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子该买该卖?看懂2003年非典,你就有底了

匿名 2020-12-03 05:59 阅读 1000+

前 言

进入2020年,深圳楼市的开春却遇上了黑天鹅的突袭——NCP(新冠肺炎)。

如果没有这次的事件,深圳2020年的小阳春或许会如期而至,2019年没有上涨的地方将会迎来补涨。

但是疫情来袭,整个楼市按下了暂停键,房企线下销售全线暂停。那么,之后的深圳楼市会如何变化?会涨会跌?会和2003年非典后的情况一样么?

今天,我们就以史鉴今。

2003年,非典下的楼市

时间回到2003年2月,伴随着春运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非典(SARS)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散。

下面看看当年非典的始终:

2002年12月,第一例非典在佛山爆发。

2003年2月,非典疫情上报世界卫生组织。

2003年春节,通过春运,非典由广州为起点肆虐全国。

2003年4月,全面进行人员隔离。

2003年5月,首次北京新增病例数量下降。

2003年6月,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销。

2003年7月,全球非典病例人数不再增长,疫情基本告一段落。

非典前后总共8个月时间,其中,从春节后启用隔离策略,到非典得到控制,开始下降,大概用了2个月时间。

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难发现,2003年非典对房地产市场负面影响十分有限。2003年全年房地产数据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下滑趋势。

数据显示:2003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0.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77%,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1.9%,增速更是创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1998-2017年深圳商品住宅二级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单位: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再来看看深圳,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深圳的房价大体上为5000元/平方米左右,平均每年增长约5%。

2004年,深圳楼市涨幅达9.19%,接近两位数。2005年下半年,深圳房价狂奔,2006年涨幅达31.36%。

2007年甚至达到45.48%,当年深圳房价一举跨过万元大关,达到每平方米13370元。

从数据上看,虽然2003年深圳楼市在非典期间也遭受了重创,一度出现了“负首付”的情况,但在非典过后,深圳楼市迅速得到恢复并开启了上涨的周期。

什么是深圳“负首付”

2003年非典期间,某个客户在深圳关外看了一套92平的三室两厅两卫,一共22万,但是最后却贷出了27万,其中包含了5万的装修款。而这套房子买下来,他总共出的资金是5000元的定金,然后剩下的钱银行都给他出了。

非典后,为何楼市高歌?

为何,非典后,楼市得以一路高歌?看看当年的一系列操作,或许就知道了。

2003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紧急调控土地市场的通知》、《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方案》两个文件。土地出让自由度下降,土地供应量减少,价格开始走高。

同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第一条就是:“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明确房地产业的定位,无疑是给房企吃了一颗定心丸。

另外,多地开始降低首付比例,许多地方的购房首付甚至只需2成!大名鼎鼎的“温州炒房团”出现,先后盯上了上海、深圳,掀起一波热潮。

而且,当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十分宽松,比如:2003年上半年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0.8%,贷款同比增长23.1%。

2020年,新冠肺炎下的楼市与当年非典十分相似

与非典相比,今年这次的“新冠肺炎”,传播力更强,来势更猛,预计完全结束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

2019年12月,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现在湖北武汉。

2020年1月下旬,通过春运,“新冠肺炎”由武汉为起点肆虐全国。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这与当年的非典十分相似。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月2日下午,央行发布通知,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月17日上午9点46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宣布:开展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利率为3.15%。 天天说钱创始人刘晓博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在降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预示着,2月20日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至少有10基点的降息。

同时,全国多地土拍暂停,重启时间待定。与当年一样,这也遏制了土地的供应。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深圳在内,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其中,深圳原定于2月11日出让的3宗宅地和1宗商住地块将顺延至2月20日,总起始价30.29亿元。宅地依旧采取“双限双竞”的办法以挂牌方式出让。

之后的深圳楼市将如何变化?

最后,关于之后的深圳楼市,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深圳壹地产总编辑、文杰淘楼创始人陶文杰,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深职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邓志旺,壹周君创始人周学军等业内专家分别发表了看法,以供各位参考。

1、 2003年非典后,原本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变得较为宽松。而目前也已经出台了部分政策来刺激楼市,接下来1、2个月会不会出台更多宽松的政策,保证走量?为什么?

