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基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20-07-23 10:42 阅读 572

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基建专场”新闻发布会。据统计,深圳市区两级已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形成投资1006亿元。

其中,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2447亿元;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2亿元。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投资占比为六四开。从项目的类型看,5G网络、卫星通讯、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28个,总投资2452亿元;集成电路、8K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42个,总投资1016亿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25个,总投资651亿元。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叠加”的形势下,深圳新基建领域率先发力。其中, 5G商用进程建设成效显著,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国内领先。华为、腾讯、比亚迪等深企已在新基建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有效服务全国新基建布局建设。深圳市发改委、科创委、工信局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作相关介绍。

《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提出,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包括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高效配置关键要素资源、构筑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强化保障安排等。

具体将建设五张通信网络、四类算力设施、三大数字技术设施,形成“泛在连接、高效计算、智能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全球领先的5G之都,打造“双千兆城市”、全球智能计算和通用超算高地等。

深圳还将围绕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四大领域,加快老基建的转型升级,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名城。加快构建智能化现代交通体系,营造互联互通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

同时,聚焦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集群,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从资本、数据、技术和人才等四大要素出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促进新基建与各垂直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