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1.1万家港资企业,前海迈入“大湾区引擎”时代

推广 2020-12-21 16:55 阅读 2000+

文 | 韩素云

图片来源:网络

近期,在举办了深圳建区40周年庆典后,前海又迎来了新的盛事——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会议。

和40周年庆典不同的是,在这场会议上,前海是绝对的主角。

会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通过视频讲话透露,截至今年10月,在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超过11000家,深港前海青年梦工场孵化的香港创业团队也累计超过200个。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与此同时,前海的部分经济数据也在会上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前海区内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税收收入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9%。

众所周知,2020年全球几乎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下,并遭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挑战,经济动荡、危机四伏。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国内较早缓解疫情问题、恢复经济,但前三季度的经济指标也仅仅是由负转正,呈现微增状态。

而前海却不仅隔绝了负面影响,还打出了漂亮的发展局面,彰显出其对企业、对资本有着其他地区难以匹敌的强大吸引力。

1.“特区中的特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5倍

早在2010年,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奠定了前海特殊的含义;去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则进一步凸显了前海“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地位。

到2020年,前海从零起步,已过去十年时间。

在前海管理局今年推出的《前海城市新中心全球宣传片》中,前海在开发之初仍是荒芜之地、苍茫大海,而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蜿蜒而去,见证了前海的高速发展,也仿佛预示着前海未来的广阔前景。

视频来源:前海管理局

画面无法开口,但数字却可以诉说前海发展的卓越成就。

数据显示,十年间,前海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5倍,年均增速高达89%;2019年经济密度达152.6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密度28.5亿元/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占深圳市53.3%、广东省20.5%、全国3%……

在大湾区时代,前海一如改革开放之初的蛇口,坐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特殊政策眷顾。而基于这些优待,前海也成为了企业最难得的成长沃土。

在这里,它能赋予企业独一无二的发展红利。

作为自由贸易实验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片区,前海拥有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政策红利、发展舞台和营商氛围。

对企业而言,最直接而实惠的,莫过于更低的税率和各类补贴。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企业中,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可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国内的平均税率25%低了4成。同时,根据前海管理局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度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办公用房房源备案与资金申报指南》,为了降低企业的租金成本,政府分别设立了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和装修补贴,最高补贴50%的费用,最高购房补贴更是达到2500万元。

此前,深圳因为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成为国内首个实行破产条例的城市,而备受关注。被称为“兜底保障”的破产条例,可以为人们的创业尝试提供最后的防护,而类似的全新尝试,未来会更多地在前海率先实践。

如《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用法律的形式,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又如《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以深港合作为主题,赋予了前海管理局更大自主权。

在种种政策优势之下,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计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24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934家。

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海陆空一体化的便捷交通配套。

即便已经取得了亮眼的经济成绩,前海未来的发展仍然会只快不慢——不仅仅是因为前海日益完善的制度、设施,也是因为这里通达的海陆空三维交通。

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车公庙CBD、深圳北CBD,甚至是深南大道的发展传奇,都印证着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前海已有穗莞深城际线、深惠城际线、深珠城际线、“深圳机场-香港机场”西部快轨等6大城际轨道在规划建设中;为便利自驾往来,“前海-广州”沿江高速、深中通道、深珠公铁两用线、深珠通道等多条交通要道也在逐步落成。

图片来源:前海管理局

为整合庞大的交通体系,前海落地了亚洲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集合了地铁、巴士、城轨等多种交通功能为一体,并同时建立了前海口岸、直升机航站点、游艇码头等交通设施。

这些城际间的轨道、公路、航空及海上航线组成的网路,让前海得以无缝连接湾区其他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湾区一极,领航都市圈的发展。而在此之下,前海的企业也能凭借畅顺无阻的交通脉络,高效便捷地开展商务活动。

2.“增强版”服务型营商环境,打造地标国际化办公平台

如今,回顾深圳的发展史,人们归结其成功的原因,总少不了三点:靠近香港、拥有海港的地理优势;“被历史选中”的命运,国家层面赋予的政策红利;而唯一是深圳自己创造的,则是服务型的营商环境。

