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10混到150名开外,这家老牌房企又遇重挫

匿名 2020-12-02 18:40 阅读 927

文/李恒

本文为楼市参考原创作品

企业做得大、做得成功的人必是“说服人”的高手,如马云,但“说服人”的高手却未必做得好企业,如互联网界的相声大拿罗永浩、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

在房地产的黄金年代(2003—2013),冯仑成功的将万通地产从TOP10做到了TOP150开外,虽然心灰意冷的冯仑在4年前便已抽身离去,但新操盘手也未能将万通地产带离危险区,最新一次的“手术”又失败了。

一场陷入巨大争议的并购

12月17日,万通地产(600246.SH)发布消息称,公司决定终止收购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78.284%的股份。

今年7月30日,万通地产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计78.284%股权,交易总价款约为31.7亿元。交易完成后,交易完成后,星恒电源将纳入万通地产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万通地产将增加新能源电池业务。

星恒电源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和轻型车市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电池的二次寿命和梯次利用。

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一季度,星恒电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亿、14.3亿、3.07亿,净利润分别为1.04亿、2.01亿、3660万。

新能源陈行业如今是一个超级风口,新常态下开发商们又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所以,不管最终意图是什么,万通收购星恒电源从市场逻辑上并无不妥,而且这条道路上有太多先行者,万通只是随大流而已。

今年以来,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宝能、华夏幸福、恒大、碧桂园、万达、冠城大通和大名城等企业也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据统计,近几年已有70多家上市公司投资了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站等相关领域,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000亿元左右。

不过,万通地产的这次收购却成了上交所和公共舆论的“重点关注对象”。收购公告已发出就收到了上交所的询问函,一口气列出了九大问题。

这些质疑就如那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显到舆论都没法忽视。而正是这些明显的逻辑漏洞,让并购一开始就陷入了巨大争议中,也为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一,估值争议。

此次交易星恒电源100%股权的估值为40.5亿元左右。去年9月启源纳川从联想控股手中将星恒电源买下时,其100%股权对应价值为30.26亿元。

如今一年不到,估值暴增10.24亿。

其二,星恒电源利润增幅和营收增幅不匹配。

星恒电源去年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加94%,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加41%。但是星恒电源2017年毛利率为26%,同比增幅不大。净利润和营收的财务数据严重不配比。

值得一提的是,星恒电源的毛利率在下滑。如2016年至2018年1-6月毛利率分别为24.62%、26.10%、16.86%,

其三,未提供业绩承诺。

星恒电源在去年的那次易主时,经营团队承诺三年利润不低于9亿元。而此次交易估值超过前次估值逾10亿,且万通需支付大额现金,但交易对方及经营团队均未提供业绩承诺。

这些显然不合常理。

全部家当买个淘汰货?

值得一提的,此次31.7亿元交易总价款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这点钱对于恒碧万融等巨头来说,就是九牛身上拔根毛,但对于家小庙小的万通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

万通地产在2016、2017的营收分别为23.36亿、32.95亿,净利润分别为1.1亿、3.56亿。今年前三季度,万通地产实现营业收入28亿,净利润3.39亿。

31.7亿元收购款相当于万通地产一年的收入。

截至2018年半年报显示,万通地产经营性现金流为2.23亿元,货币资金为28.16亿元,合计现金流为-2146.79万元,流动负债合计46.5亿元。

也就是说,31.7亿元相当于万通的全部流动资金,其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为何不选择压力更小的换股或扩股,而非要选压力巨大的现金支付?岂不怪哉。

争议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即万通地产几乎用全部家当买的星恒电源,在技术路线上,却不是主流前沿,未来面临替代风险。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即将迎来二次产能周期,现在产业趋势已经是三元高镍电池。

星恒电源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为锰系,主要产品为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技术相对较为落后,面临被替代风险。

而在星恒电源的技术路线、客户群体、补贴政策和产业方向等因素均存在较大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账上28亿货币资金的万通地产花31亿现金接盘星恒电源,不可谓不是豪赌。

当然,从主观意愿上,万通地产还是希望实现地产+新能源的双主业战略发展格局,但从上述种种不合理现象来看,这倒像是在玩票。

当然具体真相只能问当事人了,不过问了他们也未必会说。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