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房地产“十四五”的起点,房企该如何应对变化呢?

匿名 2020-12-09 11:49 阅读 1000+

  站在房地产“十四五”的起点,房企该如何应对变化呢?在此,房小评也有几点建议。

      其一、聚焦深耕,收缩防线。

  如果负债腾挪的空间允许,我们倒是建议有条件的房企早日开始收缩战略。全国化,虽然成就了无数房企,但也是一条高成本发展之路。

  2015年之前全国化的房企获得了成功,是因为2016-2017年的棚改让三四线城市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大牛市。2015年之后再进行全国化战略布局的房企,大部分举步维艰,因为没有风口了。

  今天,我们看到无数N千亿口号的房企,仍在沿袭以前成功企业的老路,高杠杆、高负债地进行全国化扩张,放在2021年,这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仍笃信房地产行业大有可为的企业来说,建议深耕自己的根据地,筑牢基本盘。在资本市场允许的情况下,收缩战场、产品线、规模,聚焦深耕。


  其二、尽量不要多元化。

  并不是说多元化不适合所有房企,而是不适合大部分房企。一方面是房企过惯了高利润的日子,难以干运营那样的苦活累活;另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是现金流依赖型行业,对现金流回正的周期要求最长不能超过18个月,而做产业、商业动辄以10年计,才能收回投入。


  其三、远离产业勾地的毒丸。

  很多房企为了低价获得土地,走上了产业勾地的道路,但产业勾地是要求很高的技术活,只有少量企业能够走通。

  随着打着产业的旗号前来勾地的骗子企业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也形成了一整套防骗的流程。对于所有产业勾地的企业,一律以产业实现程度来卡住宅的预售证获取。

  据房小评了解,好几家知名企业都因为产业方面无法兑现对地方政府的承诺,而被地方政府卡住了预售证等证件,上百亿的投资成了无法继续的烂摊子。


  其四、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房地产投资的维度来看,一二线城市招拍挂市场已经变成金融战场,比拼的是流速,irr算得过来就能干,不能囤房。这个市场看的就是房企背后的金融机构谁的利息低,谁就能参与这个游戏。

  到了三四线城市,就要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对地方产业、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降低土地成本的能力。三四线城市市场流速慢,需要高货地比,因此对房企获取土地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