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积极探索,深中两地穿梭公交免收通行费!

惠州地产第一资讯 2021-10-07 00:46 阅读 2000+
今日上午(8月12日),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18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官方指出积极探索深中通道通行后,两地穿梭公交车免收通行费、布局多线路、加密公交班次等措施,实现两地市民便捷、安全、平价出行。 |官方截图 恰好在一年前的8月13日,“未来深圳将准备400辆大巴,每天24小时往返作为深中通道的摆渡车,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区,双城生活可以说真正触手可及 深中通道收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只不过关于路费的问题还没有官方消息。 但虎门大桥4千米收费45元,而深中通道24千米,收费大概率会比虎门大桥要高。(详戳收费问题) 有网友也提到,就算每日开车去通勤,深圳的“停车难、停车贵”会让生活成本进一步增加。而400辆大巴+免收通行费,会让原本遥不可及的深中通勤成为可能。 附文件原文(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181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中山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提升城市服务能级的建议》(第125181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旅游局、教育体育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商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及翠亨新区管委会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各位代表提出加强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提升城市服务能级的意见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对于提升我市服务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扩大服务腹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市发展改革局及相关会办单位对代表的意见予以积极采纳并切实融入到部门职能工作中,致力于推动中山城市服务能级进一步加快提升。 一、关于繁荣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一)开展服务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委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开展《服务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多次调研和征求意见,提出构建“2+3+4”行业体系,塑造“双核支撑、多区联动”新空间格局,实施企业培优育强工程、数字经济赋能工程、两业融合发展工程、服务消费拓展工程、扩大开放协同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二)完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一是出台《中山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2020-2022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市今后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二是出台《中山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实施细则》,对总部企业扩充认定范围,提升奖励标准,加大企业关怀,增强管理弹性,提升总部企业获得感。三是出台《中山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20-2022)》,提升我市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潜力,大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四是制定《中山市现代服务业百企培育扶持工作方案》,聚焦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优质现代服务业企业。五是制定出台《中山市关于进一步帮扶小微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年内力争实现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新增300家以上。 (三)推动两业融合先行先试。一是紧扣国家、省重点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中山市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以制造业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试点,加快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新主体。二是评选了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德力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第一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企业。 (四)打造珠江西岸工业设计服务集聚区。依托翠亨新区国际设计港规划建设,吸纳广州、深圳、香港以致海外的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发展。目前正与深圳、欧洲的工业设计企业和行业协会对接洽谈,争取引进优质工业设计资源,赋能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结合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做好配套政策支持,计划出台《中山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工作方案》,推动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建设。加快修订完善总部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并尽早印发实施,持续加大总部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和吸引一批科创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专业服务等服务业总部企业,不断增强服务业补链、强链和融链功能。 二、关于谋划区域性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质量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一)加快推动翠亨新区开发建设。一是开展翠亨新区专项规划。委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开展《翠亨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工作,规划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明晰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的政策空白,把握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路径。预计年内结题并输出研究成果,为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山实际,反映新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措施指明方向。二是积极引入优质服务项目。为加快吸引和集聚一批优质服务业项目落户新区,尽快做熟做旺起步区,研究出台《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该政策是新区成立以来第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服务业扶持办法,对企业落户、入统认定、直接经济贡献等给予奖励,鼓励发展金融业、专业服务业、商贸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意设计业、生活服务业等产业落户新区。