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近40万平米,一号通道开放……深港合作区深圳园区重大变化

南方网 2020-08-08 13:38 阅读 1000+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 target="_blank">福田区中南部,是深港两地的中心点,拥有皇岗口岸、福田口岸两个口岸,还有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直连香港。记者从今天上午关于《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吹风会上获悉,深圳园区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岗口岸货检区接近40万平方米释放出来用于未来深港科创合作,直连香港的一号通道已批准向科研人员开放,已落地和正对接项目126个,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园区雏形已经形成。

  近40万平米用于两地科创合作,还有大批人才房及服务空间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福田区区长黄伟表示,合作区尽管只有4平方公里,但小空间可以有大作为。他表示,合作区实施“四个一”重大举措,即一个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一个支持园区建设发展的市区政策框架体系;一套创新制度,出台支持科研发展“政策包”,实施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项目经理制、项目评估与淘汰制、同行评议制、政企联动制6大机制。

  目前,皇岗口岸新的临时口岸开通,且具备通行条件。未来,皇岗口岸将变成一个超级口岸、超级交通枢纽以及超级的创新综合体。同时,在原有的福田保税区当中,深港开放创新中心以及深港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现已紧锣密鼓开展建设。此外,30年前为保税区的厂商以及物流贸易商所准备的一条一号通道,现已经批准向科研人员开放。

  为了完善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配套支持,福田区在河套北片区南华村开展棚改,这个村以及旁边的赤尾村改造将会为合作区深圳园区提供大批人才住房以及服务空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把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范围内土地空间留给科研创新、留给中试转化和产业发展。”

  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呈现了三个重大的变化。通过租、购、改、建四大措施,皇岗口岸货检区接近40万平方米全部释放出来用于未来深港科创合作。

  此外,科创资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合作区深圳园区范围内,皇岗口岸片区原来主要是货检场和口岸设施,福田保税区原来是加工贸易和仓储区,在科研创新上是零基础。一年多来,在国家、省、市的关注重视以及港方热情参与和支持下,目前已经落地以及正在引进的项目达到126个,其中围绕生命科学项目56个,信息科学39个,材料科学11个,还有其他各个辅助门类协同的科目有20多项。这些落地的项目,对于合作区深圳园区乃至福田区的科研创新实力都带来了重大变化。

  打造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协同创新氛围

  黄伟表示,面对市政府专门出台支持合作区深圳园区的专项政策,福田区将会把其中的重点工作转化成60项攻坚任务,逐项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

  前期,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引进了一批高精尖科研机构,接下来,福田区将会重点打造一批深港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载体,促进深港之间科研和产业以及青年创新创业的协同,包括粤港澳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孔雀谷深港创新育成基地和已经入驻的香港科技大学所直接承办的蓝海湾孵化基地,以及UNI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黄伟表示,接下来将更加关注合作区深圳园区科创人才、科创企业、科研机构,特别是香港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青年创业者在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需求、感受,“通过不断优化我们通关环境、科创环境以及生活居住环境来营造深港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政策利好、地理优势,吸引企业争相落地合作区

  拥有11名外籍人士的福田量子研究院已呈现出国际化人才结构和发展方向,除了与合作区深圳园区、福田区的发展定位相互契合,选择落地于此更重要的是合作区深圳园区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能够为量子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平台效益与发展优势。

  落地后,福田区政府也送上了更多利好政策。中国科学院院士、福田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表示,通过物业空间保障、租金优惠、20多套水围人才公寓等举措,让人才不仅住得自在,还可以有更多时间待在实验室开展研究。“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人才集聚,为量子研究院的发展注入活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百家争鸣。谈及AI芯片,业界关注点在于能落地哪些场景?实际应用够不够好?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数据流AI芯片的鲲云科技就是驻扎在深港合作区的科创企业。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牛昕宇表示,该企业2017年9月落地合作区深圳园区,今年6月已完成全球首款数据流AI智能芯片的发布,芯片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之所以选择合作区深圳园区,首先是地理位置对人才的吸引,两个口岸一个高铁站的优势,更易获得来自香港的国际化人才青睐。此外,科研成果诞生后的应用环节,福田区政府给予了产品转化应用平台,让企业在实战中打磨产品,对产品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鲲云科技公司规模达7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核心的创始团队都是帝国理工学院的中国籍人士。

  研究无创检测血糖技术的舒糖原本是一个香港的企业, 2015年在深圳注册公司,2018年迁入合作区深圳园区,目前团队60人左右,六分之一的港台籍员工。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何耀威直言,落地合作区关键在于深圳支持政策具有很大吸引力,“大湾区加强了深圳和香港的联系,深圳政府不断加强深港两地的互动交流,政策上更加便利。”他表示,企业在深圳注册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的时候,原来资金监管比较久,后来福田区新的政策让资金短时间到位,为资金跨境和换汇提供更多的便利化措施。

  此外,香港扎实的科研基础,却因为缺少市场环境让产品难以落地。深圳的创业氛围高涨,公司也更看中深圳的市场化环境,“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很支持,有专门对接香港的团队的部门,并提供耐心的帮助。”同时,深圳产业化配套齐全,成果加工部分就放在深圳,“硬件和处理器也可以跟很多不同公司配合,深圳提供的资源多,涉及面广,短时间之内就能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