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宗挑逗樊纲?两位老总隔空喊话,北上广深房价不会降

匿名 2020-12-02 12:53 阅读 2000+

8月13日,在海南举办的2020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闭幕。

这次会议虽然不像往年那么犀利,但大咖们说的观点还是非常有料的。

8月12日,大会与陈启宗先生(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视频连线,就“关于历史周期的洞见、结论与未来”为主题演讲,其中一段话引起了热议:

他认为,房地产周期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供求,除此之外,还要知道市场周期波动特别严峻的是什么,就是一个字:“贪”。

凡是搞房地产的人,这方面是特别强的,坐在前排的很多经济学家,他们没有太大这方面的难处,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欢我这样说,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所有搞房地产的人贪的成分相当大,要是没有贪的成分在里面,周期不可能那么大。

随后他还调侃了首席经济学家樊纲,表示经济学家就没有这种贪心,足见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两者的区别: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


吴建斌:

房企融资成本太高,要追求快周转

——阳光控股执行董事、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全球合伙人

就在昨天(8月13日),吴建斌就“房企杠杆“的话题与陈启宗先生隔空喊话:

“作为一家房企,你有自己的战略,你的战略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还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如果是机会主义者,你是靠赌、靠炒,按照昨天有专家讲,房地产就是要贪,从这个概念来讲,你怎么做都没关系,那就看你的运气。但如果你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我要建议你的长期财务杠杆保持一个均衡的水平,而且是低的水平,这样的安全垫就要厚。”

吴建斌指出,对于当前房企是应该加杠杆还是减杠杆的问题,今年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两大段:

1、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家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比去年同期宽松的政策,土地市场出现火热,家家都在加杠杆。

2、下半年,国际形势不确定,在这种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国内政策又是非常明确的情况下,确保安全运行又排在第一位,很自然财务杠杆是要减,而不是要加。

吴建斌认为,提升经营杠杆占比是趋势,而降低财务杠杆也是趋势。但是把两个杠杆放在资产负债表的来源方,可以看到财务杠杆的占比仍然巨大,经营杠杆跟合作杠杆占比的权重是不可能超过财务杠杆的。

他还提到,不要回避高周转,因为现在资金成本太高,追求相对高周转,快周转是有必要的。“估计未来十年房地产都是有的做,机会是存在的,增长也有预期的,而高财务杠杆不可能真的会降下去”。


邵宇:

包含房地产的内循环是疫情后政策的重要转向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邵宇指出,在中国前几年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中,已经采用了中国版本的债务货币化方式,地方政府做棚改,没有钱,找国开行来做,国开行从央行拿钱来做信贷的投放。“我们并没有全面的做债务的货币化,我们离那个有距离,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尝试。”

大放水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投放是相对谨慎的。邵宇指出,今年6月份到7月份,今年最大的货币收缩已经出现,“不像大家想象的这个水永远放下去,在货币投放里面我们是相对谨慎的”。短期来看,下半年的销售和投资行为会受影响。

邵宇分享,包括上述变化在内,疫情后世界将出现14个明显的趋势变化,涉及政治、经济、地缘政治、技术、行业企业、社会和思潮等多个面向。“这些趋势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与我们共存,我们必须与这14个重大的趋势作为我们讨论问题、安身立命以及发展企业的一个大的背景”。

为应对这些变化,邵宇认为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没得选择,只能跟随这样一个大的趋势调整和起舞,作为个人,你只能这样应对。”

具体而言,邵宇认为未来国内的政策有“五个转向”,即转向内循环为主,转向线上,转向消费分层,转向新基建,转向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

房地产,也是内循环的应有之义。邵宇说,“只会干房地产的经济体是没有未来的,但是不会干房地产的经济体是没有当下的。”邵宇研究发现,中国要缓解老龄化、区域化、城市化等问题,大概需要15年的时间。房地产还有15年的时间做切换。


贾康:

房地产金融属性较强,必须保障轨和市场轨并行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实际生活中的房地产行业带有较强的金融属性。房地产更靠近卖方市场,被银行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拿不动产做抵押,贷款就有安全性,是取得贷款最便捷的途径,这就将金融和房地产结合在一起。

房地产在财富管理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往往表现为它可以跟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值”,这也带来了炒房和泡沫化问题。贾康认为,炒房是房地产市场不健康的极端表现形式,炒房可行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对该类不动产的需求性,银行抵押贷款的便捷性和财富管理的特殊价值和安全性。“而把它炒起来以后,带来的是泡沫化,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间的不健康的问题。”

他指出,房地产市场过热就硬压的房地产调控,“更多的是治标,并没有治本”。只有做好基础性制度建设,改革攻坚克难,这个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打造出来。“现在这方面的努力,我认为至少涉及到的有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和税收制度。”

基于行业现实,贾康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的住房制度必然是双轨统筹,保障轨托底,市场轨与市场充分对接。“双轨统筹将在中国长期存在,保障房和商品房,或者说完全产权房,在社会生活中间并存。”

托好低收入阶层“住有所居”的保障轨的底,市场轨上中心区房价上扬,减少从外部涌入中心区的压力,“通过这个市场机制,使我们的中心区和非中心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协调机制得到一定的引导。”


楼兔子点评:吴建斌先生的观点,看似在踩陈启宗先生的房企“贪”论,但实则与陈启宗先生的核心观点不谋而合:尊重周期。凡是上去的市场都会下来,下去的市场大部分会上去。分清楚市场是上行还是下行,上行的话,安全垫就薄一点,下行你就垫厚一点。

房地产的周期性特别强,且特别长,一套房子动辄上百万乃至千万,投资属性强,借贷高,杠杆高,泡沫高,也就让这充满机遇的周期隐藏着极高的风险。

除了真正的供需会影响周期,还有“贪”也会。这一点,陈启宗先生说的的很到位:“周期这件事,不是周期本身,而是搞房地产的人。大家讲的都是市场的问题,但是今天要谈的是人的问题,贪念与胆子。”

这一点在深圳市场感觉最强烈,贪念大、胆子大,疯子也多,开发商的贪念大,是为了赚钱,买房子的贪念大,也为了赚钱。看看前几个月,光明神盘上千人排队认筹,5套房有1171在抢,6月份,不到半月时间,深圳成交了4918套房……但总归要回归冷静,冷静就是尊重周期,尊重市场规律,眼下深圳还在政策观望期,迷雾还没散去,但只是短周期波动,长期价值未变。

正如贾康说的,不动产有比较强的金融属性,因为它在更多的是靠近卖方市场,所以它被银行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而作为抵押品。

之所以大家喜欢买房,根源上是社会需要这样的不动产。而关于房价这一点,楼兔子和曾粤辉先生(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观点一致:降价?不可能!一线城市城市北上广深,价格韧性非常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