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优才 助力一流城市建设

南方日报 2020-10-15 14:44 阅读 1000+

    “惠州拟引进73名高端人才,年薪最高80万!”近日,一则消息让去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并拿到硕士学位的刘敏怦然心动。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工作的她,从这则消息里看到的不仅是薪酬待遇,还有职业前景。

    10月12日,惠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0年惠州市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公告》(下称《高层次人才公告》),将引进53名优秀人才到市直事业单位,作为惠州党政机关储备人才;同时发布《2020年惠州市政府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招聘公告》(下称《政府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招聘公告》),招聘相关职位的2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

    这一面向全国招智引才行动,是惠州实施“‘惠’聚优才行动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南方日报记者 叶石界

    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

    两则公告广撒“英雄帖”,招募对象瞄准的是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

    其中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象为2018至2021年毕业于全球排名前100名高校、“双一流”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引进后安排在市直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惠州市政府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的招聘对象为国内产业发达地区的机关事业、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单位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薪酬待遇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此,惠州在这两则公告中明确了相关标准。

    具体来说,聘期内,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享受聘用职级对应的工资标准,年底奖励性绩效均按高一层级对应标准核定总量。而政府高级雇员在聘任期间实行协议年薪制,由市属国企签订合同并支付薪酬,年薪为50万-80万元。获聘的国企高级职员中层副职薪酬为25万-35万,中层正职为30万-40万,入职后可按企业正常工资增长机制适度调薪。

    “对于高端人才来说,除了看重高薪之外,更看重职业前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孙海法说。

    《高层次人才公告》提出,考核合格的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表现优秀的作为调任公务员重点培养对象,符合条件时择优调任到党政机关工作。其中,博士研究生聘至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七级职员),列入副处级领导干部储备;硕士研究生聘至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八级职员),列入机关内设机构正职储备,也可视工作需要在事业单位提拔至高一层级领导岗位(七级职员)。

    《政府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招聘公告》则显示,市政府高级雇员聘期满后,可由本人提出定向考录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申请,录用后可参照执行惠州党政储备人才的聘用政策,并享受相关职级、待遇。这意味着经过合规程序后,相关人员打通了进入编制内职级序列的通道。

    而试用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国企高级职员,则可以走上企业的管理层甚至领导班子岗位。

    “跟发达城市相比,这些岗位的薪酬待遇未必算高,但是为人才提供的上升空间还是颇有吸引力的。”刘敏说。

    惠州在此次人才引进计划中,还在安居保障和生活补助方面明确了优惠条件。

    其中在居住方面,引进的博士可申请入住一套约75平方米的人才周转房,自行租赁房屋的可申请领取租赁补贴每月1200元;硕士可申请领取租赁补贴每月1000元。聘期内人才(包括其配偶)在惠购买房产前均可继续居住或申领补贴。而生活补助方面,具有博士后经历、博士学历的,每月分别享受1500元、1000元补助;具有博士后经历、博士学历或正高职称的人才落户惠州后,分别可享受一次性5万、3万、3万元住房补助。

    为大项目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才是最核心的推动因素。惠州当前正在以大平台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更需要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端人才支撑。”孙海法表示。

    今年以来,惠州经济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逆势上扬,重大项目爆发式频频落地。

    《政府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招聘公告》招揽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进更多人才力量推进中韩(惠州)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该公告显示,埃克森美孚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中韩(惠州)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等计划招聘政府高级雇员10名;惠州市水务集团、交通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计划招聘国企高级职员10名。

    实际上,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通过实施“梧桐引凤工程”“天鹅惠聚工程”“海外人才工程”“博士惠聚工程”“双创平台工程”等专项工程,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在此聚集。

    除了落实省以上各项优惠政策之外,惠州还有不少颇具含金量的“自选动作”,比如对被列入国家、省“领军人才”的海外和留学人才,在国家、省财政给予的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市财政一次性给予8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市财政为每个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提供5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专项资助等。

    在系列优惠政策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吸引下,大量高端人才“孔雀东南飞”,集聚在惠州这块热土,凝聚成高质量发展的一支关键力量。来自惠州市委组织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惠州市全市专技人才总量15.68万人,博士856人,硕士超过12600人,高级职称技术人才9800人。

    惠州当前的发展态势,也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各项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抢占人才高地,全力推动人才、项目、企业等多要素相互融合,加速惠州建设一流城市的步伐,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观察眼

    营造更好的人才生态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不断升级、城市群加速发展,人才争夺呈现明显的升温态势。而在大湾区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发展水平、潜力、环境不同,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不一样。对于惠州来说,如何消减周边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高端人才扎根本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从各地吸引人才的做法来看,不外乎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一方面,要敢于下重本提高待遇,完善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措施,增强政策吸引力;另一方面,站在人才发展角度,更要为他们提供能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除了创新奖励、融资优惠等举措之外,尤其要大胆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机制的局限,为落户人才打开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

    比如近日惠州出台的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中,改进编制和岗位管理方式,在市县编制总量内建立编制“周转池”统筹用于引进高素质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做法,就值得点赞。

    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惠州的生态优越、环境宜居是一个独特优势,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可低估。惠州也可以借此激发“雷尼尔效应”(即留住人才不仅在于薪酬待遇,也在于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吸引高端人才进驻的“磁场”。

    以丰厚的待遇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以产业集聚筑牢人才发挥才能的载体,以宜居环境增强人才的舒适度——惠州有条件也应该为高端人才营造更好的生态圈、提高人才的“幸福指数”,使其成为建设一流城市最具活力的建设方阵。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