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负债16.67万!扛不下的深圳压力

腾讯房产深圳站 2020-04-30 09:59 阅读 2000+

“来了就是深圳人”,但在住房自有率仅为23.7%的深圳,于僧多粥少的住房市场,越来越多”深漂“选择黯然离场。


©智讯财经作者 | 晨豫 发自深圳

深漂们的“逃跑计划”计划正在启动。

GDP增速不断下降、写字楼空置率不断上升,疫情之下,一大批店铺转租承让,企业承压、裁员降薪,种种“萧条”之下,深圳楼市却呈现一片火热之势。

“千万豪宅遭疯抢”,“百万喝茶费”重现江湖,冰与火之间的矛盾,让“深漂”们倍感无奈,越发觉得与当下这座城市格格不入。

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深漂”,都曾有一个“买房梦”,但现实是,无论多快的脚速都无法跑赢深圳楼市。

深圳住房自有率仅为23.7%

近日,央行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96% 。

96%的超高住房自有率,或达全球第一,据全球经济指标网的数据,发达国家的住房自有率大部分在60%左右。

而据贝壳研究员2019年10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当前湾区11城中有8城住房自有率低于60%,有近3500万人无自有住房,而深圳的住房自有率则更低,仅为23.7%。

从人口流入来看,2019年深圳人口增加了41.22万人,而广州仅增加16.75万人;截止2019年末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343.88万人。

其中常住非户籍人口几乎没有增加,原因或在于深圳宽松的落户政策,大专即可在深圳落户,而广州则将落户的门槛提高至本科。

住房供应方面,智讯财经查询获悉,2019年深圳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为303.76万平米,同比增长143.2%,而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达到658.48万平米。从这个数据来看,虽然商品住宅的供应逐年在增加,但始终跑不过需求旺盛的市场。

僧多粥少,是深圳房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为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维护房价市场的稳定,深圳政府“很拼”。

近日,深圳住建局发布公告,计划在2020年供地拟建设6.3万套商品住房,此外加上安居工程项目4万套,在增加商品房供应方面不留余力。

但无论通过城市更新抑或何种方式增加住房供应,深圳目前可开发的土地已屈指可数。2000平方千米不到的一线大城市,何以保障庞大群体的住房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且在深圳落户政策相对宽松及大力的人才政策背景之下,户籍人口将会持续增加。

有限的土地,庞大的人口基数,或将进一步降低深圳的住房自有率。

办公楼空置率高达22.4%

一面是较低的住房自有率,另一面却是高企的办公楼空置率。

数据显示,2019全年深圳累计共有134万平方米的新增写字楼面积交付,空置率高达22.4%,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值上升至24.6%;南山前海办公楼空置率更为严峻,分别为34.8%、66%。

目前深圳24.6%的办公楼空置率已居于四大城市之首,据戴德梁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同期上海空置率为21%,北京是13.8%,广州只有5.2%。


而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未来五年深圳将迎来甲级写字楼供应高峰,今年预计共有134万平方米写字楼交付。未来五年,新增供应面积达到507万平方米。

从深圳近几年的GDP增速来看,有明显的下滑趋势。且在疫情之下,偏于外向型经济的深圳,打击更为沉重。

疲软的经济,加大了深圳办公楼的空置率,尽管降租补贴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实施,依然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人均负债16.67万元 扛不住的深圳压力

不止企业,深圳人亦“过得很累”。

在央行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中,城镇居民家庭负债为56.5%,其中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而在深圳,房贷房租也是负债的大头。

据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深圳住户贷款2.2万亿,达到住户存款(1.63万亿)的135%。

按照1343.88万人口计算,人均负债16.67万元。

有关数据显示,深圳的人均收入低于北上广,但显然深圳“被平均”的程度更为严重,从购房潜在群体的层次来看,深圳的人均收入并不亚于北上广,但高企的负债最终还是归咎于深圳房价。

从房价上来看,深圳均价5.6万元/平米,广州3万元/平米,上海5.15万元/平米,北京5.8万/平米。

这两年,深圳房价一直呈现上扬态势。豪宅市场秒光,关外刚需,譬如光明沙井等西部地区房价一路上涨;

高房价推动高房租,致使“深漂”幸福感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深圳人”近30%的收入用于房贷房租上,这是保守估计。

沧海桑田变,异客当故土。高楼拔地起,已无烟火气。深圳已不再是那个深圳,“逃离还是留下”,成为“深漂”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部分参考资料:

[1] 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中国金融》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3] 戴德梁行《2020年一季度商办市场回顾与展望》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