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的2018:拐点确认,开启第四次高增长

匿名 2020-12-02 19:57 阅读 2000+

文: S小姐

从2017年初新的管理管理团队陆续加入阳光城,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多了。

如果说2017年底的现金流改善是短期的财务手术,业绩能否持续有待观察,那么2018年中报则是阳光城业绩拐点的确认。

8月24日,阳光城发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

据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录得合约销售金额700.11亿元人民币,已达成去年全年销售金额的近80%;此外,公司营收增幅超过100%,而归母净利润则大幅增长超过200%。

关于业绩暴增的理由,有人分析认为是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降本增效的运营策略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其重点只有四个字:厚积薄发。

一、厚积薄发,业绩拐点确认

作为地产股中快速成长的代表房企,阳光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09-2013年)高速成长期

阳光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高杠杆大举拿地扩张、高周转快速开发为主。在区域布局上,一方面,继续深耕大福建区域;另一方面,大举开拓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区域,以及西安等价值洼地。

2、(2014年)暂时的蛰伏期

2014年算是阳光城错失的一个时代,这一年阳光城全年拿地金额仅35亿元,销售额仅230.7亿,在克而瑞榜单上排名29。这也使得在2015至2016年的地产景气启动初期,阳光城的成长有所降速。

3、(2015-2017年)加杠杆补库存期

2015年起,通过并购与招拍挂的并举,阳光城开启新一轮大幅补库存。2016年拿地成本额突破380亿(同比+189%)、2017年拿地额突破980亿(同比+159%)。

浙商证券根据拿地金额与同期合同销售额的比值,较为直观的呈现了这三个阶段:

实际上,这个比值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创出了新高。

据克而瑞数据,2017年阳光城销售额为9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7.9%,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8%。当年,阳光城实现营收331.6亿元,猛增69.2%,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67.6%。

尽管阳光城的业绩在逐年上涨,但去杠杆大势下,阳光城因为较高杠杆的问题所产生的折价,把本来市场认知就有限的成长性溢价基本给抵消,最终只获得了比行业均值还低的估值水准。

那么阳光城的高杠杆是否安全?

对于这一点,阳光城上半年的业绩已经给出了答案。

2018上半年,阳光城通过降本增效、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措施,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减少5.91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减少5.7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同比减少50.86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减少19.59个百分点。

事实上,对于扩张性的企业来说,合理的财务杠杆能提高盈利水平。杠杆是跟资产挂钩的,分析房企的资产负债率,要看房地产公司拿了钱具体做什么。如果拿了钱买的是土地,而且这个土地是好土地,可以潜在带来好的销售回报率是10%以上,那就是好资产。

而现金流的持续回正,也为阳光城的安全性上了保险。

8月25日,阳光城发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继2017年年底实现88.19亿经营性现金流后,阳光城在2018年中期再录得32.76亿元的经营性净现金流。

这意味着,进入2018年后,阳光城的成长性和安全性已经大幅提升,基本面改善的拐点已经得到了确认,第四次高增长大门已经开启。

二、换挡增速,重回高成长期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阳光城销售额为915.3亿元,同比增长87.9%,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8%。2018年上半年,阳光城半年报显示其合约销售额为700.11亿元,已达成去年全年销售金额的近80%。

由于四季度是主要结算期,阳光城实现突破千亿的目标已经成为定局。

但对阳光城来说,“千亿目标”不是结束,而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

阳光城近日发布的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显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45亿份,约占该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40.5亿股的8.52%。

根据公告,激励对象涵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骨干共计442人,业绩考核要求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17年增长分别不低于35%、82%、146%、232%。

按照2017年的数据进行简单匡算,这意味着,阳光城到2021年的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3000亿的销售额底气,来自于阳光城经历第三阶段的加杠杆补库存期后,在未来几年将整体处于“更长更深的去库存 VS降速的加杠杆”的业绩“井喷”阶段。

阳光城在2018上半年,共补充土地储备约551.85万平方米,累计土地储备4267.54万方,储备货值近5842亿元。

这些土地储备,实则锁定了阳光城未来3到5年的销售收入。

今年上半年阳光城继续加大了拿地力度。克而瑞数据显示,阳光城新增土地货值为1203.1亿元,位列行业第12名。

从土储的质量来看,阳光城土储货值的83%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同时覆盖核心区域周边发展潜力大的三、四线城市,形成大福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和城市圈的深耕布局,还在西安、成都武汉郑州等中西部二线核心城市实现突破,实现了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广泛覆盖和平衡布局。

浙商证券对阳光城布局城市的加权可售面积做指数化处理,具体测算为:

这意味着,2018年将是阳光城业绩加速释放期。

浙商证券测算,以今年为例,阳光城今年可新增的推货中,其中1700亿为现有储备项目推货,600亿为2018年拿地即去化的高周转项目,结合2017年留存的300亿,合计可推货值2600亿。

另一方面,高管“梦之队”就任后,阳光城原有资产包的加速去化也得到了提升。

阳光城收获的十大资产包中,之前只有物产中大资产包取得较好的去化;而在新高管的带领下,原有资产包得到显著的加速,目前十大并购资产包有一半都解决了释放的问题,包括:广州南沙、东莞、武汉中华城、西咸新区、河南郑州。

以阳光城在穗的首个项目——广州阳光城丽景湾为例,2017 年共签约 1967 套,签约金额 27.25 亿元,签约面积超 20万方,相当于南沙每卖出 7 套房子,就有一套是阳光城的房子。

基于阳光城重回高增长和高质量的“双高”第四发展阶段,其中长期增长趋势已经被资本市场敏锐地意识到了。在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已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近日东方证券测算认为,阳光城在2019年和2020年的每股收益将分别是2018年的139%和195%。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