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 (下):选情及对华影响

匿名 2020-11-20 12:23 阅读 2000+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罗志恒 梁颖

导读

上篇介绍了美国大选制度流程和本次大选主要参选人的竞选主张,本文为下篇,将介绍各参选人支持率情况及大选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

支持率方面,共和党内特朗普一枝独秀,其他参选人基本没有替代特朗普的可能。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及共和党人普遍不认同众议院民主党人出具的弹劾调查结果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党内支持率在多个民调中保持在80%以上,远超其他三位候选人,10月中旬以来大部分民调网站甚至已经停止共和党内民意调查。美国政客、企业家、精英阶层和蓝领阶层对特朗普的看法分化,特朗普的党内支持者主要为偏老龄群体、农村群体、低收入群体、偏保守人群和学历偏低人群,包括铁锈州制造业失业工人和农民等。根据11月中旬Morning Consult数据,偏老龄群体、农村群体、低收入群体、偏保守人群和学历偏低的共和党人群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往往更高,分别为86%、86%、86%、96%和88%。出于节约资金和避免在任总统在初选中暴露缺点的考虑,部分州已经取消党内初选以表示对特朗普连任的支持,因此共和党内基本不存在威胁特朗普连任的参选人。

民主党内部竞争激烈,截至12月17日拜登(27.8%)、桑德斯(19.3%)、沃伦(15.2%)、布蒂吉格(8.3%)和彭博(5.0%)的整体支持率分列前五。从较早开展初选的州的民调情况看,布蒂吉格和桑德斯为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民调前二。随着电视辩论门槛的不断提高和尾部候选人的陆续退出,叠加民主党党代表大会投票制度改革,民主党内选票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彭博于11月25日正式宣布参选,但在短期内打破竞争对手积累数月的宣传优势并从初选中胜出的可能性较低。在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两个较早初选的州,布蒂吉格和桑德斯位列民调前二,RCP最新民调数据显示,9月末以来布蒂吉格在爱荷华州民调第一,支持率平均值从7.5%上升至22.0%;在新罕布什尔州民调第二,支持率平均值从7.0%上升到17.7%。随着电视辩论对支持率和捐款人数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英斯利、吉利布兰德、白思豪、奥罗克和哈里斯等候选人先后退出,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已缩减至15名,民主党内选票将进一步向头部候选人集中。此外,2020年起民主党超级代表(约占往届党代表大会15%票数)不再参与党代表大会首轮投票,将显著减少民主党内总统提名候选人票选环节的不确定性、促进选票的进一步集中。

当前,特朗普支持率在全国性民调中不敌民主党拜登、沃伦、桑德斯、布蒂吉格和彭博任意一人,在2016年大选中占优的摇摆州和倒向州(爱荷华州除外)的支持率也低于拜登,民主党获胜几率较大。从各参选人募集竞选资金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独占共和党鳌头,且远超民主党各候选人,但民主党整体募得资金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19年9月末,2020年大选所有总统参选人共募得6.5亿美元。其中特朗普募得1.65亿美元,占所有参选人总额的39.9%,占本党募得总额的93.1%;民主党参选人共募得4.76亿美元,桑德斯、沃伦和拜登分别募得0.75、0.60和0.38亿美元,分别占本党总额的15.7%、12.7%和7.9%。截至12月17日Emerson、IBD/TIPP和FOX News等全国性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在与拜登、与沃伦、与桑德斯、与布蒂吉格以及与彭博的大选模拟投票中均处于劣势。选举人团制度下,摇摆州和倒向州(2016年大选中倒向共和党的民主党铁票仓)是获胜的关键。民调的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和选举人团制度使民调、普选领先者不一定成功当选,历史上曾发生5次类似事件,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依靠摇摆州和倒向州的获胜当选总统。从摇摆州和倒向州来看,其自上任以来支持率大幅下降,且在除爱荷华州外的州中支持率普遍低于拜登,若失去这几个州的选举人票,特朗普将落选。