三是加快建设区域性设施。翠亨新区将建设22所中小学校,目前中山纪念小学已投入使用,正高标准、高质量深化第一中学初步设计,加快推动外国语学校动工建设,引入更多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未来新区文化设施分布南北均衡,北部将集中设置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南部会集中布置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小型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其中,榄菊大湾区博物馆已经落地新区南部。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谋划建设湾区国际医疗城,以2家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与枢纽,5-7家高水平专科医疗机构为基础,以若干世界知名特色专科门诊以及共享医疗区为支撑和补充,建设集综合医疗、教学研究、康复管理、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和医疗衍生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协同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规划15.55公顷体育用地,设置体育馆、游泳池等公共体育设施,同时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结合新区发展方向和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理念,今年3月份揭牌成立中山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计划为全市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后备人才。 (二)加快推动岐江新城开发建设。一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片区内已落地高端服务业载体——中山富力中心项目一期已基本封顶,二期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项目3栋超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未来将引入以科创研发、高端医疗、金融服务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高端产业平台。片区内中山农商银行总部大楼项目今年也已动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基坑支护及软基加固工程,未来中山农商银行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导入其他金融机构总部、类金融机构及其他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进驻。二是加强服务业招商。发挥“以商引商”机制作用,加强与市级招商部门进行招商资源对接,石岐街道已与多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意象投资企业开展招商接洽,有7个在谈项目意向落户岐江新城石岐片区,4个项目正在与岐江新城指挥部办公室深入沟通建设方案。三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近期制定出台了项目招商引资、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产业集聚发展等4项政策文件,与已有的8项稳企安商政策构成“4+8”惠企扶持政策体系,为吸引优质服务业企业落户,推动将岐江新城石岐总部经济区打造成为高端要素汇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供政策支撑。四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岐江新城石岐总部经济区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建设。在片区内建设省一级小学、幼儿园、招商新政服务中心、高端医疗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工程,目前各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内外部装修工程,未来将为片区进驻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接优质场馆运营社会资本方,就石岐总部经济区内体院馆、运动场馆运营进行交流及合作,积极引入优质服务资源,提升片区公服质量。推进石岐中学扩建,项目已趋竣工,投入使用后可增加15个教学班、750个学位,进一步增加片区的教育资源供给。五是推进文旅产业融合。高标准建设岐江新城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华侨城欢乐海岸项目已与《中山故事》确定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深挖中山名人、建筑、美食等,讲好新时代中山故事,弘扬香山文化,将项目打造为极具香山文化特色的“香山外滩”,建设中山人的城市文化客厅。创新文化旅游产品。通过走访中山本地大量本地历史文化建筑,结合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美好生活需求,华侨城公司将项目内旁两栋建于八、九十年代的废旧工厂变废为宝,改造成为了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文化、艺术空间——华侨城格子空间。 (三)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质量。推进政务服务“全城通办”“省内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广度,突破“跨境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获取便利度,打造服务体验更满意的效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推进12345政务热线整合改革。采取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三种归并形式,逐步实现12345政务热线一个号码服务。建立与110、119、120、122紧急热线、公共事业服务热线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全市接诉即办响应机制。对接诉即办事项的紧急事项,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考评机制。将市民和企业诉求的接诉即办落实情况、办理效率、处置结果等效能指标纳入市各有关单位和各镇街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2020年,12345热线平台全年共受理市民诉求162.4万件次,派单总量10.6万件次,按时办结率99.8%,逾期追责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加强“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的推广应用,目前“粤省事·中山”累计上线796项服务,实名用户数量超387万。“粤商通”上线397项服务,注册企业超过23万家。 三、关于打造湾区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为了牢牢抓住“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把握科技创新新要求新部署,我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定《中山市推进粵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中山科技创新园为核心,规划建设中山科学城。中山科学城位于中山市西部,包括南区街道、大涌镇与板芙镇的部分区域,范围北至南环路、西至古神公路、南至岐江河-工业大道北侧,东至五桂山南麓。