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三次降准!如何影响股市、楼市和你的钱袋子?一文读懂

南方都市报 2020-04-04 09:33 阅读 1000+

  南都讯 又双叒降准了!这是年内第三次降准,距离上次降准不到20天!

  4月3日傍晚,央行宣布,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不仅如此,央行还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为何央行如此“着急”要降准?接连释放资金会对股市、楼市和钱袋子有什么影响?后面还会再有降准、降息吗?

  别急,一文解答你的全部疑惑!

  Q

  为何降准?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向南都记者表示,本次定向降准是落实本周二国常会的要求:“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中小微企业贷款。”

  因此,本次降准对象非常明确,是针对中小银行。为何是中小银行,而不是其他金融机构呢?

  原因是中小银行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通过有效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央行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平均每家中小银行可获得长期资金约1亿元,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

  Q

  为什么要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超额准备金,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缴足法定准备金之后,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钱,由银行自主支配,可随时用于清算、提取现金等需要。

  人民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就是超额准备金利率。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自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此次央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可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一效率提升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向南都记者做了人话版解释:

  由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降低,会直接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收益,进而激励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准备金数量,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增加信贷投放的方式。

  此外,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利率走廊的下限,其下降有助于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的下行,从而通过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信贷利率。

  Q

  还有降准、降息空间吗?

  唐建伟预计,降息政策短期月内也将推出,央行将同时使用“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的政策组合,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进一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尽管从政策空间以及政策力度与境外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与境外政策协调并不等于政策跟随,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立足本国。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诸建芳也认为,根据本周国常会部署,本月预计还将迎来1万亿元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增加,使得金融环境更好地匹配实体经济在特定阶段的需求。后续来看,全面降准依然可期,预计仍有2次共100个基点左右的降准空间。

  Q

  如何影响A股?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指出,降准利好实体经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全面复工复产,经济面稳定为股市中长期的走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现在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的大底的位置,跌无可跌,所以市场并不存在大幅下跌的条件。

  但杨德龙也认为,A股市场要想真正走强,还需要等到海外疫情出现拐点,才会真正迎来大幅反弹的机会,短期之内市场的行情更多的是结构性行情为主。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对冲疫情影响,将从企业基本面、资金面和投资者情绪面三个维度对于股票市场产生正面影响。

  Q

  楼市、钱袋子会受什么影响?

  楼市会受什么影响?无疑是历次降息、降准后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历次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楼市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后续放贷的节奏会总体加快,相关贷款业务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持。另一方面,相关贷款的成本会有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活跃房地产开发和房屋买卖的市场。

  不过,房住不炒仍是政策主基调,严跃进强调,尽管近期房屋交易市场比预期要好,要防范各地尤其是中介代理机构炒作降准等内容,防范近期各类房屋买卖乱涨价等行为。

  “降准或将使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走低”,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指出,尽管当前由于季末的“翘尾”因素,银行理财收益率有所抬升,但未来理财收益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降准和实际利率下降的影响而有所承压。即便市场利率不下降,更多的资金竞争性购买资产,资产收益率也会下降。

  采写:南都记者 田姣、吴梦姗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