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大湾区,这5个城市将如何谋划与深圳协同创新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0-08-28 10:21 阅读 1000+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的城市,如今正迈向全球标杆城市。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当下,同在大湾区城市群框架下的珠海、佛山、中山、江门、肇庆将如何抢抓“双区”发展机遇、承接资源外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深圳在城市发展、交通、产业以及科创等方面的合作?南都记者近日采访了这5个城市的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

  【珠海】 将谋划深珠合作示范区, 携手推进伶仃洋通道规划

  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珠海与深圳合作由来已久。当前,珠海和深圳有哪些项目正在推进,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呢?珠海市大湾区办副主任黄远鸿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

  在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深珠合作前景光明

  南都:在加速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今天,如何描述珠海和深圳的关系?

  黄远鸿:珠海、深圳同为国家第一批经济特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同、经济相融,在广泛交流、密切合作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赋予珠海和深圳深化与港澳合作,联合推动大湾区极点建设的新使命。同时,珠海横琴与深圳前海同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支撑平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服务港澳等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今年珠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姚奕生市长提出,将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可以预见,在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深珠合作前景十分光明。

  将携手深圳推进伶仃洋通道规划

  南都:协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促进交通互联互通。目前珠海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的交通(规划),还有什么期待和诉求吗?

  黄远鸿:珠海将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重点围绕构建内联外通、紧密衔接、高效通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快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我们将携手深圳推进伶仃洋通道规划,加快推动深中通道珠海连接线交通路网建设,加快与珠江口东岸联通。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佛山】 期待在科创、金融合作上擦出新火花

  “深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两者之间合作空间很大,也为未来佛山承接核心城市的外溢带来很好的基础和条件。”8月21日,佛山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杨中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说道。

  可以探索建设“人才飞地”

  南都:在加速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今天,佛山和深圳希望形成一种怎样的合作交流关系呢?

  杨中:我们希望能够与深圳形成三个层面的交流合作。一是,我们抱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向深圳学习。深圳正在打造先行示范区,在很多行业、领域都领先佛山很多,我们希望学习借鉴深圳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并且复制、衔接到佛山来。希望深圳“老大哥”能给我们更多支持。

  二是希望能够与深圳形成很好的合作共赢关系。尤其是佛山产业和深圳科创如何有效衔接,我们彼此能够找准切入点和供需关系,实现共赢。比如,佛山龙头企业主动对接深圳,吸引和汇聚高端人才、高端项目。在人才方面,可以探索建设“人才飞地”。同时,佛山的产业空间载体也可以承载深圳的孵化企业、中小企业进行成果转换,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推动城市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三是,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只要是深圳所需,佛山所能,我们就全力配合。

  南都:协同发展第一步就是促进交通互联互通。目前佛山与深圳在交通上有什么规划?

  杨中:在区位上,佛山与深圳还没有“背靠背”、“面对面”的关系,中间隔着一条江,但是我们的空间距离还是很近的。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从海、陆、空三方面推进与深圳的无缝对接。

  陆路交通包括研究新增高速公路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深中通道正在建设,马上就要开通,佛山正在谋划7条高速公路通道。其中,佛中高速对接中山西部外环高速,实现与深中通道的快速对接。这些新增通道将有效完善我市与珠江东岸城市的对接,加强与深圳的交通联系。不久将来,我们与珠江东岸就是一条桥、一个站的距离了。此外,还有深南高铁会经过佛山,实现佛山中心城区到深圳中心城区的通达。

  在航空方面,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借鉴深圳在机场建设、运营经验,加强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协同,共同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在海路方面,目前,顺德港跟香港、深圳都开通了航线。随着人流物流的频繁流动,我们会对顺德港进行提升。同时也会推动更多内陆港口与深圳港口展开更多合作。

  推动“佛山制造+深圳生产性服务”

  南都:在产业协同方面,错位发展是大家的共识。那么,目前佛山与深圳的产业规划和对接中,有什么计划?