美国大选选情及结局仍受制于弹劾结果,但由于两党在对华遏制态度上已达成广泛共识,无论是特朗普连任、彭斯继任后当选或是民主党三强上台,均不会改变美对华强硬态度,即便彭博当选也或将改变以往对华友好态度。若弹劾失败或僵持,特朗普或将名誉受损、支持率下降,民主党或被冠以“政治迫害”名声。若弹劾成功,民主党参选人竞争对手切换至彭斯,其原先通过批判特朗普执政主张而累积的竞选优势或需重新建立,增加大选选情的不确定性。但当前两党对华遏制已达成共识,无论是特朗普、彭斯还是民主党前三强候选人拜登、桑德斯和沃伦对华态度均偏鹰,大选后对华强硬态度或仍将延续。极端鹰派彭斯曾多次对中国南海、“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提出质疑,由于其并不赞成贸易壁垒和随意加征关税,若其接任总统则其对华批评将从贸易层面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中美贸易摩擦将从关税打击转向意识形态对抗等非关税手段。拜登六月以来对中国态度逐步强硬,计划通过多边外交联合盟国打击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沃伦赞同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认为中国将经济“武器化”,提出要基于整体社会利益彻底重构美国贸易政策,中美达成协议需满足人权、劳工权利等各种附加条件。而桑德斯对华态度则更为激进,竞选之初就呼吁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认为目前中美贸易关系不利于美国的就业增长和财富平等,计划通过修改贸易政策来赢得这场竞争。彭博因与中国有密切商业往来,对华态度一直较为友好,但从其为了提高竞选成功率而三次改换党派的行事风格看,若其当选也或将更改对华友好态度。

目录

1 美国大选流程与选举制度

1.1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

1.2 美国总统选举流程

1.3 本次大选接下来的四个重要时点

2 当前主要参选人的竞选主张

2.1 共和党v.s.民主党:两党政治极化

2.2 民主党内部:激进派和温和派阵营分立

3 当前主要参选人的支持率情况

3.1 共和党内部:中美贸易谈判向前推进,弹劾调查未有较大进展,特朗普一枝独秀

3.2 民主党内部:竞争激烈,拜登、桑德斯、沃伦、布蒂吉格和彭博分列前五

3.3 共和党v.s.民主党:特朗普整体支持率不敌民主党前五,但在摇摆州和倒向州情况与其他候选人差距相对较小

3.3.1 历史上:民调、普选领先不一定成功当选,争夺摇摆州选举人票至关重要

3.3.2 现状:特朗普整体支持率低于民主党五人,但在摇摆州和可能倒向州则不然

4 总结:大选结局不会改变美国对华的遏制现状

4.1 大选选情受制于弹劾,弹劾大概率失败或僵持

4.2 特朗普连任、彭斯继任后当选或是民主党三强上台,均不会改变美对华遏制局面

正文

3 当前主要参选人的支持率情况

3.1 共和党内部:中美贸易谈判向前推进,弹劾调查未有较大进展,特朗普一枝独秀

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共和党人不认可众议院民主党人出具的弹劾调查结果的背景下,共和党内部特朗普支持率继续高企,其他参选人基本没有替代特朗普的可能。第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特朗普施政顺利,有助于其支持者恢复信心;第二,共和党人不认可众议院民主党人出具的弹劾调查结果,受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弹劾总统的决议的可能性很低,根据12月17日Real Clear Politics民调数据,84.3%的民主党人支持弹劾,88.3%的共和党人反对弹劾;第三,根据多个民调网站结果,特朗普在党内支持率保持在80%以上,远超其他三位候选人,10月中旬以来大部分民调网站甚至已经停止共和党内民意调查;第四,出于节约资金和避免在任总统在初选中暴露缺点的考虑,在缺乏其他有力参选人的情况下,南卡罗来纳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堪萨斯州等州已经取消党内初选以表示对特朗普连任的支持。综上,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基本不存在对其连任构成威胁的参选人,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在于民主党。

