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陈静之 2019-10-29 03:06 阅读 4000+

海南深圳,一个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一个是最大的经济特区。

从GDP角度,2018年,深圳的GDP达2.42万亿元,海南的GDP仅4832亿元,只有深圳的20%,根本不可比。.

人口方面,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海南常住人口934万人,相差不大。

最初的深圳,只有30万人,四十年之间人口增加到原来的40倍,再加上流动人口,深圳市管理的人口已经超出2000万人。从1988年至今,深圳的人口也增加了10倍,而海南,1988年建省时常住人口627万人,如今934万人,仅为1988年的1.5倍。

10倍和1.5倍,三十年间,人口变迁的速度显示了深圳和海南不同的发展轨迹。

二者人口变迁的轨迹,最大的区别是:深圳主要靠人口流入,海南主要靠自然增长。(注:自然增长人口是指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差值)

-01-

深圳人口的增长,主要靠人口流入

1980年至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1221.42万人,同期自然增长的人数累计89.06万人,仅占增加的常住人口的7.29%。

除了1980年和2011年至2014年这五年,其他年份自然增长人口占常住人口增量的比重都低于20%,且有17个年份低于5%,13个年份在5%到10%之间。

具体见下表: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深圳的人口出生率1983年之后极少能高于15‰,但是在2012年后开始上扬,并于2017年录得有史以来最高的25.45‰。


此外,亦可从近年来一孩率的急剧下降和二孩率的上升了解这一趋势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这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是同步的。

2011年11月,实施双独二孩政策,深圳市一孩率2012年即从前一年的91.54%下降到80.88%。

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深圳2015年的一孩率即下降近十个百分点,相应地,二孩率攀升近九个百分点。

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深圳市一孩率继续下降二孩率继续增加,到2017年分别是42.32%和54.6%,一孩率只有高峰期的一半不到,二孩率接近2013年的3倍。由于二孩率的飙升,自然增长人数在2017年达到10.96万人,是计划政策开始调整的2011年的近3倍。

生育政策的调整,极大地刺激了深圳人的生育意愿。

即便如此,即便深圳市在2017年录得有史以来最高的人口出生率,但是它的自然增长人口依然只能占到当年增加的常住人口的17.67%。

这说明,深圳市的人口增长,一直以来,主要依靠人口流入,而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海南的情况则不然。

-02-

海南的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比重很大

2018年,海南省常住人口有934.32万人,大概是1988年户籍人口(1988年的常住人口数据缺失)的1.5倍。

由于一些年份的数据缺失,无法对海南历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进行累计,不过,历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占当年常住人口增量的比重,已经揭示海南人口增长主要依赖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一特征。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上表22个有比较数据的年份,有12个年份的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在60%~92%之间,这说明了海南省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依赖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更有10个年份,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高于当年常住人口的增量,这说明在这些年份,常住人口出现较大的流出,要不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一直保持稳定,海南的常住人口在这些年份就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随着户籍人口的增长,在2006年,海南的户籍人口已经接近常住人口,并在2007年,户籍人口自1988年以来首次高于常住人口,直到2015年,常住人口才又超出户籍人口。

海南的户籍人口,甚至在2012年出现了负增长,并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再次出现负增长,这说明,在这些年份,海南都出现较大的人口流出。

户籍人口长期高于常住人口,以及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些情况说明,海南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本地人口的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本地人外出工作,但仍然保留本省户籍,以及离岛人员将户籍迁出。

与深圳户籍人口远远小于常住人口不一样(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户籍人口仅434.72万人),一直以来,海南的户籍人口几乎等于常住人口,这一情况揭示,海南的人口流入总量一直都不大。户籍人口,1988年至2017,年均增长9.84万人。常住人口,1990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9.78万人。

前面提到,深圳人二孩政策调整后极大地释放了生育意愿,海南人的情况如何?

