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楼市十年 2019-10-24 00:31 阅读 3000+

在2000年左右,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主要以多层建筑为建设方向,虽然样式单一,但给人一种亲切感,仅有的几栋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再加上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住宅开始取代多层,成为新趋势。至此,我国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加,密度越来越大,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办公楼建得高也就算了,住宅也有与之一较高矮的态势,这是因为国人都有喜欢高大上的物品的习惯,高层住宅以视觉、空气、光线等更优秀,征服了购房者,能够拥有一套高层住宅楼成为很多人的目标。因此,国外的住宅越修越低,而我国的住宅却是越修越高。

高层住宅解决了土地匮乏资源短缺的问题,土地的使用率获得极大提高,住房价格得到相对降低,给很多人解决了住房问题。可以所,高层住宅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也带来了很多隐患,甚至危及市民的生命。

地上高楼林立,地下触目惊心。

今年8月底,深圳罗湖区一栋6层楼房倒塌,引发多方关注。经过专家组的现场调查,确认建筑下方有暗渠,在水流长时间的作用下,沉管灌注桩周围水土流失和桩身腐蚀,桩基础失去由摩擦承载建筑重量的作用,导致房屋倒塌。

该小区使用时间才30年,就已经倒塌,那么现在的高层住宅自重更大,安全隐患将更大。可能有人会说以前的工艺落后,现在技术不断提升,设计使用年限在50年,安全性是以前的建筑不能相比的。但真的是这样吗?

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现在城市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在城市建设中,地表不断发生改变,许多湖泊被填平,河流改道,地下暗流不断发生改变,再加上住房不断增高,基础越挖越深,水流被阻挡而改道。许多新建楼盘四周都是高层住宅,为了施工方便,拼命降水,周边水位下降,现在的城市都被混凝土包围,雨水难以渗入土壤及时补充。我国每年暴雨季节,都有多个城市被淹,一方面是排水系统落后,达不到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建筑和水泥路面导致雨水无法渗入土壤。这些因素对住宅是致命的,时间一长,可能产生基础下沉的后果。

很多城市并不适合修建高层住宅,例如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和多地震的区域,但是,为了发展,一座座天际线仍然越来越多。而我们的邻居日本,由于处在地震带上,高层住宅很少开发,可地震带来的破坏。

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高层住宅一旦倒塌,其危害性相当大,不但会对周边的建筑物产生危害,更会危及大众的安全。

安全事故频发的背后,是监管的缺失

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梯登记数量多达600多万台,电梯运行数量不断增长,而电梯事故同样在不断增加,致使多人被困甚至死亡。

深圳一小区电梯运行几年就经常出事故,不过并未引起物业重视,直到媒体曝光,物业方面才采取了相应措施。像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电梯作为居民出入的重要工具,电梯维护理应及时到位,但是直到出现故障,维修也是拖拖拉拉,这是对生命的藐视。

另外,对电梯是否及时维护,职能部门未及时跟踪检查,并对玩忽职守的物业和维护单位责令整改和进行相应处罚。不仅是电梯,消防设备同样如此,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东西究竟能不能正常使用,无法保证。

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行人杀手——高空坠物

高层住宅的隐患不仅针对住户,对过往行人也存在致命威胁,是悬在大众头上的一把利剑。建筑物越高,坠落的物件产生的破坏力越大,危害范围越广。近年来,高空坠物致人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一方面,居民放置物品不当,导致物件坠落;另一方面,外墙运用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时间的增长开始脱落,外墙的维修又没及时跟上,最终导致构件下坠。

城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增多,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隐患的来源

高层住宅隐患远不止这些,现在的住房质量较差,住宅楼难以保证使用50年。当高层住宅大量变危房,需要拆迁时,谁愿意做,拆迁是否影响周边的住宅,购房者70年产权没到期就拆迁,是否由国家出资金重建?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解决的

在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后,或许人们更需要的是自古以来就养成的依靠自然的生活方式,将出现矮层、多层与高层共同搭配的设计,而不是密集的高层住宅群。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