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光明区新一轮腾飞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2020-05-12 08:50 阅读 1000+

图为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5月11日下午,深圳" target="_blank">光明区2020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重大项目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的决策部署及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不断开创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空间保障。

会议现场,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为全区六个街道颁发2020年土地整备责任状并讲话,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主持会议,副区长周辉部署2020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重大项目工作。光明街道、公明街道、凤凰街道主要负责人现场表态发言。

光明区挂牌成立伊始,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大决定,为光明区整体发展和产业布局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凸显,深圳迎来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双中心”重大机遇,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出台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光明科学城建设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各方人才、政策、资源加快汇聚,为光明区发展插上了新一轮腾飞的翅膀。

以实干作答,“更新+整备”答卷亮眼

2019年完成土地入库超10平方公里

时代赋予重任,光明以实干作答。2019年,光明区迎来了土地整备的“高峰期”。全区上下日夜兼程、主动担当作为,以非凡的开拓勇气和强大的凝聚合力,相继攻克了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光明中心区、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光明城高铁站周边片区、赣深高铁光明区段等一系列土地整备“硬骨头”,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历史答卷。

一个个惊人的“硬核”数据在光明区诞生:在土地整备方面,2019年,全年完成土地入库超10平方公里,占全市年度土地入库总量的63%;全年完成5片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入库达6.69平方公里,占全市年度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入库总量的80%;土地整备成效连续四年第一。拆除建筑物181万平方米,刷新历史记录。

在城市更新方面,2019年,全年新批准计划项目67公顷,是前三年总量的两倍;完成规划审批14.8公顷,筹集人才保障性住房14.6万平方米;新增供地20公顷;完成省三旧新增实施改造46公顷,完成改造29.1公顷,超额完成省考核、市考核任务。新批准建设项目13个,年度开工面积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城市更新成效大幅提升。

土整“科学城经验”成“金字招牌”

“更新+整备”叠加提速效应凸显

据悉,2019年,光明区深化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整工作机制。“党建+土整”“廉政+土整”、大兵团攻坚、“片区统筹开放+政策组合拳”等先进经验做法吸引各兄弟区乃至市外其他地区竞相学习。土地整备的“科学城经验”“科学城速度”成为光明区响亮的“金字招牌”。“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的‘红色密码’”更是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党建创新成果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金奖。

其中,新湖街道持续攻坚克难,完成光明科学城启动区腾空交房后,马不停蹄转战光明中心区、光明云谷项目土地整备,全年土地入库超5平方公里,兑现“三年并做一年干”庄严承诺。凤凰街道主动请缨,继续发扬红坳精神,完成凤凰村、茶林村整村搬迁,推动光明城高铁站周边片区2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连片开发。公明街道不负使命,相继整备完成光明科学城核心大装置区、李松蓢产业片区既定任务,充分保障大科学装置建设用地。光明街道全员发力,重点攻坚赣深铁路土地整备,完成13.7万平方米土地整备签约。马田街道主动作为,发力整备,着力改善辖区交通环境,完成东长路等11条断头路整备任务。玉塘街道聚焦民生,提升城市品质,完成治水、学校、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整备。

2019年,光明区率先实现“城市更新+土地整备”职能融合,更加注重土地二次开发前期谋划,用好政策工具箱,释放机构改革和政策红利,实现“更新+整备”叠加提速效应。率先运用“飞地”政策,提前保障中大配套、地铁6号线和6号线支线建设用地等公共利益用地,推动重大公共项目加快建设实施。率先因地制宜地编制了光明中心区开发建设“智慧方案”,全力推进光明中心区二次开发,打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城市更新+执法清拆”组合拳,有力推动了“井字形”道路、市科技馆、科学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率先抓住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契机,向市政府争取光明中心区44公顷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空间调整指标单列,推动一批潜力更新项目加快实施。

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并驾齐驱”

为光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破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更是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砥砺奋进的攻坚之年。

“我们只有超常规地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才能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这个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和定位,才能有空间有能力承接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平台、高端院校的落地建设。”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对2020年全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提出要求。一方面,要统筹用好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两种手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光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统筹抓好全域土地协调开发,实现区域开发总体平衡,推动形成功能错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要统筹抓好土地整备和土地利用,坚持“规模整备、连片开发”,推动空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擦亮眼睛”“精挑细选”,引进符合“光明气质”和“光明形象”的产业项目,将“飞得高、吃得少、能下蛋”的金凤凰引进来,真正将千辛万苦整备出来的土地用好用到位。

王宏彬强调,要突出重点,为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空间保障。一方面,要重点保障光明科学城建设,继续推进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光明中心区、大科学装置核心区等区域土地整备收尾工作,全力保障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公共配套建设需要,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另一方面,要重点保障产业发展,高效推进6片“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用地开发及招拍挂地块供应,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引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全面梳理工业区块线范围内潜在更新地块,积极探索优化“工改工”实施路径,为产业转型升级腾挪更大空间。要重点保障民生项目建设,紧盯“民生七优”目标,聚焦学校医院建设、道路交通、公园建设、污染防治、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扎实做好空间改造,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满足光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外,要提升效能,奋力开创光明土地整备新局面。要通过完善制度来提升效能,通过强化协作来提升效能,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效能。充分利用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带来的制度红利,在土地二次开发方面多思考、多想招,多向市里争取政策,并结合光明实际,找准突破口,尽快出台解决原光明农场国有土地开发难题的政策或操作办法,让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两驾马车”能“心无旁骛”地跑起来。

需求侧政策蓄势待发,购房置业刚性需求“蠢蠢欲动”。4月20日,凤凰网房产正式上线全民楼盘团购。

独家优惠、特价房源、连线直播……百团大战,有你成团!

点击参与团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