  杨中:深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两者之间合作空间很大,也为未来佛山承接核心城市的外溢带来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当前佛山积极对接深圳资源,承接产业外溢,但是由于两地受交通等因素影响,经济联系紧密度还要进一步提高。结合我们各自的优势和需求,佛山期待未来能从3个方面进行谋划。

  一是推动“佛山产业+深圳科创”。佛山制造业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深圳科创在全国和全球也有一定地位,未来我们可以在人才、资金等方面推动两地之间在产业、科技之间的合作。

  二是推动“佛山制造+深圳生产性服务”。佛山服务业占比相对比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跟广州、深圳对比,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未来,我们希望深圳在工业设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方面,为佛山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帮助。一方面,减低我们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同时也能培育壮大深圳的服务业,实现双赢。

  三是推动“佛山实体经济+深圳金融资源”。深圳靠近香港,金融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而佛山的实体经济正需要金融支持。因此,期待深圳的金融资源能够支持佛山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佛山也能助力深圳金融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壮大。

  除了这三个层面,我们还希望能在民生服务方面有更多的合作。佛山能够提供空间承接深圳非城市功能的公共服务,比如吸引医疗产品和服务、养老机构和人才等,到佛山服务,在佛山发展壮大。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中山】 紧盯深中通道建设,打造深中1小时经济生活圈

  南都记者近日采访中山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刘登获悉,中山环湾向东发展战略与深圳西协战略正在不断释放利好叠加效应,为更好地加强与深圳合作,今年2月中山出台了《中山市支持和对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将与深圳在规划衔接、交通互联、创新共享、产业共兴、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紧盯深中通道建设打造深中1小时经济生活圈。

  南都:随着深中通道加快建设,两市同城化发展前景指日可期。目前中山与深圳的产业规划对接和科创合作中,有什么计划?

  刘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方面,中山大力建设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深中通道正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可以通车,届时到深圳只需20分钟车程。与深中通道连接的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西环高速等加快推进。深茂铁路中山段有望年内动工建设。同时,中山也正开展广中珠澳高铁、广州地铁18号线、深大城际(深圳地铁33号线)延伸至中山方案研究,积极谋划建设珠西地铁网。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中山联合深圳共同打造并做实深中产业拓展走廊,积极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落实“5321”工程,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出台实施《进一步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山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2020-2022年)行动方案》,同时,以金融、旅游、会展、物流业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大湾区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山正在对接广深港科创走廊和参与广中珠澳科创走廊建设,实施创新驱动“224”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目前,中物院光子科学中心、中科院低温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中山,以此基础设施为基础,规划建设集孵化、加速及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区。推进中山科技大学、香山大学等2所高水平大学筹办工作。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哈工大(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落户中山并加快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王卫

  【江门】 探索“深圳研发+江门转化”产业合作体系

  近年来,借助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江门致力于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积极主动加强与深圳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据统计,近三年,江门引进深圳投资超亿元项目66个,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展望未来,江门与深圳在哪些方面可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近日,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大湾区办主任胡其波接受南都专访,围绕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等热点话题,畅谈了江门进一步加强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合作的规划。

  重点推动三条跨江通道建设

  南都:目前江门与其他湾区城市,尤其是深圳,在交通规划方面有那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胡其波:省里把江门市定位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为加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互联互通,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在轨道交通方面,我们重点推动深江铁路、珠肇高铁建设;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将于年内动工,我们也期待深珠城际早日规划建设,形成深南高铁通道。

  在高快速路方面,我们重点推动三条跨江通道建设,一是对接深中通道,加快中开、开春高速建设;二是对接规划中的伶仃洋通道,加快斗恩高速规划建设;三是对接港珠澳大桥,加快建设黄茅海通道。

  在港口码头方面,我们积极支持珠西物流中心打造“无水港”,加强与盐田港等枢纽港合作。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广海湾深水港码头、江门国家高新区公共码头建设。

  继续推动江深中微子实验站对接

  南都:江门如何规划与深圳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在哪些领域实现互补合作?

