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560人抢556套房,网友:这次终于有机会陪跑了?

匿名 2020-12-03 02:22 阅读 1000+

7月15日,深圳发布新的调控方案——"深八条"。

7月30日,深圳发布"深八条"细则,主要是解决大家担心的一刀切问题,针对在途的各种情况,逐一认定购房资格等。

值得关注的是,"深八条"中提到新房要抽签,要优先考虑无房、个税或社保年限长的家庭。

在7月30日,深圳首个"按积分"诚意登记销售项目公布了销售方案。

结果显示,将有5560人参与摇号556套房源。这5560人是按照积分制筛选出来的,积分参考三个维度,分别是在深购房情况、户籍情况、在深缴纳社保情况。其中,夫妻双方均为深圳户籍且在深圳无购房记录的家庭得分最高。

深圳,又走在前面了。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有两点,一是深圳的房子真的不够,这5560人,显然都是买得起房的,但很遗憾,仍然有9成人会买不到房。有的人感慨"终于有机会陪跑了"。

二是深圳的新政对房价影响其实并不太大。现在新政出来才半个月,市场的确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波动是很正常的,烟消云散之后,二手房依然是不得不买。媒体要捕捉这种典型,但对普通购房者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摇号新闻出来,其实是对二手房的利好,因为买房的人依然很多,新房市场的供应是根本满足不了的,剩下那9成人要买房,相当部分的人也必然要去买二手房。

深圳楼市的系统性问题其实很难得到解决,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一就是历史问题,深圳就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大量存在小产权房,现在也根本拆不动,无法通过城市更新来增加供应。其二是新增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深圳城市太小,每年新增的土地供应就几公顷,而且新增土地供应中住宅用地比例也明显偏低。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有了共识,问题是即便知道这种情况,也根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局面。如果要改变,恐怕深圳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都要大变,这显然是更难啃的骨头。

深圳从2016年率先调控开始,房价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明显上涨了,这为深圳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这期间搞了一个2020-2035年的住房规划,算是以时间换空间的一大成果,当时预计是筹集170万套,不过稍显遗憾的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短期的冲击影响还是太大了。

说实话,正是在各种难啃的骨头面前,深圳才不得不通过各种调控政策来达到遏制房价上涨的目的,说得直白一点,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但是买不到房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就好比这次,大家都有资格吧,但是绝大分人只能干巴巴滴看着,陪跑。经过"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的筛选,你能说他们是炒房客吗?甭管心里怎么想,至少按照政策的标准,他们没有炒房客的标签。客观上来说,炒房客算是引爆这一轮房价上涨,是表象,内因想必大家都懂。

市场反应是很迅速的,民间各种拆招方案已经逐步释放出来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冲击,30日才公布了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购房资格认定标准,这次反应其实还算不错,落实了前几天座谈会的精神"迅速反应"。但这绝对不会是结束,只要有人想买房,就会有新的应对策略出现。

比如离婚虽然少了,但结婚可能会多了,只是为了找到一张"房票";

比如购房需求的转移,从西部向东部转移,因为"一刀切"的豪宅税;

再次炒作商住公寓类产品;

……

至于深圳的房价,新政公布后,二手房成交量的确明显下调,最近这半个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锐减了8成,但价格基本没怎么动,涨上去了依然不太可能跌下来。深圳的房价受多重因素影响:

供需矛盾依旧(住宅用地偏低,人才房公租房的供应计划压缩了商品房的供应等),货币供应不减,人口依然规模化流入等。

现在的深圳,调控其实也是明牌,大家都知道结果会是咋样,所以,该怎么着,还是会怎么着。

从城市价值层面来看,深圳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全中国比肩的都没几个,即便是再来个"史上最严",该涨还是会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