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信号传来!楼市大变局,开始了?!

财经白话 2020-08-28 05:14 阅读 1000+

作者:公子小白

01

6月份的上海和今天的嘉兴,都在土地市场玩起了新花样,是否意味着中国楼市的大变局正在开始?

两个多月前,上海在松江的永丰街道、泗泾镇、小昆山、车墩镇、九亭镇、新浜镇等区域推出了9宗集体土地入市,出让面积317亩,涉及出让金合计11.3亿元,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工业、租赁住宅等建设。

这一次出让,意义非凡。

因为以往集体土地入市,必须经过国家征地环节。

在中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包括宅基地、耕地、集体用地。农村集体用地想要进入市场,首先要被国家征收,转变为国有,才可以进行拍卖。

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增加各种利润和成本,土地的价格在征收过程中,翻了好几倍。

这一次上海推出的9宗集体土地,全部直接入市。所以我们能看到,317亩,涉及出让金合计11.3亿元,楼面价不过5347元/平方米,在上海住宅地块拍卖中,已经找不到这么低的楼面价。

如果说,上海拉开了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序幕,那今天的嘉兴,则将集体土地入市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昨天(8月27日),位于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曹家村一宗面积23.388亩(15592平方米)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以1871万元价格卖出,楼面价1200元/平方米。

建设用途为餐饮、旅馆用地。

尽管上海、嘉兴的集体建设用地拍卖,均没有直接建设住宅,但迈出这一步,意义巨大。

这意味着,管理层在适当让利,这为未来集体建设用地会不会直接拍卖用于建设住宅,增加了概率。

一旦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大规模入市建住宅,中心城市的房价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02

中国中心城市的房价之所以高,且居高不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住宅土地供应少,导致供不应求。

在城市化2.0时代,人口不断从农村、小城市进入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常住人口不断增长,推动着中心城市的购房需求不断走高。

杭州去年常住人口增量55.4万,深圳、广州去年的增量都在40万人以上,宁波去年常住人口增量34万,佛山、成都、重庆、长沙增量均在20万以上,西安增量接近20万。

人口正在加速流向中心城市与核心都市圈、城市群。

而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是根据每个城市的户籍人口增量来定,远落后于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

最终,庞大的需求与不足的供应,让中心城市的房价高企,且易涨难跌。

事实上,并不是中心城市的土地不够,而是吝啬住宅建设用地的供应。

制图:城市财经

上图可以看到,重庆有8.24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哈尔滨5.3万平方公里,拉萨、长春、南宁、昆明等省会与首府城市面积均在2万以上;呼和浩特、杭州、北京、石家庄、成都、乌鲁木齐、烟台、大连、兰州、沈阳、福州、天津、长沙、合肥、青岛、济南、西安等,介于1万~2万之间。

整体来看,中心城市除了深圳、香港相较于其拥有的人口,面积显得明显偏小外,其余城市都不缺地。

正如某位大佬说的,我们的城市并不缺土地,就算是建成平房或者别墅,也够我们自己住的,我们的大城市之所以缺住宅,是因为住宅用地比例太低。

住宅用地占比和供应太低,才是缺少住宅的关键。尤其是深圳、香港这样的城市。

各大中心城市为了土地财政,一直以来都采取挤药膏式的供地模式,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土地价格维持在高位,卖给好价钱。

这就叫饥饿疗法。让住宅土地和住宅始终处在低位,才能支撑价格。

但高房价已经对各城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

有人或许会说,大城市的房子不少啊,如果缺少,岂不是有很多人得露宿街头?房子是不少,但合法的商品房不多。我们这里说的住宅,就是合法商品房。

以深圳来说,可以居住的房子是不少,但合法的商品房只有一小半,一半左右是没有红本的农民房,这种房子没法在市面上公开买卖,保障性也很低。

深圳官方曾披露过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末的时候,深圳有各种违法建筑37万栋,总建筑面积达到4.28亿平方米。如果再加上城中村里政策允许的建筑面积,深圳这些“没有红本”的各类住房总面积,可能逼近6亿。

如果能将这些集体性经营建设用地,全部免去征地环节,快速进入住宅市场,中心城市的房价,何愁不能稳定。

03

当然,这是童话般的想法。

事实上,即便集体建设用地能够直接入市建设住宅,规模也不会很大。

原因很简单:

第一,损失土地财政。

集体土地入市,本来需要经过地方政府征地环节,这个环节中地方政府可以赚不少。

举个例子,在大多数城市,一块集体用地想要进入市场,若政府以10个亿征收后进行挂拍,拍卖价格至少在30个亿以上,卖地的大头归了国家。

少了政府征地环节,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土地成本也能大幅降低。但这是牺牲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从目前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来看,这块肥肉很多城市都不舍得放下。

第二,会引发房价大规模下行。

大规模的廉价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必然会冲击原本的住宅土地市场,导致地价下跌,房价也会因为地价下跌和大规模廉价土地建设的住宅入市,而遭受冲击,甚至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有此两点,我们很难看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大规模入市。

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管理层就选定了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共13个城市,试行农村集体用地不用经国家征收,村集体可以自行与开发商合作,建造租赁住房。

但两三年过去了,这些城市并未传来集体土地大规模入市的消息,也没有房租下降的消息。

现实再一次告诉我们,集体土地即便可以免去征地环节直接入市,楼市即便有了新玩法,也不会有大的变局。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