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即将暴风雨,开发商、从业人员和买房客何去何从?

匿名 2020-12-02 20:31 阅读 2000+

最近房地产行业有些细微的变化,我下面简单罗列一下,这可能会对你有点帮助。

比如在苏州周边城市,最近的土拍有不少地块流拍,有的底价,那种拍到一次性报价的,基本已经没了;

去年很火的投资发展部,今年一下子熄火了,已经有好几个做投资的朋友让我帮着看看外面岗位;

三十五岁以上的地产人开始逐渐失业;

某家以产品力著称的地产公司,现在全力以赴卖房子,据说不想成为第二个绿城;

很多房企城市公司开始设立品牌部,从地产媒体挖了不少人;

有的项目,为了节省营销费用,准备不建售楼处卖房;

有地产媒体开始裁员,重组;

不少楼盘已经完全没有营销费用,甚至有项目营销人员主动要求上头条,蹭热度;

今年以来地产行业人员跳槽频繁,已经远远超过往年,营销是重灾区;

很多项目做完品牌发布会、产品发布会后,就没了声音;

现在软文基本不用媒体写了,一篇通稿砸群里,然后各家转发;

有人流量的商场超市房地产项目外展点扎堆;

分销公司越来越多,不少分销平台开始请中介吃饭,给暗点;

每家售楼处开放人都很多,特别多;

开发商请媒体吃饭开始变得频繁起来,活动也开始有车马费了;

宇宙最大房企这波危机公关失败;

装修公司频繁跑路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变化代表了什么含义?

我们简单解读一下。

其一,开发商现在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阶段。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很多房企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十年。

比如万科,1984年的;比如金地,成立于1988年。而这些企业,2001年开始陆续敲钟上市,距今也有十八年。

已经三十而立的房地产行业,在中国这个特殊国情的国度里,却似乎还是个迷茫的孩子,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走过的每一步路,可能都是新的,没有案例可循。

所以会面临很多没见过的问题,比如前两天上面发话说要遏制房价上涨,也是肯定备案价要被限制,那么这群地王怎么办?

比如说接下来很可能要长时间的停止网签,那么需要回款来续命的房企该怎么办?

比如长期没有投放的项目,可能会面对一堆媒体的舆论轰炸。

比如塞红包给媒体,被拒绝了怎么办?开媒体发布会失败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是之前碰不到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遇到的这一大堆问题,最后解决方案就是减少成本,加快销售回款。

能够活下来的开发商,一定是央企、国企,或者是民企被国、央背景的给吸收兼并;一些金融资本很可能最后接管一些项目。

第二,随着开发商的游戏规则变化,其下游行业必须要提前准备,否则会被淘汰。

以前开发商最喜欢的是媒体投放,但现在额度越来越少,而且还可能被新兴起的自媒体抢了一些份额。

纸媒、传统网媒、代理公司的生存空间和利润越来越小,分销公司、中介成为了开发商最愿意花钱的端口,因为花钱代表着产出。

很多不愿意变,来不及变的公司和下游行业,很可能就会突然死亡,或者悄无声息地死缓。

这个阶段,很可能会有新的行业或者模式出来,代替掉许多即将死亡和已经消失的行业。

比如群发短信灭亡,微信朋友圈广告火了。

比如三维动画的宣传片公司,逐渐被10秒短视频给替代了。

VR还没流行,就已经式微了。

当源头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没点时代的敏感,你不死谁死?

第三,很多装修公司和软装公司被看似繁荣的房地产给骗了。

有不少读者留言,投诉或者爆料某某家装平台跑路,这不是单个事件,而是频频发生。

主要原因是,仓促上马的装修平台,以为房地产一片繁荣,买了房就要装修。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买了房不住啊,只是投资等升值。

这样的例子很多,看上去很性感,现实很骨感。

第四,接下来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出现各项目的乱战。

同一区域的,会有单价两万的房子,也有单价3万的,这样就乱了。

为了加快去化,首付分期很可能重出江湖;但有的项目会追求回款,提高首付比例也有可能。

位于苏州盛泽的某个楼盘,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在嘉兴

第五,公寓产品很可能突然热销。

住宅持有成本太高,转手难度相对加大,会给投资者一定的压力。

相对于动辄几百万的住宅,百万以内的公寓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抓住机遇,赶紧跑量,这将会成为共识。

所以有些楼盘在住宅产品相对滞销的情况下,有公寓产品的正加班加点争取取证条件。

这是个窗口期啊,而且是政策和市场双重的利好,不跑就可惜了。

链接:最后的机会,百万以内入主尹山湖。

第六,会出现一大波不务正业的房地产开发商。

地产行业是存在鄙视链的,做住宅的鄙视别墅、别墅鄙视公寓、公寓鄙视商业、商业鄙视写字楼。

再鄙视下去就是代建、商管、媒体、代理行、中介了。

因为以前住宅卖得快,回款快,操作相对简单所以大家都想做住宅,但现在情况变了。

住宅利润薄,甚至亏本。

所以有的开发商就去做别的,比如长租公寓、做小镇、做商业持有、做美好家等等。

这个鄙视链突然就断了,甚至可能反过来。

那么这样看来,接下来开发商去做理财、做餐饮、做纯净水、做服装、做电器等等,也并不是不是可能啊。

噢不对,原来他们就是干这些的,只是能赚钱,所以一哄而上做房地产而已。

最后回到标题,按照惯例我们应该给出答案。

但很不幸,面对这一连串的现象和风险,我们居然不知所措。

凡事都是有预兆的,但这一波危机,似乎预兆的时间有点太长了,调控的那一只靴子迟迟不来,所以很多人都抱着幻想,戴着镣铐在跳舞。

现在杠杆不让加了,很多方法被限制住,进入楼市的资金被一一锁死。

未来对于每个人,都十分的凶险。

结束前还是给点建议吧,正如封面上苏乞儿说的:谁会愿意当乞丐?

给开发商:加速去化,壮士断腕,赶紧调头。现在动手只是动手术,再晚一点就等死了。

给从业者:危机意识要长存,毕竟你三十五岁就要失业了,多充电多学习,给自己谋一技之长。

给投资客:抛掉那些偏远的,没用的资产,合并成核心地段、大品牌、好物业的优质房产。

给刚需客:趁人家抛售,赶紧上车,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暴风雨即将来临,你在哪个屋檐下躲雨?

( 来源:苏南房地产观察 文/周晓白V5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