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周中公布,21日将在港举行大宣讲会

匿名 2020-12-03 10:03 阅读 1000+

来源:南方楼事,综合整理自大公文汇全媒体、澎湃新闻、证券时报

原标题:世界性湾区+国家战略层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周中公布(最全资料)

据港媒消息,今日(2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中央领导希望粤港澳政府能寻求新突破,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性高水平的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于日内公布。

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将于下周四(2月21日)在香港举行有关规划纲要的宣讲会,共同探讨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规划涉及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平台、重要经贸合作等自然延伸、辐射到泛珠三角等其他区域。

规划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图源大公报)

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潜力无限,房价方面情况如何呢?南方楼事送上粤港澳大湾区最新房价涨幅地图,供大家参考。

01

最新报道

大公报获悉,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于下周中公布,香港将在创科、金融方面发挥龙头作用。有分析认为,已有发展成果、区内各地优势互补、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将推动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发展新空间与新机遇,并带动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建设亦将实实在在增进港人福祉。

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于下周中公布(大公报)

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有学者提出在珠三角建立湾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当时港商以国家改革开放为契机,到珠三角以至全国各地投资已有多年,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逐渐成为内地和香港经济活动的重要板块,其后在「一国两制」实践的背景下,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高层次对话机制与平台成事,为三地深度融合发展、携手发掘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五大战略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于2015年在多个中央部委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2016年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7年全国两会首度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七.一」香港庆祝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和三地政府代表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签署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1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要过江信道虎门二桥项目的两座主桥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工程完成,预计今年5月1日前通车(中新社)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今年初接受央视专访时指出,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有五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进一步打开三地合作大门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经济研究员王春新分析指,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正由过去的市场驱动转变为政府驱动,前者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极佳效果,后者自香港回归以来,进一步打开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大门,包括跨境交通完善、经贸关系更紧密及各行业互通等。

1月19日,「四海一家•感知大湾区」青年交流活动启动礼暨大湾区青少年家园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中新社)

王春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蓝图,把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带入新阶段,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与支持下,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会带来扩大开放、极力创新等效应,并进一步打通三地经济要素的流通,加上各地优势互补、已有发展成果,大湾区不仅会建成世界最大湾区,亦会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金融重镇、世界级商务平台等高质量发展。

带动港经济再度转型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亮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香港经济再度转型、发展创新科技创造巨大空间,现时珠三角的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升级、创新创业气氛浓厚、相关政策配套成熟,而香港具备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广泛的国际联系,再加上中央推动国家科研资金「过河」支持香港、力挺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等政策基础,相信香港联同大湾区发挥的协同效应,可在全球激烈的创科竞争中大有作为,从而带动香港的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02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规划

目标定位:

更具活力的世界级经济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发展方向:

2020年,国际一流湾区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确立;经济总量将基本追平东京湾区。

2030年,位居全球湾区榜首,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球重要创新中心、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跻身世界知名城市群前列;GDP总量将达4.62万亿美元,超过东京湾区(3.24万亿美元)和纽约湾区(2.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GDP总量第一的湾区。

重点任务:

加强务实合作,认真组织与香港、澳门的工作对接会,充分沟通了解彼此的发展规划和合作需求,围绕经贸、科教、金融、旅游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谋划推进更多合作项目,找准合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城市定位:

目前,粤港澳湾区内各城市都开始根据城市特色,逐渐规划和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

关于交通:

广东“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实现“12312”交通圈,即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左右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左右通达,广东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道路建设方面,公路、铁路、水路的建设是打通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未来湾区将重点打造六大交通项目,助力湾区经济发展。

在所有交通建设项目中,深惠城轨最为特殊。2017年年底广东省发改委做出了该线路在“十三五”期间暂不实施的决定,但4月21日提出的“共建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决定中却又一次将其提上了工作日程。

在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中,将重点推进深惠两市加强轨道交通对接,尽快协商确定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与惠州段接驳等事宜,共同推进深惠城际项目建设。

机场建设方面,围绕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目标,打造“5+4”骨干机场体系,适当增加支线机场布点,形成了以珠三角机场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机场为两翼,覆盖粤北的民用运输机场体系,机场服务基本覆盖到全省的县级行政单元,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1.5亿人次。

港口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港口将集群化。将整合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门户。

03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副院长、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先生的观点,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

从地区发展上看:

港澳因素以及粤港澳的合作对于广东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意义。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它是撬动广东开放和改革的一个杠杆,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今天,它可以成为推进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支点,促进广东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

的确,粤港澳合作不是新概念,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应该说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

从经济发展上看: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总结一下湾区的共同点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譬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需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推行“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进入深入调整期,这对于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的中国来说,冲击极大,需要重新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正是在国际国内的双重需求和挑战下,粤港澳大湾区备受瞩目和期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