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快看看我们的文化福利!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19-12-05 10:36 阅读 1000+

秋高气爽的时节,深圳迎来了第二十届读书月。

在享受缤纷的阅读活动时,热爱阅读的市民们也对即将落成的深圳第六座大型书城满怀期许——深圳书城龙华城,将成为龙华区最大的文化主题综合体和文化地标式建筑。

不仅是这座智能化现代化新书城,更加令人期待的,还有深圳正在规划建设的“新十大文化设施”和全面改造提升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几年后,一座座崭新的文化地标,将融入市民文化生活,扮靓深圳“文化天际线”。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事业。让文化之风充盈城市、让文化之雨润泽市民,需要统筹设计与诸多努力。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代表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实现全市文化设施均衡化发展;完善社区基层文化服务,形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按照2020方案的总体规划,在文化创新路上,深圳加快建设重大文化设施,加快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设施建设展开新局,文化服务深入基层,让市民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发展成果。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改造提升“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拓展深圳“文化版图”每当提到建筑瑰宝,歌剧院往往会被列入其中。纵观纽约、伦敦、悉尼等城市,歌剧院涵养着城市的艺术气质,标识着城市的文化品位,是城市最美好的建筑之一。伴随着市民热切期盼的目光,深圳将迎来自己的歌剧院,并已选址于南山东角头。

从地图上看,东角头片区东临深圳湾大桥,南依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联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蛇口,北靠蛇口山公园与南山后海中心区融为一体。深圳将这块为数不多、寸土寸金的宝地,留给了文化与艺术——深圳歌剧院总占地面积约9.4万平米,具有足够的想象和发展空间。接下来,深圳歌剧院将进行国际设计竞赛和招标,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建设成为深圳文化地标、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的艺术殿堂、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国际化综合型文化交流平台。深圳歌剧院,正是备受瞩目的“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新一轮文化硬件建设正在深圳掀起。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特区成立以来,曾有两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了深圳博物馆(老馆)、深圳图书馆(老馆)、深圳大剧院、深圳大学等八大文化设施;第二次是2000年初以来,建设了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新馆、深圳博物馆新馆等一批设施。如今,深圳掀起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既是发展所需,亦是市民所盼。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拥有大型文化设施约50个;大型体育场馆21个。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深圳在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上还存在规模总量小、缺少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门类不齐全、专业化水平不高等明显短板。放眼世界,凡是经济结构好、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多是文化兴盛之地。深圳经济特区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座有人文情怀和文化自觉的城市,以改革创新实现文化的跨越发展。如今,深圳要实现文化新的腾飞,尤其需要坚实文化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撑,以及与之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2018年12月,王伟中书记主持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市政府成立了以陈如桂市长为组长的市重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王伟中书记、陈如桂市长亲自策划,亲自推动,扎扎实实推进重大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深圳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不仅经济科技要高度发达,文化艺术也要繁荣兴盛”,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表示,提高“软实力”,要下硬功夫。深圳正以大思路、大气派开展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形成新的文化地标,让深圳的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交相辉映。在深圳市重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张合运介绍,经过认真考虑和合理布局,新十大文化设施富有深圳特色,覆盖了演艺、展示、创意、自然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令人称道的是,“新十大文化设施”的布局科学合理,便于让更多市民共享一流设施、一流服务——落户福田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将成为展示和宣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窗口”;落户光明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将打造成国际一流特大型公益性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选址前海,将打造成国际一流、中国特色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博物馆;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深圳海洋博物馆将落户大鹏新区;深圳美术馆新馆拟选址龙华区。另外,深圳创意设计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也将合理布局在各区。

在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的同时,深圳还选择十个特色较为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街区,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大浪时尚创意小镇、大万世居、蛇口海上世界、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此外,深圳还将规划建设31个市级及51个区级大型文体设施,共计有超过100个文体设施将在未来分期分批投入建设。消息一经发布,引发市民热烈关注。“非常兴奋,非常期待。”在大鹏经营书店的王宝珍告诉记者,“这批文化设施和文化街区建成以后,一定能大大提升深圳的文化品位。”深圳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和国际一流的前瞻性文化布局,为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夯实文化根基。随着这些地标的落成,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将有更高的文化辨识度。“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渐次绽放,成为市民的“城市书房”今年5月,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一篇《五大因素令深圳更宜居》的文章将“书迷福地”列入“五大因素”之一。文章提到,尽管深爱技术,但深圳是一座爱书者的城市。莲花山脚下,位于福田区CBD黄金地段的深圳书城中心城是深圳市民喜闻乐“到”的城市文化生活中心。

