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推广43项前海创新经验,包括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等

南方都市报 2020-06-11 09:34 阅读 1000+

  南都讯 记者傅静怡在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中,深圳发布了《关于复制推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第五批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指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列出了共43项制度创新要进行复制、推广。

  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法治创新等

  其中,涉及投资便利化领域有8项,分别是:企业登记“秒批”服务、加速税务“人才高地”建设、组建“纳税人学堂”、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设立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专区、推出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提升境外投资者分配利润再投资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确定性和便利性、建立“e企惠”平台提供“千企千面”产业政策服务。

  贸易便利化领域7项,包括: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流动监管模式改革、建设跨境电商全业态监管功能区、开展“互联网+网上稽核查”改革、签发休闲旅游船舶驾驶证电子证书、打造数字化通关系统“关务SaaS平台”、建立数智化外贸履约服务体系、推出外贸商家退税融资产品。

  金融开放创新领域17项,包括:推行“三个允许、两个放宽、一个下放”外汇管理改革政策、推出供应链资产评级体系、打造“信用惠企惠民”信用产品体系、推出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打造“供应链金融+区块链+ABS”平台、打造动产质押人工智能监管平台、打造“湾区跨境托管+”综合服务方案、发布证券市场专利股票指数、建设企业信用风险传导预警平台、推出银行间跨境再保理融资业务、建设AI语音机器人中台、建设图谱关联网络智能风控平台、推出现货电子厂库仓单在线融资产品、推出智能理赔服务平台、推出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打造供应链资产鉴真服务云平台、推出高新投知识产权ABS项目。

  事中事后监管领域3项,包括:强化税收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建立全过程风险预警平台、推动“企业信用画像”应用于信用分类监管。

  法治创新领域4项:推出公证遗嘱证、建设“公证云平台”、开发“公证云会议”小程序、公证服务365天“不打烊”。

  以及人才管理改革领域3项:创设人才类商务备案便利措施、对企业和人才实施赴港澳商务签注政策分类管理、创新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模式.

  体制机制创新领域1项,系设立版权机制创新体系。

  外汇管理改革政策:“三个允许、两个放宽、一个下放”

  举例来看,17项金融开放创新领域的改革创新,条条都很有分量。外汇管理改革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允许、两个放宽、一个下放”,即允许区内实施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允许区内普通外商投资企业以资本金开展境内股权投资,允许区内已确定选择“投注差”模式借用外债的企业,调整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放宽区内企业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区域限制,放宽区内企业跨境融资签约币种、提款币种、偿还币种一致性要求,只要求提款和偿还币种一致;区内企业外债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