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年报:比利润创纪录更震撼的,是许家印说的这些话!

匿名 2020-12-02 18:13 阅读 1000+

文丨大树

3月26日,在中国恒大集团于香港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金句不断,“未来五年内,恒大不会再涉足其他大产业”、“我们对汽车产业还是很有信心的,你不要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的……我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

和这些话一样震撼的,还有恒大再创新纪录的业绩。

据公告披露,2018年度,恒大毛利为1689.5亿元,同比增长50.5%;核心业务利润为783.2亿元,同比增长93.3%;净利润(剔除汇兑损益)为722.1亿元,同比增长106.4%;股东应占利润增加至373.9亿元,同比增长53.4%。成功蝉联房地产行业“利润王”。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为业主和股东们源源不断地、最大化地创造价值和利润是公司责任和存在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恒大无疑是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

业绩利润只是果,管理经营才是因。此次恒大蝉联“利润王”的背后,事实上反映出的是恒大战略转型的成功、许家印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洞察能力和管理水平。

01

货真价实的“利润王”

事实上,恒大创历史纪录的利润含金量是很高的。

年报显示,恒大2018年毛利润率36.2%,同比增长0.1%;核心利润率16.8%,同比增长3.8%;净利润率15.5%,同比增长4.2%。

白银时代,房企的净利润率普遍被压缩到百分之八至九,主要做民生地产的恒大还能在逆势行情下,净利润率大幅领先行业,表现当真是惊艳。即使和另外两巨头比,也是领先几个段位。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是在毛利润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率、净利润率的大幅增长。

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三点,一是许家印在17年提出的“新恒大战略”取得巨大成功;二是恒大的(土地)成本控制能力很强;三是恒大的运营管理效率水平日益精进。

正是许家印的这三板斧砍出了恒大再创行业纪录的利润。

首先,2017年当所有房企都在高歌猛进之时,许家印却宣布进行战略转型,此后,恒大除了积极布局文旅、健康产业、高科技、新能源汽车外,还成功实现地产主业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新模式转型。

而恒大资金杠杆随之大降,净负债从最高点的400%以上下降到100%左右,现在还在持续下降中,进而释放出巨额利润。

其次,恒大在土储成本及布局的优势,体现出许家印对行业的深刻认知。

如恒大3.03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成本价仅1635元/平方米,而且每个项目极具规模,分期开发。随着后期开发,土地和房屋价值生长空间就创造出来了,也就会有更多利润释放。

此外,中国楼市最热的市场——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恒大布局的重点。

上述两点,在业绩会上已经得到总裁夏海钧的证实。

再次,在业绩发布上,许家印亲口证实,“恒大在管理上已经形成了从严管理、奖罚分明的管理文化,以及非常强大的执行力。”

这不仅是说说而已,事实上,它已经体现在业绩上了。如通过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恒大在产品打造上,通过打造环节精品提升产品品质,也在不断增加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

也就是说,恒大地产主业目前的高利润不仅是名副其实,而且还具有可持续性,是当之无愧的“利润王”。

当然,许家印眼中的“新恒大”战略不仅是主业的转型做强,更是要再造一两个业务市场空间可以比肩地产主业的新恒大。

02

大战略、大格局:三个万亿级大产业

事实上,恒大早已不是一家单纯的房企。

企业家的危机意识让许家印早在9年前就开始对恒大的未来发展、多元化产业进行大量的探索。

如早年涉足过粮油、乳业、矿泉水产业,这些探索给许家印和恒大带来的,既有教训也有收获。

恒大是要转型,但不能看到机会就进,不然路会越走越窄,如矿泉水每年才几十亿的产业体量,显然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地产主业的规模,实现再造一个恒大。

就如许家印自己所言,“恒大在产业选择上,一定是非常大的产业。”

意识到问题的恒大迅速调整方向,将上述业务处理,然后调动所有的财力、人力、物力,主攻三个万亿级大产业:旅游、大健康、新能源汽车。

在今天的业绩会上,许家印也正式宣布,“恒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未来五年内,恒大不会再涉足其他大产业。”

目标已经找到,但能不能实现,最后还是取决于公司高层的意志力和员工的执行力。

对于许家印个人而言,恒大实施多元化战略和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是自不必多说,就如其半玩笑似得说道“我们对汽车产业还是很有信心的,你不要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的。”

事实上,正是那10年车间主任的磨炼,造就了许家印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并把这种性格深深地烙在了恒大企业团队文化中: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

正是这种企业性格,让恒大过去几年在众多房企中异军突起,成为如今Top3巨头之一。

也正是这种性格,让我们看到,恒大不仅迅速地从FF阴影中走出来,还在短短一年内,通过一系列并购(如广汇、NEVS、卡耐、泰特等),完成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布局,一举解决掉制约新能源车企发展的“五大瓶颈”:即整车研发制造瓶颈、电池电机瓶颈、轮毂电机瓶颈、销售瓶颈、社区充电等服务瓶颈。

由上可知,其实不管是“新恒大战略”转型、蝉联地产利润王,还是如今All in新能源汽车,本质上体现的都是许家印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战略洞察、管理水平和意志力。

那么,反过来说,基于许家印凭借这种能力在恒大地产、恒大足球等产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也应该对恒大新能源车,报以足够的乐观。

“恒大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许家印在业绩会上的这句话同样不是说说而已。

放眼中国,能在这种公开场合,说如此硬气话的怕是只有许家印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