一座城市,在核心区域建设大型书城,体现了决策者的视野和格局,彰显了一座城市的远大抱负。从1996年深南大道边崛起的第一座书城——罗湖书城,到福田CBD的大型单体书店——中心书城,到南山书城、宝安书城、龙岗书城、龙华书城,以及正规划建设的其他书城,深圳书城不断打造着升级版。书店是都市人心灵的诗意栖息地,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窗口和精神地标。近年来,深圳不断涌现出的特色书店和书吧正成为市民的“城市书房”。其中,“简阅书吧”在各区各街道生根开花,成为一个值得聚焦的阅读新景象。

2014年1月,首家简阅书吧在龙华开业,成为深圳首家公共服务型书吧,也成为社区居民的书香家园;2016年12月,简阅书吧进驻深圳大学,将阅读更好地融入深大师生及周边科技园人群的日常生活;2017年6月,宝安区西湾公园书吧亮相,成为深圳第一个公园书吧;2018年3月,南头古城书吧开业,带给古城清新的书香……凭借“连锁不复制”的模式,简阅书吧在深圳已建成运营46家。在5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实现了社区、公园、医院、高校、产业园、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场所的全覆盖。

如果说“一街道一书吧”已成为城市“文化绿荫”,那么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书城书吧发展给予的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就是肥沃土壤。

文化创新2020方案提出,加快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2016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也就是每建设一座书城,市政府给予一半的资助,并对中心书城的维修和新书城经营管理给予大力支持。在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书城书吧的建设发展有了坚实保障。未来,深圳将在全市十区建成10座书城、100个书吧,让书城书吧成为市民身边的文化客厅,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张抗抗对遍地开花的书城书吧十分喜爱,她形象比喻说,“以中心书城为核心,每个区的书城和街道的书吧就像一朵复瓣花的花瓣一样,一层一层地绽放开来。”她说,“我对书香社会的想象,就是人人热爱读书,而且阅读很方便,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接触到书,书的资源是在不断分享和流动当中的,深圳推动全民阅读的新思路真的特别值得借鉴。”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让市民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福利”在深圳,无论是高端白领,还是花甲老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各式各样的 “文化大餐”。

近日,坪山大剧院正式揭幕,坪山有了文化新地标,香港芭蕾舞团携新版《天鹅湖》在坪山大剧院开启全球首演,坪山居民不用匆忙赶往市中心就可欣赏高雅艺术;日前,福田区京韵戏剧协会在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为市民带来“一月一戏”——京剧专场演出,当晚上演了三折经典的折子戏,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国庆假期期间,公益音乐舞台精彩不断,“音乐下午茶”、“美丽星期天”、“音乐大讲堂” 等众多公益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音乐之曼妙……这是深圳人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的缩影。对一座城市而言,市民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可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深圳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是为了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

深圳加快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建成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23个;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及馆站联盟建设,推行以区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制,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全市263家图书馆和300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完善文化馆联盟建设,推进全市文化馆(站)资源共享;深化公益电影市场化运作,数字公益电影院线运行良好。文化惠民,春风化雨。当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也在快速提升。

今年33岁的深圳歌手王如华是一名“五星级义工”,曾收获过央视《我要上春晚》舞台上热烈掌声的他,最为难忘的却是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义演场景,“用歌声做义工、用艺术做公益”成为他的梦想。王如华加入龙岗区梦想义工艺术团以后,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养老院、工厂、社区、军营等各类公益慰问的舞台上。在深圳,像王如华这样的文化志愿者还有很多。通过发展文化志愿服务,让分散在民间的文化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和活动骨干变身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像春雨播洒在全市各个角落,成为基层文化的“生命因子”,也使一批有水平的文艺人才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脱颖而出,有效缓解了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的压力,保证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历经多年培育、引导和扶持,截至今年6月,深圳共有各级、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230多支,登记文化志愿者近3万人,注册服务队203支,并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覆盖全市的“四点半课堂”、“文义惠鹏城”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志愿服务展示月活动、罗湖区“罗雪儿”公共文化超市点单式服务、福田区“托起梦想”公益培训工程、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龙华“文化星火”志愿服务、龙岗图书馆书香义工等。各文化志愿服务队分别探索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标杆。今年5·18世界博物馆日期间,来自山东省的客人到深圳博物馆参观,在受到文化志愿者的热情接待后由衷点赞:“我们通过文化志愿服务,重新认识了深圳!”

文化惠民,是深圳文化发展不变的初心。   如今,星罗棋布的文化设施、无处不在的文化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情活跃的文化志愿者,让市民充分沐浴文化的春雨、暖阳,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未来,随着“新十大文化设施”的拔地而起,随着“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日趋完善,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数量质量的双提升,随着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文化实事的点滴汇聚,文化根系蔓延,文化枝叶繁茂,将涵养出生机勃发、气象万千的文化新图景。深圳,将迈着自信步履,走向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