在“服务型政府”提出前,政府部门给企业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业务办理烦、慢、难。

而最早孕育了民营企业的深圳,却早早地意识到,除了优美的外在环境,营商的体验也是留住企业、发展企业的关键。于是,2003年召开的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此,深圳一再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开始主动了解企业的经营难处,最终成为了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服务型的营商环境,也为前海所继承。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更畅顺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前海推行了“开办企业一窗通”、“深港通(澳)注册易”、商事登记“秒批”等众多改革措施。

也因此,根据普华永道今年4月发布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估报告》,2019年,前海的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第22位。

优秀的营商环境,也离不开优秀的办公物业支持。

在前海,一些物业也在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带来更优的营商环境——前海世茂大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前海世茂大厦效果图

作为国际化大型投资集团,世茂集团旗下物业遍布全国140多座城市,打造了上海世茂广场、广州世茂汇金中心、厦门世茂海峡大厦、长沙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座300米左右的超高地标性建筑。而在深圳,世茂集团也先后落地了前海世茂大厦、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坪山世茂大厦这三大标志性超高层建筑。

丰富的地标、办公物业建造及经营经验,也让前海世茂大厦更了解企业的所想所需。

在企业首要考虑的地理位置方面,前海世茂大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选址铁路公园地铁站,从大厦内部可直通地铁站,是目前前海唯一的地铁上盖写字楼。

通过地铁站连接的5号线、15号线(规划中),可直达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无缝切换6大城轨、游艇码头和直升机停机坪,甚至是通关香港;也可换乘1号线、2号线、9号线、11号线等多条地铁,快速到达南山科技园、蛇口自贸区、深圳湾总部基地等多个经济高地。

良好的区位,也带来了丰富多元的生活配套。在大厦一层,入驻了麦当劳、全家、奈雪、瑞幸等众多餐饮、零售品牌,满足工作日常的消费需求;大厦周边则坐落了大小南山公园、国深博物馆等休闲文化配套,让人们在工作之余也能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作为优质物业,前海世茂大厦不仅位置优越,且高度亮眼,更创造了优美而独特的艺术性建筑。

大厦高度达到300米,在前海一众写字楼中高耸入云。入驻这样的超高层建筑,向北可尽赏前海湾区之美,往南可观大小南山的碧绿山景,向东则饱览后海的繁华之态,往西可远眺无垠海景。360°、10000米无遮挡的视野,让人们坐享繁华与宁静,离尘不离城。

前海世茂大厦鸟瞰景观

追求高度的同时,前海世茂大厦也铸造了美的感受。大厦集结了多个国际著名设计团队的智慧,创造出全球首创的45°幕墙与楼体结合的旋转艺术地标——流畅的线条、别具一格的外观,也让前海世茂大厦在钢筋丛林中脱颖而出,成为前海天际线、深圳标志性封面作品。

当人们步入这栋建筑艺术品,即置身于高度约16.2米的轩阔山水艺术大堂,感受典雅开阔的空间之美。大厦层高达到约4.35-4.45米,超过了纽约新世贸T1、台北101、香港ICC等世界级地标的标准,为企业更宽广的感受和多变的想象空间。

此外,为切实解决候梯难题,大厦设置了34部高速电梯,最高达到每秒6米,实现候梯时间不超过35秒的良好体验,并设有总裁VIP电梯,满足企业多元需求。

硬件满分之余,前海世茂大厦也同样注重“软实力”的修炼。大厦由世茂商管运营,凭借多年地标服务经验,带来生态沙龙活动、VIP个性化专属服务、企业商务形象顾问等多重服务。至今,大厦已举办“月满双节”游园会、渠道精英汇、月下音乐会等众多活动,为入驻企业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办公生活。

目前,前海世茂大厦推出建面约500-2500平方米的全球天际资产,正在定向租售邀约中。入驻前海300米全新地标,拥抱湾区发展大时代。

 

界面楼谈 扫描二维码,一起买房吧!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