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福利,2025年在校生将达11000人!港中大(深圳)二期建设中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2021-08-18 16:51 阅读 2000+

“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教育工程管理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副主任黄正宇告诉记者,“山·水·林+院·廊·楼” 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工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校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让学术氛围在回归自然的校园环境建设里,更加充满勃勃生机。”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工地,走进这所享誉国际的著名学府。


依山傍水建学校 院廊楼建筑群拔地而起

目前在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二期建设工程,就穿插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校园内。项目建设包括:新建教学综合大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综合实验大楼、书院、连廊、配套工程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二期项目总投资24.58亿元,新建总建筑面积26.23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二期工程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当中。


二期设计秉持一期规划中“山·林·院”的概念,并进一步延伸为“山·水·林+院·廊·楼”的景观建筑理念,通过思考“如何通过转化校园绿色可持续、弹性多元复合的空间形式,应对未来大学教育发展”。

黄正宇告诉记者,二期项目整体规划上,确定了建筑与景观结合、衔接山水环境的生态理念,将学习与生活空间充分结合;整体设计上,强调“博文约礼”的港中大精神,采取整合现代与传统的空间与材料策略,营造人本的空间及自然的校园氛围,配合未来科研发展的空间需求,完成一个结合生态、科技与人文的校园理想。


全面系统有序推进 高效高质建精品

然而,建设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且还要“十分小心”。


据介绍,该项目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下存在大量溶洞和土洞,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为确保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市建筑工务署多次组织专家现场“会诊”,采用先进的物探技术,根据专家的意见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前后处理了几十个溶洞土洞,为在建项目扫清建设“阻碍”。

该项目2018年10月移交至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满足校方使用需求,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经讨论研究,将整个工程划分为3个标段,组织精干团队及社会优势资源提前推进项目建设。目前I标段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预计明年6月份基本完工;II标及III标段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预计2023年6月份基本完工。

全面提升深圳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及国际竞争力

黄正宇说,截至2020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校生人数达到7000人,教职员达1500人,而目前校舍用房仅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招生计划,到2025年在校学生预计达到11000人,教职员工的规模将超过2500人,二期项目建设是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将加快解决教学用房和办公用房不足、实验室以及教学实习场所欠缺等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二期建设,不仅提升了办学规模和质量,同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激发了深圳基础教育的强大活力,也有利于构建有深圳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

据悉,该项目可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有助于学校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升深圳市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及国际竞争力。

黄正宇说,二期工程建设将紧密结合“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建设本科、硕士及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深圳产业、区域转型升级,推动深圳经济增长。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