依托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整合高校院所在中山建立的创新平台,以及位于南区、大涌镇和板芙镇的科技、工业集聚区,建成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集聚并承载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激光、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器材等高新产业,搭好“产业骨架”,用活“科技大脑”,形成“大院,大所、高产业”加速集聚的良好发展格局,加速产城融合,打造“激光、超低温等领域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 (二)积极建设和引进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全市现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推荐申报2020-2021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深化校地合作,发挥华南农业大学在岭南特色花木品种培育与示范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市政府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建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提升我市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积极推进新药创制国家实验室中山基地、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山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粵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设立“中山市促进技术交易和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每家每年支持经费最高300万元。 (三)全力丰富优质教育资源。选址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科技大学正在有序开展筹建工作,成功举行了中山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深入研究了中山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人选问题。加快推进澳门科技大学中山校区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中山七大重点产业平台之一中山科学城产业平台范围内,该项目将促进周边区域加快形成产业和人才高质量聚集,打造中山科技创新引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平台。支持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落户火炬开发区,2021年9月计划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约200人。 四、关于深挖孙中山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旅游新领域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近年来,针对我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设施和重大文旅项目等不足,着力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以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引入重大文旅项目,提升中山旅游资源吸引力,促进文旅经济良性发展。 (一)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所突破。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有质的提升,其中,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量1496.27万人次,2019年相比2016年游客接待量增长33.86%,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0.21%;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03.78亿元,2019年相比2016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2.99%,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7.14%。此外,新增了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2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8个农业公园(省级3个,市级5个),提升了1处历史文化街区;新增了1家五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同时,中山举全市之力打造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并以孙中山故里为核心,整合翠亨村、崖口村、国家湿地公园、海上温泉度假村,推动周边片区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大5A”旅游景区。 (二)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所提升。文旅融合后中山形成双创驱动,旅游文化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实现明显提升。中山秉着主客共享的理念,着力提升和完善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38亿元,相继建成开放了中山纪念图书馆、博物馆群、金字山公园、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金钟湖公园群、气象公园等一批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市属城市公园;完成了岐江河滨水景观绿地建设、逸仙湖公园提升改造、紫马岭公园提升改造等工程;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近2000亩,新增绿道约125公里。打造5处旅游集散中心,全市布局116处旅游咨询中心,3处旅游驿站。制订《中山市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分细则》,开展首批A级旅游厕所的评定。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纳入了各镇区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和纳入旅游产业资金扶持范围,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中山市获评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单位。2019年,中山市共投入2500万元新建、改建厕所98座,完成率达到163%,位列全省第一。中山旅游厕所管理经验实践纳入2020年广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旅游公交车,全市新增60块旅游交通标识牌,36块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其中包括文化遗产游径导览标识。 (三)在旅游智慧平台建设上有所完善。完成建设全域智慧导览系统、文旅中山微信公众号、文旅云、景区分时预约系统等一系列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以旅游信息化系统为载体,打通旅游企业、游客、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通过手绘地图、VR全景、旅游达人讲解等新颖和高科技的形式展现中山名人故居、中山美食、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旅游资源,呈现文旅融合、全域全景的局面。开发首个全域智慧导览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中山”,在全省率先开发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智慧导览系统,实现游径的智慧旅游方式。2020年,市政府把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岐澳古道文化遗产游径和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的智慧导览开发纳入中山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 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中山的总体目标,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全域旅游布局,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持续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同时力争引进百亿级文旅项目落地,为重大项目和龙头项目的招商引资、立项报批、筹备建设和运营监管等提供服务。