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这就是「年度最好」了

匿名 2020-12-01 18:07 阅读 1000+

楼市里有几种楼盘


一种是开盘时候轰轰烈烈,各种概念层出不穷抓住很多人的眼球,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以及逐步的交房,多少会看到当初的口号的各种折扣


一种是不太在乎概念的提炼,但是依靠着合适的总价段以及比较讨巧的户型设计,一直在保持稳定的市场去化,客户端没什么口碑,但也确实没有什么不满


还有一种,因为投入极致,所以在业内业外有着足够的口碑,但是也正是因为项目小才能够极致投入,所以有圈层但是不太有太多人可以拥有


那今天这个项目,之所以在我眼里可以定义为上海楼市第一ip,因为在存在于楼市的状态是现象级的,但是却耐得住时间历久弥新


这个项目你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解他一点情况,但是我敢肯定我们了解的还不是项目的全部


这个项目我去了五次,拍过超过一千张照片,我估计未来我也不太会花这么多时间在一个项目上


项目名字叫天空之城

来自上海万科


天空之城已经预定了2019年上海楼市商品住宅的两个销冠,成交套数最多,成交面积最多


毫无疑问这是两个最有含金量的数字,因为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最被客户认可


一年有接近1000位业主选择相信天空之城,而过去的三年开发,有超过2000套的成交


值得期待的是,当整个天空之城全部交付之后,未来这个项目会承载接近1万人在徐盈路地铁站附近高密度居住


同样是地铁17号线,徐盈路站点的广告位价格却是较高的。边上的在售项目也会或多或少提到这里会有一个综合体广场。而已经交付的小区,仁恒西郊花园入住率已经超过9成,万科商业的开业也将会给周围带来较大的便利……


从此徐泾板块的最后一个短板即将消失,教育、交通、商业、办公……大虹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居住生活板块已经落成


示意图

而这一幕幕的改变,九成是因为来自万科天空之城的开发


很多人定义天空之城是一个大盘,是一个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地铁上盖


这些标签都是对的,但却不是最贴切的,天空之城之所以可能随着项目开发所有人都会越来越兴奋,那是因为很多藏在深层销售不太能说清的细节上


01

关于天空之城的项目很多人都看过了,但是依然值得细看


综合体项目确实会改变一个片区很多,会带来整体的消费升级和改善


但是很多综合体项目在落地的时候都会陷入一种叫“唯我独尊”的规划模式,就是所有的人都进到我这个商业体里面,外面就不要去了,我把盒子做的死死的


这种做法在行业内非常普遍,逻辑也很简单,这是项目自身价值最高的一种做法,将人气尽可能的集中在自己的盒子内


但是天空之城的做法看上去有点突兀,整个项目似乎被无数的路网分割的四分五裂


沙盘示意图

主动脉上我们看到有三条市政道路在项目内部交叉,也看到了地铁出来到项目无缝对接的道路


还看到从项目一头横穿整个项目通往商业内部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足量的毛细管网


沙盘示意图

比如整个天空之城的商业体都是敞开式的,住宅和办公衔接部分都是连通的,互相的步行道路是完全的开放式的


而各种路网的铺设的内核就表达了万科的态度:天空之城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都锁在项目之内,而是希望所有的人可以在区域内更好的流动


什么是TOD,这才是TOD


TOD的内核是围绕着公共交通,可以把这样的城市配套可以用项目开发的形式触及到更多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各种毛细血管,谈何TOD模式开发


TOD除了我们看上去表面的骨架,更多的是骨架背后输出的内涵理念


这是天空之城的不同,在一部分商业项目都在考量着人人为我的时候,万科在为人思绪的投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而这里的人,除了是万科业主,还有更多的是整个徐泾的居民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初天空之城的后续开发,万科在可以优先拿地的前提下依然选择靠近地铁站的C地块


