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蓝白观楼市 2019-09-26 22:59 阅读 4000+

最近,被一则关于“深圳拆迁户”的消息刷屏了。

深圳最大的城中村之一“白石洲”,被称为“旧改航母”,高峰时期,这里住了15万人,被称为“深漂第一站”,有人甚至说,因拆除重建,这里或将诞生1878个亿万富翁。

第一眼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揉了揉眼睛,仔细瞧了两遍,倒抽一口冷气,一个村子,居然要诞生将近两千个亿万富豪?

不过,事情的转折令人感到措手不及。

据新京报9月26日报道,有村民回应了这个说法:因为村民们的面积大小不一,这种算法是不对的,更何况,自己本来就是亿万富翁。

只看最后这句话,得让多少刚需族跳起来。

笔者觉得,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放眼全国,能达到京沪广深城中村级别的村子,又能有几个?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话说回来,这两年,楼市涨势此起彼伏,拆迁户们也“出力不小”。

因为棚改货币化安置,只赔钱不赔房子,多少土豪们拿着从天而降的拆迁款,跑到城市里扫楼、扫房,很多城市的房子库存本就不多,供需失衡之下,房价上涨也就在情理之中。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382元每平,同比增长达8%,如果剔除一线、二线城市的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均价高达10885元每平。

所有人都在议论房子,每位购房者都在计算家族的“六个钱包”有多少,都恨不能自己马上变身成棚改大户,高杠杆、低首付乃至零首付炒房的不在少数。

因此,楼市不得不“吞苦药”,治一治高房价、投机炒房的“疑难杂症”。

拿最近来说,短短三天之内,5省市接连发布了楼市新政。

第一,河南三四线城市全面零门槛落户。

先是在9月22日,21世纪经济新闻报道,河南新乡市、漯河市发布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只要有意愿,即可在当地落户,此举标志着河南全面落地“零门槛”落户,具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一方面,今年2019新型城镇化任务已经明确,要全面放开中小城市的落户门槛,另一方面,目前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吸人口、吸资源的环境下,各地市也“心有不甘”,想在人口争夺战中分一杯羹。

第二,合肥发布全国最优惠住房租赁税费政策。

9月23日,作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的安徽省合肥市,发布五条创新探索住房租赁试点措施,涉及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培育规模化企业和规范市场等方面,出台全国最优惠住房租赁税费政策,个人出租三年零税费。

此外,合肥还提出降低用地成本,建立租赁用地价格评估体系。租赁住房用地采用收益还原法,以市场正常租金和合理投资收益率进行评估,最低可至基准地价的70%。

减税、降费、减少流程,租赁市场正在扩大。

第三,芜湖向人才发放安家补贴。

9月25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安徽省芜湖市下发年内第二份人才补贴政策。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鼓励在芜各高校、中职学校、技工院校组织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根据当年留芜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会保险的毕业生比例,按500元-1000元/人标准,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学校稳定就业补贴。

对在当地企业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应届本科高校毕业生,由就业补助资金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为2年。

注意,这是该城市年内第二份的人才补贴,补助的钱用来租房也好,消费也罢,至少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暖心策略。

第四,湖北宜昌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9月26日,宜昌宣布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购房(含二手房)落户当场办结;大中专以上学历且不满45周岁的毕业生落户当场办结,父母投靠子女落户,不设年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以后租房有补贴,买房能打折。比如按照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每人每月420元、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每人每月250元标准享受租房补贴。租房补贴一季度一发放,最多发放36个月。

第五,无锡发布公积金新政。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9月25日,江苏省无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意见:将公积金贷款发放对象认定标准由“认贷不认房”调整为“认房又认贷”。“房”是指职工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名下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包括江阴、宜兴)登记的住房;“贷”是指住房公积金贷款。

重点在于:降低贷款额度,个人最高额度由50万降至30万,家庭最高额度由80万降至60万。

只是短短几天时间,这几个省市,就用五花八门的“招数”,阐释了目前楼市调控的“多样性”。

河南三四线地市与湖北地市取消落户限制,包括合肥、芜湖、宜昌的补贴、降费,是为了惠及更多刚需群体,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才涌入城市,由此确保楼市健康发展。

而无锡的公积金政策收紧,意味着投机炒房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认定的标准更高了,能贷到的钱更少了,相当于又断了炒房客的一条后路。

之所以称为楼市的“苦药”,是因为这接二连三的措施,都是为了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只有把目光放长远,才能回到正轨。

社科院最近就通过一份报告发声,表明了的态度。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9月26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8月份,核心城市房价停止上涨,二手房成交量较快下滑,而一线城市房价以下跌为主,北京、上海跌幅略有扩大。

社科院报告认为,一二线城市房价稳中趋降,金九银十也难有起色;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差别则较大,短期难以出现一致走势,总体来说,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仍将分化,上涨、回调及停滞并存。

很明显,未来的楼市会走向“分化”,一二线与三四线不同,沿海与中西部不同,城市群与强省会不同,这是目前主流的看法。

针对这种复杂的形势,有专家谏言了“四个对策”。

近日,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智库主办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峰会暨房地产百强发布会”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经济学家表示,房地产发展有四大新趋势。

短短3天!5省市发楼市新政,社科院发声,专家谏言“四个对策”

一是,消费郊区化、住房郊区化;二,交通格局变化,三是户改郊区化,四是,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将会有更多外来人口。

这四个对策,代表了专家对未来楼市的预判。

城市拥挤怎么办?大城市人口过于稠密,中小城市人口流出怎么办?旧改、拆迁、棚改之后,房价如何稳定?如何能让更多刚需族住上房子?分化的趋势会如何演绎?

按这位专家的说法,大城市的郊区、远郊、城乡结合部,受益于交通方式多样化,通勤时间缩短,未来住房市场很大,甚至于大都市周边的三线以下城市,也会享受到诸如人口和资源的红利,这样既能让刚需有更低的置业成本,又能修复一二线与三四线之间的“鸿沟”。

至于他开出的“药方”会不会如愿,我们只能把答案交给时间。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了调控行列当中,过去这些年狂飙的房地产,终究会被层出不穷的“新招”给摁住,房子的金融投机属性消退,自住属性增加,才是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