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50万,还是买不起房?

房十二的十公子 2019-09-12 21:25 阅读 3000+
年薪50万,还是买不起房?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条帖子,抱怨深圳实在“太不友好”了,​

我被吸引住,看完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1.

这个题主呢,老家在沿海三线城市,

家里好几套房,价值三百多万,没有房贷;

自己在知名互联网大厂工作,年薪五十万,

妥妥的中产家庭精心培养出来的苗子。

但,就这样的条件,竟然还是在深圳买不起房。

是不是很诧异?其实原因也简单:

他只能看上他们公司附近(也就是后海、深圳湾那一带)的房,

单价10万+,总价1000万起。

我们算一笔账:

假设首付300万家里给出,自己背贷款700万,

按5.15%的贷款利率贷30年,等额本息,

每月的月供38221元,一年就是将近46万,不吃不喝都还不起月供…

这哥们不是谦虚,是真的买不起。

—— 但...我真的好想打他哦。

兄dei,你知道1000万的房是什么水平吗?

即使是在遍地精英的北京,买1000万以上房子的人,也只有金字塔顶尖的那么一小撮。

根据北京8月住房成交数据,这个比例大概在4%左右吧。

年薪50万,还是买不起房?

(北京7月成交总价分布)

年收入几十万,虽说条件是不差,

但怎么也排不进「在一线城市买得起房」的人群的前4%啊…

结果呢,人家嘴巴一张就想要「南山区」「核心位置」「地铁房」「大三居」,

买不起,就是这个城市不行,对他“太不友好”。

我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你咋不要深圳湾一号呢,跟马云做邻居不是更好?

2.

实际上,不说1000万,哪怕是总价500万的房,在一线城市也已经属于非常靠前的水平。

我们来看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数据(北京的上面有了)。

三个城市今年7月份的成交,按总价分布如下:

年薪50万,还是买不起房?

可以看出,

上海和深圳的主力成交总价,都在200万到500万之间;

广州则在150万到300万之间。

所有成交中,上海、广州、深圳总价超过500万的占比分别为:

17.1%、5.2%和20.4%。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的房子超过了 500万,那就意味着:

你超过了82.9%的上海买家、94.8%的广州买家和79.6%的深圳买家!

再稍微算一下就会发现:

在上海,有超过一半的购房者,所购房屋总价不足300万;

在广州,这个比例则更是达到了78%;

深圳略少一些,但总价300万以下的,也占了40%。

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随便一套房都要上千万。

之所以普遍觉得房子贵,是因为人们下意识的会去关注更大、更好、更贵的房子。

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嘛…

但话又说回来,

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的,能力跟不上欲望,就会活得非常痛苦。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题主一样,

欲望和能力不匹配,在哪里都会觉得不友好。

3.

摆这些数据呢,一方面,是方便大家看看真实的市场;

另一方面,也能给我们买房投资提一个醒,那就是:

买房投资,要考虑一个城市购买力的「总价约束」。

像1000万以上的住房,基本上只在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有流通,有买家接得起盘。

—— 一套房最终的成交价,一定是取决于这套房的买家能出的起、以及愿意出多少钱。

购买力是有天花板的。

能够被成交量夯实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

我们来看部分二线城市的成交总价分布:

年薪50万,还是买不起房?

(7月成交数据,绿色部分为占比最大的成交总价)

从成交比例上可以看出,

厦门的500万以上的成交占比14.8%,是总价天花板最高的非一线城市;

杭州南京苏州等东南沿海强二线城市,500万就是总价天花板;

除此以外的其他二线城市,基本上到300万以上,就没有什么成交了。

—— 为了稳妥起见,买房投资,最好买在这个总价之内,

交易量大,价格撑得住,流通性也更好。

4.

嗯,就这样。

一线城市的房价,没大家想的那么高,

从300万总价反推,基本上家庭月收入能过2万,就能供得起房。

难就难在攒首付,—— 这时候,家庭支持和克制消费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单人年薪50万,靠自己攒首付也很快,

还抱怨买不起,只能说明,一开始定位就是错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