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楼市埋下“一粒种子”,今年结出“苦果”!购房者早准备

蓝白观楼市 2019-09-02 23:53 阅读 1000+

房地产市场是存在记忆的,每次出现涨跌波动,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比如,今年3-6月份,出现了所谓的“楼市小阳春”,房贷利率下降、房企融资环境宽松,地王随之产生,苏州南京宁波、重庆、沈阳、郑州,各大热点城市,都成了开发商集中竞争的区域,尤其是那些房价倒挂明显的城市,购房者蜂拥而至,开盘即清盘的现象不在少数。

这种情形,与2018上半年如出一辙。

有心人还记得,去年前几个月,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落户的条件和门槛一降再降,尤其是西安、成都、武汉、杭州等地,出现了所谓的“抢房潮”,售楼部门前排几公里,顶着大太阳也有大把的购房者接盘。

到了2019下半年,尤其是最近两个月,随着调控次数骤然加快,土地流怕、房企降价促销更是如影随形,从楼市走势来看,几乎与去年7-9月份一模一样。

事实上,今年之所以楼市结出了“苦涩果实”,源于5年前楼市埋下的“一粒种子”:三四线楼市水涨船高。

5年前,楼市埋下“一粒种子”,今年结出“苦果”!购房者早准备

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5年前开始,中小城市房价涨幅极快。

在2008-2013年,城镇化进程推动下,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房价即便上涨,波及的范围、蹿升的幅度也不会太离谱,婚房、刚需改善房、学区房这些概念,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萌芽。

此时,买房要趁早、要果断,人们买房不是为了炒作,而是为了提升自身居住需求。

然而,从2014年开始,棚改货币化安置助推,各大龙头房企争相下沉中小城市,普涨格局来临,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382元每平,同比增长达8%,如果剔除一线、二线城市的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均价高达10885元每平。

第二,三四线楼市崛起的结构不合理。

何为“结构不合理”?即城区扩张速度与人口增速不匹配。

前两天,笔者看到一则消息,武汉一个已建成多年的商场,人流车流都非常稀少,商户稀缺,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与深圳的写字楼空置率创出了十年以来的新高。

5年前,楼市埋下“一粒种子”,今年结出“苦果”!购房者早准备

各位可以想一下,连上海、深圳这样的超级大都市,都面临人口填充与商圈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更不用说遍地都是新城区、CBD、商业中心的中小城市了。

反过来说三四线城市,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速度远高于城区人口增速,是之前中小城市房价一直未大涨的主因。但是,从2014年开始,因为棚改、新城区扩张、房企扎堆开工却未交房等因素,小城市房屋的供给短期大量减少,由此造成了供需失衡,才有了后来的房价蹿升。

第三,5年前开始,人口加速向大城市转移,三四线楼市出现“人房背离”。

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0.06亿的最高点后,已经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平均每年减少近200万。

根据经济学家梁中华的测算,2014到2019的5年中,每年劳动力减少200万。2019到2024这5年,将减少300万。增幅高达30%,10年后减少1000万,相比于过去5年,增幅高达5倍!

劳动力减少的同时,我们看到省际净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1165万人)、长三角地区(465万人)、京津地区(221万人),三者合计占87.1%。

5年前,楼市埋下“一粒种子”,今年结出“苦果”!购房者早准备

人走了,房价却涨了,这就是中小城市“人房分离”的特征,背后揭示的原理也很简单:非理性的投机性因素占主导。

这三个特征,是5年前三四线楼市崛起的重要“秘密”,但是,正因为涨幅过快、新建楼盘过多、人口流失过多,才造成了今年楼市“小阳春”转瞬即逝。

道理很简单,热点城市可以火一时,但在大部分三线以下城市房价已经高企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像以往那样再“拉升一波”了,楼市就像一个大舞台,个别城市引领的上涨“独角戏”终究很短暂。

面对这种情况,购房者要早做准备。

第一,转变观念,以后房子的差价会被“抹平”。

回顾过往的楼市走势,购房者总能找到所谓的“价值洼地”,一线不行就去二线省会,大城市调控了就去地市和县城,总有炒作房价的理由。

5年前,楼市埋下“一粒种子”,今年结出“苦果”!购房者早准备

但是,9月之后,如同去年一样,楼市面临流拍和降价两大压力的困境,各城市房价的估值水平会逐步趋同,不会存在所谓低估的城市,该涨的都已经涨上去了,没有涨的地方,也不具备房价上扬的基础,指望买房赚差价已经不可能。

第二,牢记楼市“长期看人口”。

每个城市的人口存量结构不同,涌入的常住人口也不同,北上广也有人烟罕至的远郊区域,地级市也有核心地带,关键在于,把时间轴放大到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级别去看,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多少。

人口越密集,未来楼市的表现就越坚挺,不管在哪个城市,购房者都应当回避那些“房比人多”的地方。对自住的人来说,房价如何变动不重要,只要自己居住的城市有活力,年轻人“居者有其屋”,生活与工作更惬意,便是最大的收获。

对寄托于房产长期投资的人来说,以后买房不光是个技术活,在楼市尝到“苦果”之后,因为房产税、租售并举、农地入市、房贷利率参考LPR变动等因素,绝大部分城市、绝大部分购房者都会面对长期持有房产赔本的现实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