  胡其波:深圳是中心城市,江门是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与深圳在产业平台、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加强合作。

  在产业平台协作方面,我们重点依托深江产业园等五大万亩园区以及江门人才岛等产业平台,建立“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转化”产业合作体系。

  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加快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项目,建设了启迪之星(江门)、珠西创谷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与深圳探索共建研发平台,比如,鹤山市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共建同方(广东)科技园。

  在人才交流方面,我们加强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比如,华为在我市打造科技创新人才示范岛,与江门职院合作建设“华为ICT学院”。

  在农产品供需合作方面,我们也建设了供深圳农产品重要基地,共同推进大湾区食品标准体系和平台建设。

  近三年来,江门市在招商引资方面能明显感到深圳的企业来得比较多。我们做了统计,近三年我市引进深圳投资超亿元项目已经有66个,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车广东公司不断加强与深圳地铁的深度合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腾讯、华为、得润、创维等大批深圳的项目落户江门。在现代物流方面,盐田港(鹤山)作业港区已经正式挂牌运营。在文化旅游方面,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融创国际滨海文旅项目也将很快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深圳合作,重点以深江产业园为载体,共同探索合作开发模式,同时继续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与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对接。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罗韵姿 罗忠明 实习生 黄诗淇

  摄影:南都记者 陈辉 实习生 陈东晖

  【肇庆】 努力成为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腹地

  肇庆位于大湾区西北部,是大湾区发展腹地最大、极具发展潜力和承载力的城市。近年来,肇庆市积极推进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肇庆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陈治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肇庆与深圳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下阶段,肇庆将全力争取深圳科技成果和科技产业在肇庆转化落地,努力成为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腹地。

  加快推动深肇高铁动车通勤“公交化”

  南都:在加速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今天,您可否为我们描述一下肇庆和深圳的关系?

  陈治:近年来,我市积极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全力争取深圳科技成果和科技产业在肇庆转化落地,努力成为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腹地。

  一是积极探索肇深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争取深圳企业在肇庆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打造“深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落地、集聚”的模式。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合作。我市依托肇庆新区科技创新中心、独角兽牧场(肇庆)等科创孵化器载体,深化与深圳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合作交流,力争成为深圳科技企业异地孵化的首选地。

  南都:目前肇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在交通规划方面有哪些值得期待的?

  陈治:为进一步加强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我市正全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对接深圳轨道交通网。我市正协同推动深南高铁、珠肇高铁、深茂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推进珠江肇高铁枢纽机场至肇庆城区(西江岸边-高要金渡镇)联络线规划设计并争取纳入规划。

  二是着力提升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通勤便利度。目前,肇庆往返深圳的高铁动车班次从原来的8趟增至17趟。我市正与深圳共同争取增加肇庆东站、广宁站、怀集站到深圳站、深圳北站、福田站的高铁动车班次,加快推动深肇高铁动车通勤“公交化”。

  积极参与深圳产业链配套分工

  南都:目前肇庆如何规划与深圳的合作?您认为双方有哪些领域可以实现互补?

  陈治:肇庆与深圳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下阶段,肇庆将加强与深圳对接,深化以上领域的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深圳产业链配套分工。我市在肇庆新区推动建设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力推动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电子通讯行业的产业链配套合作。接下来,还将积极承接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溢出产能落户肇庆。

  二是推动两地园区合作和产业共建。我们积极谋划深圳—肇庆产业共建园区,为深圳产业延伸和扩张提供空间。

  三是积极配合深圳金融业做大做强。肇庆与深圳共同探索建立两地金融联系工作机制,积极承接深圳金融产业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项目。我们还将借助深圳发达的资本市场,鼓励肇庆优质企业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四是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我市以肇庆新区为依托,积极参与深圳谋划建设面向国际发展信息大通道,吸引深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软件服务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肇庆数字经济发展。

  五是参与文化创意产业联动发展。肇庆积极争取深圳文旅骨干企业、一流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与肇庆合作开发培育IP(知识产权)及衍生品、虚拟主题公园。

  六是建设面向深圳农副产品市场的供应地。我们积极争取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广宁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等农副产品供给地建设,打造种养—加工—冷链配送的全产业链,为深圳持续提供优质、安全的绿色农副产品。

  南都:目前肇庆有没有与深圳正在谈的合作项目?

  陈治:有,肇福文化创意设计园项目就是目前我市与深圳在谈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今年4月,肇庆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谋划在肇庆市端州区共建肇庆-福田文化创意设计园。在产业规划方面,肇福设计园项目将以文化创意、数字创意、5G技术为核心,打造涵盖汽车文化、宋朝文化、产学研用基地等内容的文旅创意园区,与肇庆市高要区和肇庆高新区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链互补,打造成世界级、现象级的综合文旅产业园区。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罗韵姿 罗忠明 实习生 黄诗淇

  摄影:南都记者 陈辉 实习生 陈东晖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