美国政客、企业家、精英阶层和蓝领阶层对特朗普的看法存在分化,其党内支持者主要为偏老龄群体、农村群体、低收入群体、偏保守人群和学历偏低人群,包括铁锈州制造业失业工人和农民等。特朗普在政界受到共和党党员的高度认可,受到民主党党员的猛烈抨击。商界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希望美国政府敦促中国改进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产业政策等公平竞争政策,普遍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夏尊恩表示,特朗普或许有权命令美国企业离开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样做将会让他付出政治代价。其中,受益于全球化的美国金融和科技企业反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有诉求,希望中国扩大金融开放,但反对特朗普通过关税解决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资本市场动荡;制造业相对而言受益于国内减税和对外加征关税,但是国内劳动力成本偏高、加征关税导致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对冲了其受益程度;农业、能源等部门因加征关税受到实际损害而反对声音较高。精英阶层因特朗普否定奥巴马时期的重大成果而对特朗普较为抵触。铁锈州的传统失业工人和蓝领阶层,支持特朗普对华强硬、向世界各国索要利益的行为,认为特朗普能让美国更富有,让本国人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根据11月中旬Morning Consult数据,偏老龄群体、农村群体、低收入群体、偏保守人群和学历偏低的共和党人群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往往更高,分别为86%、86%、86%、96%和88%。

3.2 民主党内部:竞争激烈,拜登、桑德斯、沃伦、布蒂吉格和彭博分列前五

民主党内部竞争较为激烈,拜登、桑德斯和沃伦的支持率仍稳定在前三,布蒂吉格支持率位居第四,新参选的布隆伯格(彭博)跃居第五。综合各民调网站最新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12月17日,拜登、桑德斯和沃伦稳定在党内前三,支持率平均值分别为27.8%、19.3%和15.2%;布蒂吉格和11月25日正式参选的彭博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布蒂吉格支持率平均值从9月中旬的6.2%上升至8.3%,彭博支持率平均值为5.0%,仍未有参选人的党内支持率达到50%以上。尽管彭博拥有庞大的竞选资金,但其曾先后登记为共和党和独立人士的复杂政党背景以及距离初选日临近,其在短期内打破竞争对手积累数月的宣传优势并从初选中胜出的可能性较低。

随着电视辩论门槛的不断提高和尾部参选人的陆续退出,叠加民主党党代表大会超级代表投票制度改革,民主党内选票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经过6次电视辩论,英斯利、吉利布兰德、白思豪、奥罗克和哈里斯等参选人先后退出竞选,民主党竞选阵营进一步缩小至15人。民主党初选电视辩论门槛不断提高,11月民主党第五轮初选电视辩论门槛为:1)在民主党委员会认可的四次全国民调中获得3%支持率,或在两个初选较早的州民调中获得5%的支持率;2)拥有至少16.5万独立捐款人,获得参辩资格的参选人缩减至10名。而12月的第六轮电视辩论则升级为:1)在四次全美民调中获得4%的支持率或在两场早期州民调中获得6%的支持率;2)拥有20万独立捐款人,仅有拜登、布蒂吉格、克洛布彻、桑德斯、沃伦、斯泰尔和杨安泽等7位候选人符合此条件。此趋势下,民主党内选票将进一步向头部候选人集中。此外,民主党原初选制度规定,承诺代表(按照其所在州初选或党团会议结果投票,票数约占85%)和超级代表(约700人,为民主党州长、国会成员、现任和往届美国总统、副总统等,按照自己意愿投票,票数约占15%)同时进行投票。而2020年起,民主党超级代表将不能参与党代表大会首轮投票,只有当第一轮投票未有候选人获得50%以上票数时,才能参与第二轮投票,由于自1970年起每届民主党党代表大会均在首轮投票中决出胜负,因此超级代表对民主党初选结果影响力显著减弱,将显著减少民主党内选票的不确定性,促进选票进一步集中。

从初选较早的州的情况看,布蒂吉格和桑德斯为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民调前二。爱荷华州作为最早以党团会议方式进行初选的州,新罕布什尔州作为最早以直接投票形式进行初选的州,其选举人票数占整体比重很小,但对占据优势的参选人的广告效应不容小觑,在这两个州中竞选失利的参选人往往在后续其他州的初选中无法得到较多关注,从而被逐步淘汰。根据12月17日RCP民调数据,从爱荷华州来看,拜登支持率平均值从9月末的28.5%大幅下滑至18.8%;与拜登同为温和派的布蒂吉格因吸收大量原拜登支持者而跃居民调首位,支持率从9月末的7.5%上升至22.0%。从新罕布什尔州来看,桑德斯位居民调首位,支持率平均值为19.0%;布蒂吉格名列第二,支持率平均值从9月末的7.0%上升至17.7%。

