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90后怎么买房?从不靠父母到认清现实

深圳楼市深度报道 2020-04-23 17:58 阅读 2000+

啃老是无奈,不买房也是无奈。哪一个,是你?

“家里没钱的年轻人越来越难在大城市买房了”

“该不该打光父母养老的子弹,让自己赢在买房的战场?”

“没有房子,我们的爱情还有没有安全感?”

“全都在疯涨,要不要就在深圳郊区随便买套房?”......

来康康2019房价收入比,城市生活累真不是闹着玩的。

(点开查看大图。另,图片过长,只放了榜单前50位)

深圳房价收入比达到了35.9,这意味着按平均收入水平算,人们要花整整30多年才能买到一套房,而且还是不吃不喝不花销的情况下。

如果整个人生,从25岁的时候开始存钱买房,等房子完全属于你的时候都已经60多岁了,而如今更多的买房者是采取贷款买房,算算30年的利息,房价整整又翻了一倍,想想就不能好好活着了。

在房价高昂的深圳,买房是90后最沉重的话题,面对房价,每个人的问题是具体而焦虑的。

大抵是90的现状都一样:刚毕业几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拿着永远追不上房价的月薪,靠工资想在深圳买房,基本是无望。

我们曾一度被“掏空一家三代六个人腰包,才能凑足一线城市的首付”的言论吓到退缩。今天,我选取了几个年轻人在深圳买房的故事,同处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我们的野心和迷茫是那么相似。

那事实上,买房真的那么难吗?透过假象看本质,其实是...因人而异。

有的人住着深圳4000元月租的豪华公寓,买房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而有的90后都已经靠爹拼娘或拼自己,手握深圳房了。

01小丽27岁 来深5年月薪2万

“虽然痛苦,但在深圳这座城市,只要敢闯,生活不会止步不前。”

2015年大学毕业,小丽就从老家内蒙古来到深圳,现在做日语翻译,月薪2万。毕业第三年,家里人凑钱加上自己攒钱,在深圳买了一套小公寓自己住,每个月还6000的房贷,如今其余的钱可以随意买一些化妆品,衣服,生活还是挺舒服的。

回想小丽第一份工作在日企,工资5000块,由于公司有宿舍,只在吃饭和生活上需要钱,所以还是够用的,但如果碰上一些婚事,就比较吃紧了。

2016年,小丽换了一家公司,从公司住房里搬出来,换到一个大通间,一个房子里,被隔成七八个小房子,没有窗户。

很多人也许都有过居住大通铺的经历,虽然痛苦,但在深圳这座城市,只要敢闯,生活不会止步不前。

住了一年左右,小丽通过自己的努力,涨了工资,换到长租公寓里,当时月租是3000元,占了工资的很大部分,小丽一度感到后悔,房租太贵,影响了其它的开支。但下班有一个舒适的空间,能缓解疲惫,特别舒服。而且租金的压力,也会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于是,小丽生出一个念头,买套属于自己公寓。每个月都在给别人交房租,不如自己买一套公寓,虽然可能贵,但毕竟是自己的。于是2018年,小丽在罗湖入手了一套4万/平的公寓,现在每个月要还6000元房贷,不过月薪也涨了。

小丽回想起刚来深圳那会,工资低到刚能养活自己,是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在深圳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想过月薪可以拿到2万,有些小幸福。

不过对于未来,小丽认为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竞争性很强的城市,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焦虑感也会随之而来。现在每天都想多学习一点,比如下班都会去游泳、上舞蹈课、做瑜伽等等,充实自己。

0290后夫妻。知乎@Huevo frito

“不是土著,也不是富二代,靠家里买房还房贷”

2019年3月,我们在谈恋爱五周年纪念日那天把房子定下来,交了定金。买的是有十年房龄,七十多平朝南的二手房,地铁房坐标南山五年内不考虑生宝宝,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准备装成一室。

我们应该是标准的啃老....买房子的钱首付是男票姥爷资助的,而且为了避免豪宅税提高了首付大概付了四成多,贷款是男票爸爸妈妈还.... 我们俩的工资付了贷款就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家里也期望我们能自己管好自己的日常开支就行。

我们没有什么还款压力,但是突然觉得两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又有了一个新的小家,有了一丝丝归属感。

还是很感恩家里人可以帮我们置办一个虽然不大,但是也不差的房子。我们俩都想着以后能凭自己的能力再置办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但是总感觉遥遥无期... 我们俩都是月光族.... 手里的存款也都是家里给的.....突然有了一些存钱的观念。

