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首次预警,房地产市场“灰犀牛”来了,我们买房怎么办?

房价大数据 2019-08-30 20:35 阅读 2000+

点右上关注,获得更多的楼市信息与房价数据。

作为房地产领域的参与者,根据当前楼市的状态,我们曾多次提示风险,在我们对楼市的分析文章中,短期之内,我明确看多北京上海深圳房地产市场 ,看空非北上深三个城市以外的楼市。整体上,楼市属于入秋转凉状态。尽管我们近几天也公布了各大城市房子的降价案例,但是,很多朋友因为信息闭塞或认知不足,在没有看到房价普降之前,仍然顽固的认为,房价还会如以前一样继续下去。他们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政策的风向还是需求的满足,以及购买力、人口等均已表露出无法支撑高房价的迹象。今天,一个权威的报告在房地产圈内流转,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楼市的风险真来了。

买房不满意,后悔来不及,请先看“楼市实战,买房路上12堂必修课”,记得先点右上关注,再查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昨日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题目是《中国住房金融发展报告(2019)》。报告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系统重要性领域,在未来可能成为中国经济金融领域最大的“灰犀牛”。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从报告中,大家要记住两个关键词,一是“灰犀牛”,二是“高度警觉”。

首先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灰犀牛?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注意我们加黑的几个词,当前的房地产全部满足。我们对房价的长期上涨已经过于常见,我们对于加杠杆买房及高房价习以为常,买了一套想买二套,有了二套还想三套,所以,现在仅城市居民就达了了户均1.09套。如果计入农村住房,2016年我们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平方米,人均超过俄罗斯,户均甚至超过德国和荷兰。再加上近三年的新建住房,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权威报告首次预警,房地产市场“灰犀牛”来了,我们买房怎么办?

房子也是商品,也存在保质期,最终的功能是回归居住。当大家不再缺住房之时,当房价的市场调节功能发挥作用之时,我们的楼市就应该“高度警觉”。从权威报告给出的解释来看,第一,居民部门杠杆上升空间有限,再无更大的增加空间。二、房价上涨预期也得以扭转,居民购房意愿已明显下降。三、个人住房贷款占国有银行贷款比例高达30%,必须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银行传导。防止向银行传导见险就是担心房价在大跌后,大量房贷断供出现,从而引发危机。

其实,长效的住房保障机制正在完善之中,房地产税正在立法的路上,集体土地入市已经纳入土地管理法规。这一切都将从长期的角度对楼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度警觉”的报告来得非常及时,作为个体居民来说,如果现在还想靠投资炒房赚钱,真的是脑子进水了,这一句话说的有点重,但是,希望大家能理性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

下面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文章,欢迎点右上关注后,直接查看。

金融开先例,一箭封喉锁死炒房人。准备迎接楼市的冬天

楼市重磅政策刚刚发布,房贷有了大变化,买房请收藏

局长、经济学家,3亿农民进城买房的是与非

楼市走到岔路口,你相信马云房价如葱还是原局长邱晓华加杠杆买房

权威报告首次预警,房地产市场“灰犀牛”来了,我们买房怎么办?

权威报告首次预警,房地产市场“灰犀牛”来了,我们买房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