3.3 共和党v.s.民主党:特朗普整体支持率不敌民主党前五,但在摇摆州和倒向州情况与其他候选人差距相对较小

3.3.1 历史上:民调、普选领先不一定成功当选,争夺摇摆州选举人票至关重要

一方面,民调样本和大选实际投票群体的年龄、种族等结构性差异可能导致民调预测结果出错。民调均实行抽样调查,主要依托电话和网络等渠道采集数据,然而信息化调查渠道可能导致样本人群和大选时实际投票人群偏离,年轻群体使用网络频率和占网民比例更高,通过网络进行的民意调查受年轻群体主导,然而实际大选投票时中老年选民注册为选民和参与投票的比例更高、对选举结果影响力更大。如2016年大选中,55-64岁和65-74岁年龄阶层的投票率分别为64.2%和70.1%,显著高于18-24岁(39.4)和25-34岁(46.4%)年龄阶层,结合人口占比数据45岁及以上年龄阶层影响61.5%的选票。除年龄外,不同种族的投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民调样本与大选投票实际人群的结构性差异可能导致民调结果与大选结果不符。

另一方面,选举人团制度使得在普选领先的总统候选人不一定能成功当选总统。历史上,共发生5次候选人在民调以及普选中支持率更高,但最终因选举人团投票制度落选总统的事件,分别为安德鲁·约翰逊输给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塞缪尔·提尔顿普输给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普、格罗弗克利夫兰输给第23任总统本杰明·哈里森普、阿尔·戈尔输给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希拉里·克林顿输给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16年大选,民主党希拉里普选得票为史上第三多,超出共和党特朗普280万票,票差率2.1%远高于2000年戈尔与布什的0.5%,但仍以232选举人票落败于特朗普(306票)。

选举人团制度下,摇摆州和倒向州(2016年大选中倒向共和党的民主党铁票仓)是获胜的关键。特朗普2016年大选所赢得的306张选举人票中,46票来自于民主党曾经的铁票仓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和亚利桑那州,64票来自于摇摆州俄亥俄、印第安纳、爱荷华和佛罗里达。在选举人团制度背景下,摇摆州和可能倒向州(尤其是人口大州)的选举人票争夺至关重要。在2016年大选中,若特朗普少获得37选举人票,则无法当选;而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佛罗里达和威斯康星州,特朗普共计获得75张选举人票,均是以1%-2%的微弱普选票数获胜,足以证明摇摆州和可能倒向州的重要地位。

3.3.2 现状:特朗普整体支持率低于民主党五人,但在摇摆州和可能倒向州则不然

从各参选人募集竞选资金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独占共和党鳌头,且远超民主党各候选人,但民主党整体募得资金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19年9月末,2020年大选所有总统参选人共募得6.5亿美元。其中特朗普募得1.65亿美元,占所有参选人总额的39.9%,占本党募得总额的93.1%;民主党参选人共募得4.76亿美元,桑德斯、沃伦和拜登分别募得0.75、0.60和0.38亿美元,分别占本党总额的15.7%、12.7%和7.9%。对比6月数据,民主党募得金额占总金额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汤姆·斯泰尔募集金额排名显著上升。第三党派如自由党、绿党、公民党等虽也有报名人士,但由于其选民基数低、募得竞选资金少、公众曝光度低,对大选难以产生影响。

在党内获得压倒性胜利的特朗普,支持率不敌民主党拜登、沃伦、桑德斯、布蒂吉格和彭博任意一人,但9月以来特朗普与民主党参选人的支持率差距在不断缩小。截至12月17日Emerson、IBD/TIPP和FOX News等绝大部分全国性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在与拜登、与沃伦、与桑德斯、与布蒂吉格以及与彭博的大选模拟投票中均处于劣势。但对比9月中旬的民调数据,特朗普与拜登、与桑德斯以及与沃伦的支持率差距在不断缩小。根据IBD/TIPP民调结果,特朗普与拜登的支持率差距从9月中旬的12个百分点下降至12月中旬的5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占优的摇摆州和倒向州上任以来净支持率均大幅下降,且普遍低于拜登(除爱荷华州外)。根据2017年1月-2019年11月Morning Consult民调数据,特朗普上任以来,其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亚利桑那、俄亥俄等摇摆州和倒向州的净支持率均下降18个百分点以上。且根据2019年12月RCP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亚利桑那州、俄亥俄、爱荷华和佛罗里达州等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占优的摇摆州和倒向州的民调数据,除爱荷华州外,特朗普的支持率普遍低于拜登,若截至大选特朗普仍无法扳回在摇摆州和倒向州中的劣势,特朗普将因失去这部分选举人票而落选。