目前正全力推进“榄菊湾区博物馆”和“文旅生态城”等重大文旅项目,充分发挥其旅游龙头的带动引领作用,培育出新的旅游热点、卖点和亮点,逐步形成湾区文旅新高地。 五、关于打通对外联系通道,扩大服务腹地空间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一)积极谋划与深中通道衔接的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等道路的规划。高速公路方面,现状广珠西线高速、广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中江高速公路(公铁合建段外)已建成通车,未来可衔接深中通道。近期将加快推进东部外环高速、中开高速、广中江高速公路(公铁合建段)、中江高速改扩建、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与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车。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南中高速)现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干线公路方面,重点建成“二环十二快”主干线骨架。目前,一环已基本实现快速化;二环除沙港公路外,其他项目正在建设或者拟升级改造;“十二快”里面,翠亨快线、长江路(快速化改造)、三角快线(港口段)、黄圃快线(黄圃段)等干线公路均已建成通车;西二环、北二环、东二环、民众快线、南朗快线、坦洲快线、G105南线、金字山互通等20多个干线公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各镇区与深中通道的高效衔接。 (二)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深江铁路加快建设,项目建成后我市中山北站约28分钟可到深圳西丽枢纽深江铁路,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积极谋划深大城际西延,推动深大城际西延线纳入国家、省铁路上位规划,项目建成后,我市中心城区约20分钟可到达深圳机场;配合省开展广珠澳高铁前期工作,积极谋划中山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关于深南昆高铁登陆新区并引入中山站,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划,我市近期利用深江铁路、远期利用深珠铁路跨越珠江口,我市将紧密跟进深南铁路进展,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探索深中通道通行后,两地穿梭公交车免收通行费、布局多线路、加密公交班次等措施,实现两地市民便捷、安全、平价出行,促进两市人员交流,推动实现两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打造水上快速客运中心。当前,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工程已经建成,新客运码头设计建造12个高速客船泊位(港澳线8个,国内线2个,维修泊位2个),预测客运规模可达到255万人次/年,直接依靠珠江口,与深圳机场隔海相望,相比较位于火炬开发区的现中山港客运码头,新客运码头在地理位置与运营规模上更具优势,中山到珠江口各地区的运行距离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新码头投运后,将在现有中山至深圳机场、深圳蛇口、香港中港城、香港机场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山到深圳、香港等地的运行航线及班次,充分发挥新码头的水上快速客运枢纽中心作用。同时,按照市政府部署,翠亨新区正在围绕新客运码头打造一个现代综合体项目,主要包括:新中山港客运码头二级综合客运枢纽(联检大楼)、配套商业及商住项目等,其中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形式包括客运港口、城市轨道、公路客运、深圳及香港机场异地候机、BRT、常规公交系统及机动车停车,全面提升换乘联运条件。 目前,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跨越珠江口等重要通道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深中通道预计2024年通车,我市也在同步开展交通大会战,全力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同时,我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港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的换乘枢纽体系,将中山新客运港打造为珠江西岸陆海空客运转换中心。届时,中山-深圳等地的交通出行条件将变得更加便利,助推我市更好地通入大湾区的建设。 六、关于加强与湾区城市融合,实现从洼地到高地飞跃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一)全力发挥翠亨新区对外联接平台作用。翠亨新区将发挥深中通道主动脉作用,加强与以深圳为重点的珠江口东岸城市,尤其是深圳前海、宝安、南山等临近区域,积极开展对接融合示范。对接广深港澳,布局产业东移,打造环湾新兴产业带,重点在规划政策、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综合交通、生态保护、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领域,大胆探索东西两岸新型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努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中走在前列。 (二)积极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范围。邀请国家级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到我市就纳入自贸区扩区范围的设想进行摸底,联合綜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启动了多轮实地调研,集中调研民众镇、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口岸、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及中山的大健康产业情况,形成中山市参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三个具体建设方案),邀请广东省自贸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创新工作局等在自贸区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省级、市级单位派出专家对前期研究报告进行验收评审。 (三)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制度经验。依托区位优势,加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南沙、横琴三大片区联动,深度系统地复制成效显著的改革创新经验。截至2020年,我市已成功复制推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174项。积极复制国家、省要求或引导的自贸创新制度,减少与既有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差距,为更好地支持申报工作和申报成功后能快速迫赶上先行的自贸试验区奠定基础。 下一步将借助我省政策利好,积极申报创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山联动发展区,通过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前海片区、横琴片区以及我省其他联动发展区的联动,充分发挥广东自贸试验区和中山联动发展区各自优势,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多维度融合,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对接,”实现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为下阶段将中山相关片区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作准备、打基础,争取成为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的基础区、先行区。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8月6日 来源:深中房叔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