  • 陶文杰

深圳壹地产总编辑

应该会,虽然说,救市政策出台的可能和强度,要视乎发展而定,如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但是现在大家其实都没底,这种情况合理的选择就是先出部分较温柔的政策,后续再根据情况看是否需要加码。

初期政策因为主要侧重在解决开发商的资金链问题,也就是说主要集中在供应方。可能从开发贷,土地款,旧改周期,预售周期,拿证速度,税费减免等方面支持。有可能有对公寓、商办类产品的放松,毕竟这是今年供应主流。这是针对行业的,其它整个经济大层面的金融、财政,货币支持也可以预期。

另外还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维,其一是政策层面刺激是接下来主基调,其二市场层面,房企也会有全国一盘棋思维,深圳是很多房企总部所在,又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卖得动的城市,是很多房企获取现金流重点之一。所以深圳政策有放松支持房企的必要,而房企也有顺势推盘的需求。

后期如果继续发展,针对需求方的、刺激购房的政策也有可能,具体可参考09、15年的一些放松政策。但目前看,暂时还不到这个程度。

  • 周学军

壹周君创始人

结束后,楼市调控政策极有可能再次调整,但市场反应不一定有2003年那么积极,经历过两次袭击,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已经凸显出很多的弊端,加上现在入市的基点比2003年要高出很多,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有能力大规模跟风。

预计下一步国家政策将会倾向于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加大小城镇的功能和配套建设,尽可能让老百姓可以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减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2、 相比于2003年非典后的一路高歌,你认为新冠肺炎之后的深圳楼市会历史重演么?为什么?

  • 邓志旺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深职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答案是“No”。首先,市场基础不一样。我们目前的市场基础要好的多。去年年底,深圳一手楼普遍销售非常好,特别是勤诚达正大城万科星城、华强城、金众麒麟公馆深业中城等楼盘都是成交火爆。

其次,深圳市场的供需矛盾不一样。2003年时,深圳房地产供给量还是非常充裕的。2003年深圳新批住房预售量接近800万平方米,而2019年深圳的量已经缩小到300万平方米以下。

如果考虑到深圳经济总量增长过7倍、人口增长近2倍,目前深圳楼市的供给量实在是太小了。展望2020年,深圳楼市还将延续这一格局。

所以,两个时期不完全一样。假如没有肺炎的影响,深圳楼市毫无疑问将继续延续去年非常火热的趋势。但由于肺炎的影响,未来至少两三个月市场肯定要变得冷清(具体要看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不过,因为需求仍在积累,并未丧失。首次置业者的需求非常刚,学位房的需求、改善型的需求也非常刚。而对于投资型的需求来说,同样也是非常强。

最近股市上蹿下跳,惊出好多人一身冷汗。

回过头来,发现还是房产保值增值且省心呀。所以,房产投资的需求还是大。需求将被短期压抑和推后,但不会消失。过后,楼市一定会恢复正常情况


3、 对于之后的买家和卖家,您有什么建议?

  • 宋丁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对于买家,不要买那些太大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都太高的小区了。

人太多,建筑密度又那么高,一梯好几户什么的,疾病传播力度肯定大。

疫情期间,如果一个小区出了一个确诊病例,整个小区都要隔离,搞得人心惶惶的,何必呢?

另外,咱别住那么高了,咱就买个七八层以下的房子吧。

为啥呢?下楼方便啊,万一有个什么的,咱不走电梯走消防通道。

专家说了,住宅电梯是最危险的封闭式污染空间。住得低一点,起码可以选择从楼梯间走下去,你说你住在三十几层,你个年轻人给我走下去试试看,更不要说你家老人小孩了。

  • 邓志旺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深职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买家,如果出现笋盘,可以入手。对于买家,如果没有压力,建议不要急,等市场回到正常水平再卖。

  • 陶文杰

深圳壹地产总编辑

今年要买房的,需要提早做准备,如果初步政策在预售周期拿证周期上有所放松,那可能下半年才能卖的房子、上半年也许就能出来了!

而且有些房子就会额外折扣, 银行各种贷款也会好拿一些,很关键的是,淘哥觉得说到底还是短期事件,不改长期趋势。

  • 周学军

壹周君创始人

这次结束后,尽管会有相应的措施刺激楼市,但市场信心需要时间才能提振,建议买家请谨慎入市,卖家请择机出货。

今日互动

对于专家们看法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注明:文章部分数据及图片来源央行网站、深圳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