4 总结:大选结局不会改变美国对华的遏制现状

4.1 大选选情受制于弹劾,弹劾大概率失败或僵持

由于参议院被共和党控制,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弹劾将大概率失败,在此期间特朗普可能将更专注内政、提振经济,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处于阶段性缓和时期。美国当前经济放缓态势一方面源于美国当前总体处于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共振向下阶段,美联储降息对房地产提振有限,另一方面源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美国出口、投资带来负面冲击,加速美国经济下行。若民主党弹劾特朗普失败或僵持,承受两党斗争压力的特朗普在此期间,为保全自身,一方面将更有动力提振经济、或进一步施压美联储降息,另一方面将以更积极姿态促成中美达成贸易协定。截至12月13日,中美已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中方的最核心诉求即取消全部已加征关税仍未被满足,而这一诉求与美国鹰派立场和特朗普竞选纲领相违背,特朗普出于选票考虑完全同意这一诉求的可能性较小,出于避免美国经济下滑的目的又不宜升级中美贸易摩擦,因此短期内避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恶化对其有利。

若弹劾失败或僵持,或仍将导致特朗普名誉受损、支持率下降,民主党或被冠以“政治迫害”的名声。近期特朗普支持率有所回升,主要原因在于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降低了脱钩风险,符合美国农民、跨国企业、部分政客等群体的利益。从历史经验来看,自克林顿1998年底遭弹劾,其支持率便从67.4%的任期高点开始下滑。尽管参议院于1999年2月否决弹劾议案,但美国选民对克林顿道德品质提出质疑,其支持率一度下行至54.6%,较弹劾前下降12.8个百分点。尽管当前参议院被共和党控制,且弹劾调查结果不受共和党人认可,弹劾大概率失败或僵持,但“电话门”和前期“通俄门”等一系列事件的叠加或仍导致其名誉受损,摇摆派选民或将转投民主党。民主党方面,若最终弹劾失败,则特朗普将有动力进一步将弹劾包装为政治迫害为自己“洗白”,民主党前期通过批判特朗普而积累的竞选优势将受损。

若小概率事件发生,民主党成功弹劾特朗普,则民主党候选人竞争对手切换至彭斯,原先对阵共和党的优势或需重新建立,增加大选选情的不确定性。尽管我们认为对特朗普的弹劾大概率失败,但无法排除参议院倒戈的可能性,若弹劾成功,副总统彭斯作为第一顺位继任人,将代替特朗普完成余下任期。若彭斯继任总统,相较于现共和党内支持率不到5%的其他三位总统参选人,彭斯大概率成为共和党2020年大选的总统提名候选人。当前民主党候选人三强拜登、桑德斯和沃伦通过批判特朗普累积的优势明显,但竞争对手换至彭斯后,原先专注于打击特朗普的竞选手段失效,大选选情走向更大不确定性。

4.2 特朗普连任、彭斯继任后当选或是民主党三强上台,均不会改变美对华遏制局面

美国两党对华遏制已达成共识,无论是特朗普连任、彭斯继任后当选或是民主党三强上台,均不会改变这一局面。当前两党对华遏制已达成共识。共和党方面,若民主党弹劾特朗普失败,且特朗普成功连任,其将在贸易、科技、金融、地缘政治和国际舆论领域延续以往对华的全方位遏制政策。若弹劾成功,彭斯继任,其作为极端鹰派人员,曾多次对中国南海、“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提出质疑,同时彭斯作为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并不赞成贸易壁垒和随意加征关税,因此若其接任总统,其对印度、墨西哥等国加征的关税可能会部分取消、缩小贸易摩擦范围,但对华批评将从贸易层面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中美贸易摩擦将从关税打击转向意识形态对抗等非关税手段,彭斯或将进一步施压中国,要求中方遵守多项不合理、不公平、高标准的贸易条款,贸易协定或难以达成。