老公的同事,一些90后的单身小伙伴们也都买了房子,基本上是家里拿首付,自己还贷款,单身男青年的攒钱能力不可小瞧。不管是关内关外,面积如何,也都在深圳置办了属于自己的资产。

像我们这种不是深圳土著,不是富二代,自己也没有很nb的90后,大概都是要靠家里的帮助才能在深圳买上房子吧。

不管大小,好歹在深圳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03坐标深圳,知乎@盈盈小财迷

“她在深圳花了四年时间,从'负女'变为'富女'”

她是在深工作4年之后买的房。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一套40㎡的小户型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自己奋斗、不敢买股票基金投资的人来说,通过赚钱、攒钱、理财买到一套房,真·难上加难。

2011年刚毕业来深圳时,作为一个动画专业转设计的初级设计师,小F的月薪只有3500元。

那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完完全全的“负”女,知识上全是短板、技能上全是欠缺、思虑上全是漏洞,然后最悲催的是,她还拿着一张被刷爆的信用卡......

为了可以生活的更好,她开始做起了计划,通过努力,4年内,她的收入从3500元增长到22000元,作为一个居无定所,搬过几次家的深漂来说,最想要的还是能在深圳拥有一个小窝。

虽然2012年年底,她的手上只有7万元,而且全是她的年终奖、和兼职外单赚的钱。也就是说,平时的她压根就没攒到一分钱。她意识到,工资水平提升后,消费水平也会无意识地同步提高,想要攒钱,必须要有强制的措施。

于是,她又给自己画了张表,把目标从赚多少变成了攒多少,她的计划是在工资1万的基础上,每一年上半年攒3万,下半年加上年终奖攒5万。

确立了这个目标后,她做了3件事:调整了储蓄的顺序,改为发工资→存钱→花费,避免自己的消费超支,还给自己上了一个双保险:买定期理财和保险理财,保证自己可以不动工资卡。

2015年年底,她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甚至还有超出,首付40万元,在深圳购买了一套40㎡的小户型,虽然月供7000多!

赚钱、存钱、理财也是一样,只有设置了一个个的路标,朝着每一个路标去慢慢计划,慢慢执行,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从一个当年拿着3500元负债度日的深漂,变成一个在大城市有房的“富”女,也并不是件不可能的事。

0427岁,Tony,来深10年

“可是每当下班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感觉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2017年2月入手,在离市中心大概5个地铁站的位置。房子很小,标准的一房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54平,不到200万,首付三成,足够我自己蜗居了。

首付都是自己付的,签约的时候没有跟家里人讲,因为他们既给不了金钱支援,也不了解深圳房价,所以我全部都是自己做决定,没听任何人的意见。

从看房、到签约、到过户、到贷款,全部都是自己一个人跑的,原以为搞定首付,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没想到被房子折磨的日子才刚开始......

我做销售做了八年了,入行前三年还是蛮苦的,每年其实只有4-5万,完全是入不敷出,那时谈房子简直是做梦。但正是有了前期积累的三年,才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跳槽,在最近三年有所回报,月薪到了20万/年,这几年一直单身,省吃俭用,7年下来存了50来万,再跟几个要好的朋友,每人借了1-2万,最后凑够60万的首付。

5年前,我其实都没有产生过买房的念头。如今回头看自己的这个抉择,也不能说不后悔,毕竟月供占收入的比例还是挺大的。

有时候也会有“怎么卡上余额这么少”,“好久没有买包,没有出国旅行了”的心酸,甚至“早知道不买房”的话会时不时从口中蹦出来。

可是每当下班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感觉还是挺爽的,感觉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十分幸福,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05

这些故事,或许能引起你的共鸣,或许让你有“柠檬树上柠檬果”的酸味,当然,又或许让你望房兴叹。

无论是有钱与否,单身抑或已婚,有无富爸爸,为了在这个时代能够获得一套不动产,这届90后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目的只有一个——把这张通往大城市的“火车站票”升级成“高铁二等座”。

记得去年网上疯传的《90后买房样本报告》显示,在深圳,每3个买房的就有1个是90后(我酸了)。

在这份90后买房报告中,还有数据显示,“90后的买房热情其实更为高涨,也可以说年轻人更勇于尝试冒险,敢动用高杠杆买房。”

但冒险并不是所有年轻人的选择,毕竟报告显示“全国57.8%的90后,买房还需要父母支持”。

但有的人“常规啃老”,啃出1套房;有人靠省钱省出1套房,也有人为了买房榨干了父辈的钱包...

生存和焦虑,这是属于深圳的成人礼。

最后,希望大家都买得起房,或者,找到买得起房的爸爸~!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