很多人都会顾虑这块地会不会比其他地块有更多的噪音问题,但是在万科的逻辑里围绕着地铁周围开发的项目才更加符合TOD的精神


并且为了更好的践行这样的居住理念,万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沙盘示意图

直接在C地块小区硬生生开辟了一块市政道路



是的,这是一条市政道路,万科打造,但是所有行人都可以经过,目的就是一个:让后方的学校以及其他住宅都可以通过这条路更快的到达地铁站


包括细心的朋友或许可以看到这样的细节,徐盈路地铁站的外观是17号线维度不太一样的,整体的感觉和天空之城的视觉感觉完全的一致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天空之城,对于天空之城他是一个房地产项目,但内核就是城市公共配套的一部分


居民可以因为天空之城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你在周围看到这样的竖向线条你就会知道,去地铁的路快到了


三年时间,万科一直在践行的,恰恰是这样的理念


02

当然你可能也会问,那么对于业主呢,毕竟大家都是花了好几百万买这样的项目,会不会因为项目都对外了之后对小区业主的关注度就不够了


其实你会发现,当你内心有光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胸口就会燃着一团火


项目的几条路网虽然把项目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但是对于业主来说又是完整的独立体,因为万科还为所有业主打住了一个第三维度的空间


大家知道为什么天空之城要叫天空之城么,天空之城存在的渊源是因为项目不仅仅是地铁上盖,这也是车辆段项目,夜间会有地铁在地下停放。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属性,才有可能如今在上海有这么大规模的一整块地


示意图

为了解决地铁噪音以及停放的现实问题,项目必须要做的就是整体抬高,而整体抬高之后在地面上其实打出了两层的竖向层面


项目就像悬浮在18米空中一样的与世隔绝,所以才叫天空之城


这样的抬高虽然是必须要做,但是做完之后也让项目与周围的高架和地面道路保持非常高的上下落差


沙盘示意图

各种噪音和粉尘的影响已经降低到最低限度


万科操盘手开玩笑说,天空之城的1楼应该是最划算的,因为等于是常规的7楼,完全没有采光的问题,外面还有水质非常好的天然水系,然后定价还是比较低的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那架空出来的2层空间,除了必要停车外,就成为归属于业主自己的社交空间和步行体系,这是属于万科业主自己的毛细管网


业主可以在这样独特空间的地下空间内自由穿梭,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这就是我定义的第三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桥


示意图

一些独立的地块通过桥进行连通,连通之后同样进入到这样的第三空间内,整体成为了一个体系


示意图

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说虽然路网看上去把地块分割的七零八碎,但是内核却是非常紧密的一体,正是因为不一样的路网体系


这在很多楼盘内不太关注的元素,如今在天空之城里变成了主轴

示意图

并且对于业主来说,私密性、通达性以及丰富程度一点都没有降低。因为本质上天空之城把这两条体系放在两个维度上去解决了


这是天空之城的本质,一个项目把不同的人散落在各个层面上,殊途同归但各不干扰


03

天空之城正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就是试图让你在这个区域内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


大家注意,我说的是这个区域而不是这个项目


我们仔细看对于用户在天空之城步行的每一个重要截点。从地铁出来,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是商场几点开门,业主都有不同的方式穿过不同的业态到达自己的小区


示意图

再比如说进入社区,万科安放的一个个巨大悬空盒子,这样的盒子成为天然的过渡空间


还有在桥上每隔一段路设置的一个截点,包括围绕着重要截点设置的公开式的广场,不论对外还是对外,天空之城真的很在意你在社区内的心情


所以整个规划逻辑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从人的角度来规划,为你设想了不同种的回家可能,并且尽可能的让你开心。很明显,相比较买了房子能够增值多少,天空之城更加在乎你的心情


