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后将总部搬至上海的房企,还有几家未上市?

界面楼市上海 2021-01-13 16:36 阅读 1000+

文 | 解红娟

搬迁战略根据地,对于一家房企而言,意义非凡。

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共有27家房企将总部迁至上海,其中6家房企开启双总部格局。

众所周知,房企将总部搬至上海,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由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型、向高端企业人才伸出橄榄枝、最大化利用上海国际资源、寻找更多的融资途径等之外,进一步接触资本市场后谋求上市,也是房企总部入沪的一大重要原因。

据界面楼市不完全统计,20年间,共有20家总部入沪的房企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还剩下7家房企未上市,分别是协信控股、绿都地产、三巽集团、文一地产、奥山集团、中奥地产、康桥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文一地产于2019年迁至上海,2020年有传言文一地产即将赴港上市,但至今还未提交招股书。此外,中奥地产和康桥集团2020年才迁至上海。

中奥地产于志曾对界面楼市表示,目前中奥的战略里没有考量过上市,主要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无独有偶,康桥集团肖春和也表示,康桥其实并不急于上市,而是要在跨入千亿房企行列、实现品质房企有质量的增长后,再登陆资本市场。

总部迁至上海成潮流

2016年是房企总部入沪的第一个峰值。

这一年是楼市的高速扩张时期,土地溢价率、成交规模、地价房价屡创新高。在此基础上,房企规模分化加剧,有意扎根长三角板块、布局全国化的房企都有计划迁移房企总部。

也正是这一年,A股市场重新对房企打开了大门。据悉,自2010年相关部门叫停房地产企业IPO后,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A股没有新的房企上市挂牌,直到2016年年初监管层才放松房企IPO事宜。

据界面楼市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7家房企将总部迁至上海,超过前五年总部入沪房企的总和。

第二个峰值则出现在2019年。这一年有8家房企迁至上海,是近些年迁至上海房企数量最多的一年。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向界面楼市表示,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重点发展策略在2019年开始变得更为清晰,例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大城市群都市圈受益明显,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因此,房企积极谋求布局大型城市群,优势都市圈的倾向也变得愈加明显,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都市圈,对周边都市圈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这也是房企选择总部进入上海的重要因素。”张波说道。

中原分析师卢文曦向界面楼市表示,2019年楼市趋势走好,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意愿比较强烈。

此外,针对房企总部迁至上海布局上市一事,卢文曦认为,并不是迁至上海的房企都能成功上市,资本市场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

内忧外患,房企一次递表后铩羽而归

并不是每一家将总部迁至上海的房企都实现了自己的“上市梦”。

据蓝鲸房产文章称,协信地产最早于2011年提出赴港上市,但该计划后来因故无疾而终。

2015年,协信控股将总部从重庆迁至上海,也是在这一年,协信控股拉开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在股权层面或者资产方面进行合作的序幕。

在沪期间,协信地产通过与启迪控股合作切入了产业地产领域,整合重组启迪协信。

随后,协信地产不断向外抛出橄榄枝。但不管是引入绿地集团集团、“借壳”狮头股份,还是重组天骄股份、吸引新加坡巨头43亿元注资,协信集团的上市之旅总是屡屡受挫。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曾经渝派房企“五朵金花”之一的协信一直在尝试叩开港交所的大门,而其他“三朵金花”龙湖、金科、东原都已经成功成为资本市场的座上宾。

不仅如此,和协信同期迁往上海的融信集团、正荣集团、禹洲集团、中梁控股、迪马股份、中南建设也都相继上市。

和协信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绿都地产。不同的是,协信一直在尝试找到自己的“大树”,而绿都地产一直在尝试内部变革。

绿都地产属于宇通集团旗下,由于集团业务重心并不在地产板块,绿都地产长期以为一直以“附属者”的身份存在着。

2015年,冯劲义、周德康和赵男男相继进入绿都,同时落地总部搬迁、裁员换仓、整体战略变革等措施。2016年7月,绿都正式宣布其总部进驻上海虹桥。

在此期间,绿都地产同时启动A股上市工作。2016年2月,河南证监局受理了绿都地产上市辅导备案的申请,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冯劲义、周德康和赵男男三人在绿都并没有创造出郑州本土房企走出当地,转型成全国房企、并成功上市的房企模版。

两年后,绿都IPO辅导备案被终止,宇通系郑州绿都地产终止上市。冯劲义、周德康和赵男男也相继离职。

上市计划搁浅后,屡败屡战

与一次递表失败后就搁浅计划不一样的是,2018年后入沪的房企在上市方面异常坚决。

三巽集团于2018年迁往上海,至今分别在2019年10月17日、2020年4月27日、2020年10月27日三次递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相隔时间仅仅十天时间,第二次相隔时间几乎为零。

事实上,由于资产负债比率激增,三巽集团的上市之旅并不被业内看好。界面楼市通过梳理数据发现,2017、2018、2019年,三巽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32.6%、140.5%、204.0%。

无独有偶,和三巽集团同年开启IPO进程的奥山控股也曾两度被港交所拒之门外。

2018年11月,中小型房企奥山控股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个月后招股书失效。时隔十几天之后,奥山控股二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再度铩羽而归。

和三巽集团不一样的是,奥山控股并没有马上开始第三次IPO事宜,而是选择在公司业务板块上发力。

2020年4月28日,奥山控股副总裁张金曾在2019年度优秀供应商发布会上表示,奥山控股要保持50%以上的年增速,并在2023年要进入房地产企业的前50强。此外,到2023年,奥山控股要在全国落地50个冰雪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滑雪场安全事故频出,大家也开始重新审视冰雪运动场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除去企业自身问题之外,“三道红线”的出台再度抬高了中小房企的上市门槛。

卢文曦认为,中小房企的融资本就艰难,三道红线的出台则加剧了这一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业绩和利润。

张波则表示,三道红线之下,房企上市的诉求其实会变得更高,但另一方面上市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一方面由于房企融资受限,导致上市阶段的审批门槛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上市融资,本身是可以在保持负债水平基础上,实现融资的重要手段,上市的公司增多,会在一定层面上加大中小房企的上市难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