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骏集团组织架构大调整

第一财经 2020-06-18 07:53 阅读 1000+

今年渴望冲击千亿规模的闽系房企中骏集团(01966.HK,下称“中骏”)正在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中骏总裁黄朝阳在6月8日签署一份《关于成立中骏集团区域公司的公告》文件显示,自6月8日起,中骏成立区域公司。

其中,原上海公司和杭州公司合并成为中骏东南区域公司,集团助理总裁彭飞出任东南区域公司总经理。原南京公司变更为中骏苏皖区域公司,唐登洋出任苏皖区域公司总经理。原重庆公司变更为中骏川渝区域公司,薄禄伟出任川渝区域公司总经理。原广州公司变更为中骏湖广区域公司,肖金明出任湖广区域公司总经理。

据了解,中骏的这次内部调整,已经在内部酝酿很久,按照黄朝阳的想法,未来进入千亿过后,中骏将逐渐进行大区管理,以适应新阶段的规模诉求。

目前,中骏内部的管理模式用的是龙湖集团(00960.HK)的集团强管控模式,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问题则来自规模扩张的边界将受到管理能力的制约,随之带来内部管理相对冗长进而将影响决策效率。

“从中骏的资产情况和财务杠杆看,是目前50强房企有机会冲击进入TOP30的公司之一。”一位地产行业高管向记者分析。

今年,中骏希望借着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和较好的资金推动能力,来进一步完成自己的规模发展。

黄朝阳表示,今年内部开发计划还是按照1000亿元目标进行控制,公司930亿元的目标肯定完成,并尽可能的完成1050亿元的目标。“头部房企放慢增速,但公司清晰的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增速,预计增长20%-30%。”黄朝阳称。

所谓的商业模式,即“地产+商业”双轮驱动,主要对标的公司是新城控股(601155.SH),希望通过“地产+商业”双轮驱动模式,获取便宜的土地,进而实现规模扩张。

不久前,第一财经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看,中骏目前的综合体项目已有19座,包括街区和商业综合体。

而在财务方面,和大部分闽系房企不同,中骏一直保持较低的负债率。截至2019年末,中骏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约人民币238.99亿元,较2019年末增涨19.7%;净负债比率约为60.0%,较2019年底下降0.4个百分点。

不过,通过大区合并之后,这家公司依旧需要面临两大难题。首先,这家公司的布局过于集中在福建和重庆,根据中骏2019年年报,中骏在重庆、厦门泉州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13.4%、9.5%、7.8%。如何平衡未来的区域市场带来的风险,成为这家公司第一个面临的挑战。此外,区域整合之后,也将带来部分的管理职级变更,这将进一步带来公司内部的动荡。不久之前,中骏上海公司总经理林峻岭就刚刚离职。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