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大招,这可能是楼市的“深水炸弹”!

匿名 2020-12-02 18:52 阅读 2000+

文/东南偏北

本文为楼市参考团队原创作品

01

风口要变了?

明显的可以感觉到,最近有关一二线城市楼市的新闻报道,新闻标题开始频繁使用“退烧”、“调整”、“降温”等词,读起来略感凉意,伴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可以说,对一二线城市楼市影响越发明显。

不知道是因为“一二线凉凉”、还是即将有相关政策出台的缘故,最近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新闻报道,明显要比以前多了不少。

11月22日,在21世纪经济报“政经”版面的头版,报道了“多地总结宅基改革试点经验 宅基地使用权放开可期”的新闻。

无独有偶,11月16日,作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杨伟民,在由清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提议:应允许城市人下乡购买宅基地使用权。

一时间,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宅基地”,再次成为大众所议论的对象。

02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宅基地实行的是“三权分置”,三权分别包括“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其中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享有资格权和使用权。

在过往,为啥没有大资金流向农村?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农民在宅基地上的话语权比较弱。

因为政策限制,农民的宅基地不能卖给城里人,只可以在同村之间进行转让,有的地方可能管得稍微宽一点,可以将农村宅基地卖给县城的,但整体上还是很难成交,毕竟村民之间对土地的购买欲并不强。总得来说,农村的宅基地的商业价值一直处于沉睡状态。

虽然在以前的政策中,对于农民的宅基地这块,也有过局部的放开,比如可以允许城里人去购买农村的生产型耕地、池塘等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想以发展产业的方式来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太明显,想想也是,一心想着去农村发展农业的人又会有多少呢。

所以,在前文提到的试点宅基地改革中,开始有了新的尝试:即让农民能在保有所有权和资格权的条件下流转使用权,可以将宅基地用作乡村民宿、养老休闲、文化教育等产业。

也就是说,这一政策如果全面落实,那么以后农民就可以出让自己土地的使用权。比如以合同的方式出让土地N年包给愿意承包给个人,然后个人可以弄个民宿、搞个会所啥的。

当然,目前这项政策并没有全面落实,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号:未来宅基地“合法买卖”、“允许城里人买农村宅基地”,真的有机会成为现实。

03

既然允许宅基地“合法买卖”,能够给给农民带来出让收益,那为啥目前还没有全面放开呢?

其实,还是有诸多顾虑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也还只有58.52%,相比之下,与发达国家的80%还相差甚远,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这说明目前我国还有大批的农民工在大城市务工,这些人往往没享受到大城市的“社会福利”,比如职工养老保险和保障性住房等。所以老家的宅基地往往成了这些人“最后的退路”,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演变成民生问题。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试想想,假如突然有个有钱人去你们乡村,成片的承包土地,作为农民的你,你卖还是不卖。

开发商给到你的钱,在当时看了,你可能会觉得还算一笔还不错的收入,但对承包的人来说,或许不过九牛一毛,相比在大城市,可能承包几十亩土地,都不够人家在一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钱,而且你的土地承包给人家,基本上一承包就是多少年起。

这是站在农民角度来看,短时间内全面开发农村宅基地,可能性不大。站在政府层面来看,也是一样。

开放农村宅基地,会摊薄地价,像在某些三四线城市,绝大部分收入都是靠的卖地收入,可能本身城区卖出去的地相比一二线城市就少的可怜,现在还要分流一部分资金去农村,那对于这些城市的当地政府来说,完全是举步维艰。

真是应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强者只会更强。现在开始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宅基地”改革,这是火热完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准备要火一二线城市周边的农村了?

04

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更倾向于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越来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好,宅基地也将一步步放开。当然,率先放开的,大概率是那些城镇化率较高省份中的某些农村地区。

我总结了下全国各省份的“城镇化率”情况,全国一共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可以断定的是,如果部分城市的农村率先开放宅基地,那么大概率会是图表中这些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中的某些城市。

城里人去买宅基地,一般就两大用途,要么自用,比如盖个别墅,要么就搞个会所、客栈啥的,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当地经济的再次刺激,因为大部分城市,往往城区发展已经趋于稳定,但农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农村宅基地的开放,也将给楼市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1、等到宅基地全面放开之日,中国的城镇化率必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当然,这个过程会是一个长周期过程,毕竟政府是最大的房东,业主和地主,房价上涨的基础在于地价上涨,政府作为士地的唯一卖家,把土地价钱最大化,才能有钱建设城市,搞好政绩,提高GDP。也就是说越依赖房地产的城市,可能越难开放宅基地,所以从这某种程度来看,可以把某个区域的宅基地开放,当做是楼市、产业的一个风向标来看。

2、对郊区的别墅,无疑是“深水炸弹”,这个就跟股市里面的“壳”资源是一个道理,以前郊区别墅引以为傲的是稀有,如果宅基地开放,以后只要有钱,就可以去农村盖个别墅,享受田野生活,所以宅基地开放,对于配套不好、位置偏僻的郊区别墅相当于“宣判死刑”。

3、就算是部分城市的农村开始运行“宅基地买卖”,也应该极力预防炒作宅基地。关于这些年房价的飙涨,说实话,我对炒房团就没有过好感,但愿等到宅基地开放的时候,别连宅基地也不放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