民主党方面尽管拜登反对贸易关税、认为损害农民和工人利益,但自六月以来其对中国态度逐步强硬,目前是对华理性鹰派,认为美国“正在与中国竞争”、“需要对中国强硬”,计划通过多边外交联合盟国打击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沃伦认为美国贸易政策长期被企业和金融利益左右、侵害中产阶级利益,赞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提出要基于整体社会利益彻底重构美国贸易政策,中美达成协议需满足人权、劳工权利等各种附加条件而桑德斯对华态度则更为激进,竞选之初就呼吁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认为目前中美贸易关系不利于美国的就业增长和财富平等,计划通过修改贸易政策来赢得这场竞争。即使是历来因与中国有密切商业往来而对华态度一直较为友好的彭博,从其为了提高竞选成功率而三次改换党派的作风来看,若其当选也或将更改对华态度。

恒大研究院“中美贸易战”系列研究:

47、《美国总统大选(上) :各参选人主张》,2019年12月25日

46、《弹劾特朗普:进展、影响及展望》,2019年12月21日

45、《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2019年12月14日

44、《中美贸易摩擦暂缓:原因、影响及展望》,2019年10月12日

43、《弹劾特朗普:原因、影响及展望》,2019年9月27日

42、《中美大博弈:终极猜想》,2019年9月26日

41、《客观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的影响》,2019年7月18日

40、《华美科技战:本质、影响与极限生存前景》,2019年7月4日

39、《美对华金融战的情景分析、工具手段及应对》,2019年7月1日

38、《美国行为的根源:权力的游戏》,2019年6月19日

37、《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决战新一代信息技术》,2019年5月23日

36、《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2019年5月21日

35、《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本质、影响、应对与展望》,2019年5月20日

34、《日美贸易战:美国如何赢得经济争霸?》,2019年5月18日

33、《日美贸易战:日本为什么金融战败?》,2019年5月17日

32、《构建中美自贸区(下):规则、方案、影响与建议》,2019年5月12日

31、《构建中美自贸区(上):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2019年5月10日

30、《中美对外开放程度对比(下):资本兑换、知识产权、内容审查、移民政策》,2019年1月15日

29、《中美对外开放程度对比(上):关税水平、通关便利、自贸协定、市场准入》,2019年1月14日

28、《中美贸易战暂时缓和:本质、应对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12月2日

27、《美国中期选举:两党分治,掣肘内政,对华政策仍强硬》,2018年11月8日

26、《中美实力对比: 科技、 教育、营商、民生》,2018年10月14日

25、《中美经济实力对比》,2018年10月11日

24、《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本质、应对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10月5日

23、《中美汇率战:历史、现状与前景》,2018年9月9日

22、《全面客观评估美国对华《301报告》》,2018年9月7日

21、《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深层次思考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8月19日

20、《日美贸易战启示录:经济争霸》,2018年7月22日

19、《中美贸易战的大辩论:双方观点与客观评价》,2018年7月12日

18、《中美贸易战打响第一枪:深层次思考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7月6日

17、《大萧条贸易战启示录》,2018年6月26日

16、《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深层次思考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6月17日

15、《来自历次中美贸易战的启示》,2018年6月15日

14、《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与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及未来 ——中美贸易战系列研究》,2018年6月10日

13、《对中美贸易战的几个基本认识和判断》,2018年6月5日

12、《中国对外开放的进展评估与变革展望——中美贸易战系列研究》,2018年5月29日

11、《中美贸易战:深层次背景、美方真实意图和未来沙盘推演》,2018年5月23日

10、《中美联合声明:达成共识,守住底线,寻求共赢,避免最坏情形》,2018年5月20日

9、《中美还有哪些牌可以打?》,2018年4月7日

8、《中美强硬试探对方底牌:沙盘推演未来战况及影响》,2018年4月5日

7、《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给特朗普上一堂贸易常识课》,2018年4月1日

6、《中美贸易战:美国怎么想,我们怎么办?》,2018年3月27日

5、《中美贸易战:原因、影响、展望及应对》,2018年3月24日

4、《特朗普税改:主要内容、影响、全球减税竞争与中国税改》,2018年2月11日

3、《特朗普政策效果展望》,2017年1月20日

2、《特朗普逆袭:这是“沉默大多数”对精英主义的胜利——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传递出的时代信号》,2016年11月10日

1、《如果希拉里or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政策分歧及影响 》,2016年11月2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