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老板资金链断裂,买房人咋办?

匿名 2020-12-02 14:49 阅读 2000+

图片来源于每日地产

中国澳信资金链断裂一事,目前又有新进展。此前,笔者针对澳信(中国)资金链断裂、亏空3.6亿元一事,撰文《前有万国,后有澳信,是他们做错了,还是你们选错了?》,分析了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海外投资的诸多误区。据最新消息,中国澳信老板金某现身警局,据称是要自由,但目前仍被认为是经济纠纷,暂时未予立案。

此外,澳洲澳信总部再次发声,声明中国澳信与澳洲并不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体;中国澳信的一些声明,与澳洲并没有关系。这与最初时,澳洲方面的反应是一致的。

图片来源于每日地产

那么,澳信失信,对于投资者带来哪些损失呢?受损失的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加以分析,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多方报道显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错配。多为市中心的公寓项目,且多为期房。

2. 后期政策发生变化,尾款支付不畅。

3. 过程不透明,律师、合同都是有澳信方面指定操作的。

4. 很多客户表示,此事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很大,以后再也不准备投资海外了。这可以看做是客户的潜在损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全球化资产配置是趋势,无论是个人,还是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是风险对冲的必要手段。早在2013年,高净值人群配置海外资产的比例就已经到了33%,现在这个数据已经超过50%。如果仅仅因为澳信失信而背离这一趋势,不得不说这可能是客户最大的损失。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主观主义的问题。盲目用国内买房投资的经验,去血拼一个经历了100多年发展的成熟市场。有人会说了,语言不通、政策不懂、市场不清楚,我不交给第三方处理,还能怎么办?

问题在于,你交予的第三方,是你的财富合伙人,还是开发商利益的代言人?是专业的理财规划师,还是赚取高额佣金的中介?他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以下几点:

1. 佣金的支付方不同。理财规划师收取的是客户支付的服务费用,好不好客户说的算,看结果;中介公司则由发展商或者私人业主向其支付销售佣金,赚不赚钱看是否能卖出,哪怕就是一张图纸,卖出去就有利可图。

2. 理财规划师重在服务,除房地产交易之外,包括税务安排、私人理财、个人及公司信贷、个人及家庭的信托建立与经营等,都在其服务范围之内;中介是以收取佣金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会急功近利。

3. 立场不同。理财规划师以人为本,根据投资者的年龄阶段、风险喜好、收入稳定性、消费习惯、可支配剩余收入多少等方面,量体裁衣地为客户制定适合的投资计划,是“财富管家”的角色;中介公司以销售为本,签合同就行,成交是目的,后续是死是活,是赔是赚,并不关心。

4. 资质及收入的不同。中介公司只需要房屋代理资质,经纪人资质等就可以开始公司营运了;海外理财规划师、理财投资公司除具有房屋代理、经纪人资质之外,还通常拥有银行信贷资质、会计师资质、资产评估师资质、理财规划师资质、私人资产管理等相关资质。

综上,盲目出走海外危险,对于陌生而复杂的市场情况,容易步入歧途;但因噎废食亦不可取,未来单一资产、单一货币、单一计价单位下的财富,难以抵抗多变的市场环境。那么,如何平衡风险与需求,是每个投资者必须要考虑的。

就拿对合作方的选择来说,要想真正做好海外资产配置,不是看公司的装潢,不是看宣传的门面,而是看真正体现给客户的真实价值;不要看广告上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而是要看代理人对于项目的理解,对投资的理念——一个简单的研判策略就是,好的合伙人,其立足点应该是是人、思想、理念,着眼点在于投资者长远的财富增长,最终实现财富自由,其次才是考虑具体项目问题;一整套方案之后,才是具体的地区、具体的楼盘。如果上来就以楼盘、以项目为中心,画饼一般的承诺一个未来,那么投资者就要小心了。

最后,投资者应该秉承的信念,是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累进的市场知识,让自己成长为比销售更了解市场的那个人;此外,此次“踩雷”的投资者,利益受损的购房者,可以留言,笔者将尽力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及其他后续问题的跟进。安心挑好房,上安居客全房源网。

本文原创,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