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推行大学区招生,官方解读来了!

中原大咖 2021-10-07 00:46 阅读 1000+
近日,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在深圳引发了一股舆论的热潮。 一系列关于“学区房”的举措,最终会带来哪些影响?大学区和教师交流制度能否让深圳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教育公平最终该如何实现?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了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条例》研究和起草组成员熊义刚进行解读。 解读重点内容有三点: 第一,深圳大学区的实施不会脱离“就近入学”的原则; 第二,大学区如果执行的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产与学位的“捆绑”; 第三,深圳大学区政策基础是“入学积分制”,与北京“摇号积分制”不同。 01 什么是“大学区”? “大学区制”即将周边3-4所学校所在的范围组合成一个“学区”,实行相对就近入学,家长可自愿在学区内为孩子报读2-3所学校,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实际上,早在2015年1月,深圳市教育局就发布了《关于深圳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试行大学区招生制度。 熊义刚认为,大学区招生改革后,学区的供应从以往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变成了“一个萝卜N个坑”,也就是说同一套学区房既有可能分到名校,又有可能分到普通学校。 02 立法层面释放大学区信号给学区房“泼冷水” 外界关心,推行大学区招生后,是否会淡化“学区房”的概念呢? 熊义刚表示,在制定方案的时候,特别强调的是教育资源智能化分配。 首先,从立法层面释放大学区的信号,向全社会各界和市民传递深圳坚定落实“房住不炒”的决心;其次,如果大学区执行得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产与学位的“捆绑”,起到抑制作用。 03 多地整顿“学区房”乱象 近年来,为抑制居高不下的学区房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频频出手。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罕见点名“学区房”,强调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态度坚决,可见一斑。 不止是深圳,今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重庆等13城出手整治“学区房”乱象。 北京等地近年布局的多校划片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那么,深圳和北京在入学方式上有何不同? 熊义刚介绍,深圳大学区政策基础是入学积分制,按照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进行录取。而北京实行的是摇号积分制。两种政策各有优势:虽然积分入学还是将学位与房产紧密绑定,但相对来说,更为透明;摇号积分具有随机性,虽然弱化与房产的绑定,但也存在不透明风险。 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学区房”上,关键是在解决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解决,那还会有其它的“筹码”出现,比如户籍、家庭财产、工作单位属性等。所以说,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配置是后续改革的根本。 04 要实现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有媒体将这样的“深圳模式”评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终极版本”。 在熊义刚看来,“终极版本”的说法是不妥的。在教育这条路上,深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确立“义务教育均等化”这一基本政策;其次,不把义务阶段教育当成“独木桥”、“敲门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有热情的事情,从而形成一个多元良序、人尽其才的社会,让教育回归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本来目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