先考查人口出生率。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海南常住人口的出生率自1997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到20‰以上的水平,长期处在不到15‰的水平,即便在二胎政策开始调整的2011年之后,人口出生率依然波澜不惊,而深圳的人口出生率,在2011年之后就开始攀升,并在2017年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25.45‰。人口出生率的波澜不惊,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样优哉游哉地,长期低于9‰,自2000年之后基本在10‰以下徘徊。

再从一孩率二孩率的情况理解以上现象。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与深圳长期一孩率90%、二孩率和多孩率低得可怜的情况不同,海南的一孩率,直到1998年才超过5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孩率、二孩率和多孩率几乎是三分天下的情况,在1998年之后,即便一孩率开始超过50%,但二孩率基本还能维持30%以上的水平,多孩率甚至依然高达10%左右。

对于这种情况,对海南的情况熟悉一些的朋友,应该会莞尔一笑。在海南农村,八零后,谁家里没有两三个兄弟姐妹;七零后,更不用说了三四个都很正常。即便是零零后们,有个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也是常见的情况。

所以,二胎政策的改变,对海南人生育情况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深圳的影响。

2012年和2013年,海南的二孩率甚至比2011年还低,这说明2011年11月出台的双独二孩政策,对海南几乎没有影响。

2014年和2015年,海南的二孩率比2011年提高大约5个百分点左右,2017年二孩率比2015年提高不到8个百分点,虽然2013年12月出台的双独二孩和2015年10月出台的全面二孩政策对海南人的生育情况有所促进,但远不及深圳。

与此同时,海南的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下降。1991年,总和生育率还有2.93,而近十几年来,总和生育率最低曾达到1.43,多数时候在1.57~1.59徘徊。

总和生育率是人口学一个很关键的数据,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合适,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观点认为要达到2.1才能实现人口的正常更替。但学界一般观点认为,一旦总和生育率低于1.3,将很难 再反弹。

总而言之,人口增长严重依赖自然人口增长的海南,生育政策的调整却对人们的生育意愿没有很强的刺激。这种情况若一直延续下去,海南的人口增长将面临严峻的局面。

-03-

海南将面临的人口危局


海南的人口增长,一是严重依赖自然人口的增长,外来人口的流入并不大。二是二胎政策的放宽,对海南的人口出生率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三是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情况看,海南长期存在本地人口外流的现象。

从人口结构看,2000年之后,海南的人口结构中,0~1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比在降低,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口占比在升高,这表明人口的平均年龄在增加,人口结构在逐步老龄化。

陈静之∣海南和深圳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危及海南人口结构的情况,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年轻人的外流。具体的数据无法得知,但是,随便揪出一个目前还在海南工作的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他都能数出不下几十个在外省工作的同学。

第二,人们的生育意愿越来越弱。由于几十年来的形成的二孩率和多孩率很高的生育格局,放开二胎政策对海南的出生人口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城市房价愈来愈高、居高不下,各项生活成本持续企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生育或不愿多生育。

第三,海南的城镇化,不是类似于深圳的自发形成,而是由房地产投资推进的。深圳的城镇化,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海南的城镇化,则更多是由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形成,并不能形成深厚的产业链,吸引人员流进。海南的城镇化,更多的是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不得不进城。

海南目前还有大约一半的农村人口,在人才外流、产业化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能读书、有知识的人都往外走,本地的经济发展,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回流,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堪忧。与此同时,由于生育意愿不断减弱,年轻人口将不断减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将越来越严重,农村地区将可能面临空心化的状况。

海南省提出引进百万人才的计划,假若顺利实现,将会极大地缓解海南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危局。

为此,要倡议每一个海南人,日日夜夜发力祈愿海南省政府推行的百万人才计划顺利实现预期目标,这将有利于提高每一个海南人的福祉。

同时也衷心期望,每一个引进人才的单位,要对倍加珍惜本单位引进的年轻人。单位的大小头头们、大叔大妈们,应用尽各种手段,即便是坑蒙拐骗也要让这些年轻人留在海南,要让他们在海南成家立业,安居乐业,不要来了没多久就跑掉了。但是,软环境的改变,谈何容易呵!



-全文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转载文章的文字内容和图表内容。若需转载,请先联系获得许可。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