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已初步建成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 力争让患者“大病不出县”

匿名 2020-12-04 16:32 阅读 1000+

昨日(5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等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三期院长培训班在重庆启动。据介绍,该项目旨在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的肿瘤治疗能力,让基层肿瘤患者就近接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医疗服务。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肿瘤专家、基层医院院长、医疗行政部门负责人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了解,“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分为县医院院长培训、放疗专业人员培训、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培训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院长培训班主要面向县级医院院长如何开展规范化肿瘤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指导,分三期分别于长沙济南、重庆举行,重点覆盖农村人口众多但肿瘤治疗能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截至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培训了全国19余个省市自治区超过一千名基层医院院长或医疗行政部门负责人。

▲启动现场

据介绍,目前,约40%的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以及43%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都来自农村,肿瘤防治面临着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平衡、肿瘤专业人才匮乏、基层肿瘤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挑战。以放疗为例,仅有11.8%放疗资源位于县级医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患者的需求。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最终定于农村。要实现中国肿瘤防控规划目标,我们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必须从短板补起,首先要让近150万乡村肿瘤患者能够获得和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帮助。”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表示,“在强基层保基本的肿瘤防治发展战略指引下,未来希望继续汇聚更多力量,齐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能力,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时,也是放疗培训基地之一。重庆市癌症中心主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分享了重庆实践之路。吴永忠说,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着手构建“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依托重庆市癌症中心,建立二级肿瘤分院和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从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持,到预约转诊、远程放疗等平台搭建,再到医院同质化管理、规范肿瘤诊疗理念,形成以肿瘤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相互协作、上下联动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逐步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肿瘤防治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已初步建成涵盖8个二级肿瘤医院、23个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3个单病种专科联盟、55家医疗协作医院,累计86个肿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供图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