300万元人,北京常住人口约为2145万人,深圳的人口密集程度可想而知,加上高昂的房价和房租,不断逼着这座城市的人把目光向外转移。

可目光再转移都已经到了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了,再用力一点都离开深圳这座城咯!

假设购房目光离开深圳,还有哪些选择呢?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临深区域,这些区域已经成为深圳人的购房的新选择,如东莞临深镇区,惠州临深区域,其中东莞临深区域格外备受关注。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就此产生一种深圳城市发展路径的认识,它就是“深圳三环”,以市中心为基地,向外辐射20至40公里为深圳三环区域。

深圳城市形状像大鹏的翅膀,不规则中体现出规则的认知。自然把东莞临深部分镇区纳内其三环区域,如东莞黄江、凤岗和塘厦等镇区。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两座兄弟城市总有相互交融的区域,而东莞被纳入深三环区域更是这两座城市发展的见证。

今天就重点说说,深三环东莞黄江镇!

今年东莞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 ,该线路途径黄江镇并设三个站,请注意看清:三个站,分别是黄江北站、黄江牛埔站和黄江中心站。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东莞1号线与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对接,可达深圳北站,轨道交通与深圳无缝链接。道路交通方面同样值得肯定,如沿着珠三角环线高速至东环路便可直达黄江镇。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这就是深莞融城发展的前奏,交通先行,给产业、经济和生活的全面对接铺路!

那么黄江镇为何成为东莞深三环的杰出代表呢?

对此,笔者罗列出6大理由支撑黄江镇深三环光环。

1、大湾区东岸深莞惠三地城市规划发展的利好,深圳城市外拓的红利。

2、轨道交通往来深圳两地,承接深圳人口的外溢,两地人员流动更加紧密。

3、广深科创走廊规划建设,黄江备受深圳高新产业外溢的选择区域。

4、黄江教育资源丰富,如黄江中学、华师大附属东莞学校、新加坡伊顿学府等名校环绕。

5、自然资源环绕,如宝山森林资源、黄牛埔森林公园、大屏障森林公园等。

6、东莞房价与深圳房价差距之比,更体现出其性价比。

说到这里笔者忍不住要推荐东莞临深价值盘咯!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据最新统计数据可知,东莞临深长安、虎门、大岭山、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和凤岗8镇房价基本站上2万元起关口,甚至3万元;但是黄江有一个集聚性价比的楼盘,现在售均价1.7万元/㎡。

它就是位于黄江镇由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中泰集团开发46万㎡成熟社区——中泰峰境!


致未来的自己:我想在深圳三环有个家


(中泰峰境效果图)

6月22日性感女神温碧霞亲临东莞中泰峰境,助阵项目样板房开放盛典!

项目新品将推出87-123㎡智能装修美宅!VIP诚意登记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