所以客户认可天空之城并非没有他的道理,在行业产品供应如此同质化的当下,天空之城拥有非常不一样的价值主张


我们是否有想过,我们想过所有项目都会说着自己到地铁多少距离会多少方便,但是又有几个项目会去规划你去地铁这条路上的心情呢

所以天空之城提出了时间的概念


不论在室内还是在社区还是从天空之城到外部的什么地方,项目都尽可能的让你的每一分钟都不会枯燥都物有所值


各位在二手房市场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区的抛盘率极低,都说业主不舍得卖,其实内核就是住过了之后看到了这些项目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所谓的与众不同就是肉身感受到规划对于他们自己带来的切身影响,天空之城本质上就是这么一个项目


全国各地今年新崛起不少tod项目,也有不少打着天空之城名号的项目,但是能看透时间这个维度因素的,确实不多。这样的逻辑渗透在项目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从而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的画面


正是因为这样的驱动,约2000+业主愿意用脚投票的核心原因


上海的天空之城是第一个,目前来看也还是唯一的一个


04

明年,天空之城将迎来他第四期的地块,也是内核最核心的一块地,我不想探讨什么这是不是区域内最好的一个位置以及会不会出什么样的楼王产品

示意图

现在我想说的是,这种场景营造全部应用到了4期。不仅仅是因为距离各种配套最近的,同样也是因为这天然架空抬高的区域,所以一切都是加配版的


去到所有的配套距离是最居中的,路网是最丰富的,整体采光视野是最好的,也是最为完全最为独立的


某种程度上最能够代表着天空之城的产品精神


另外经过3年的开发周期,对于用户归家动线这件事一直在迭代一直在升级一直在努力埋一些细节点让用户回家这一路的心情可以更好


示意图

这个商业内的巨幕穹顶,不只是商业的一部分,只是通往四期的室内步行走廊,后面衔接的就是城市客厅,再后面是四期的第三空间


然后四期的住宅和商业、办公、综合体完全的打开完全的畅通。而下面的底盘成为专属四期业主的归家动线


整个归家路线已经被研发到了极致,让所有业主回家都有各自心情,但一定是愉悦心情

示意图

天空之城,因此而最终升空


除此之外,四期还承载了天空之城所有的神户型以及所有的改善类面积段,在所有人都做90平米小三房的时候,天空之城的120平米的三房产品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再加上外部的水系环绕以及植被铺设,很快整个天空之城即将全面交付,整个项目都在兑现着当初的诺言,兑现着之所以能够叫自己天空之城的原因


另外,项目周边的一些变化依然令人欣慰,地块最南边由政府规划的菜场即将代建,现在的售楼处,当初被评选为最美售楼处的地方,后面政府将自己接手规划为幼儿园,相信也会是最美幼儿园


还有南向的市政绿化,未来也会是一个城市活力公园……


天空之城正在用三年的时间,一点点把区域变好,而当一个项目向好的时候,周围的一些都因为这样的气场在慢慢变好


05

写到这里文章差不多可以收尾了,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细节


示意图

就是这个桥。我看到的时候觉得很奇怪,桥收尾的地方怎么这么怪,直接转角下来不就好了么,上面怎么还突出这么一块


万科的操盘手就和我说了一句话:未来对面地块的开发商如果也想快点到地铁,也可以直接把桥接上就可以到地铁站了(如规划部门允许的情况下)


万科就是这样,总是会想太多


以上为正文,来自卢俊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本平台针对万科·天空之城项目的了解进行的介绍,仅供参考,购房前请自行了解项目实际详情。

本文对项目周边实际情况的介绍,以政府实际规划为准。教育设施与社区间的招生对应关系由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纯私立教育设施除外),与两者间物理距离无直接关系;依据主管部门公示,社区附近的教育设施,可能不对本社区招生;

即使社区与教育设施存在有效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该社区人员可无条件就读该教育设施;教育设施就读通常需要就读人满足特定条件,如就读人与社区业主的法律关系、该套房产就读指标使用时间间隔与频率等。代建菜场正在规划中/即将进行建设,具体建设进度、使用时间以政府批复以及实际建设为准,本文中所介绍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排除实际调整的可能。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