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楼市“山雨欲来”,房价还能大涨?开发商、专家观点一致

专属财报 2020-07-25 08:11 阅读 1000+

  众所周知,我国楼市更多地呈现是“政策市”,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政策主导市场,例如2015年调控政策仅限于四限,也许是刺激到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最后房价总是触底反弹。放到了2019年,全年调控次数高达620次,而与此同时,楼市急转而下,其中不缺乏鹤岗6万一套房冲击市场,导致超13个城市房价回到一年前。但更加严格意义来看,由土地财政带来的财报数据占比逐渐递增,使得房价有点脱离供需关系,反馈到市场就是,市面上房子多的卖不出去,房价也不见得会下跌。

  

  换句话来说,一直以来大家都存在“幸存者偏差”,例如在一二线城市高端消费市场影响下,市场火热氛围席卷而来,最直接效应就是周边城市苦于去库存,而房价却只涨不跌,请问房子真的卖得出去吗?反观三四线城市,在面对人口流失和自身产业发展乏力的双重压力下,即使是本地人也正在逃离市场,对此不少城市狠心出台补贴政策,看似诚心实意,实则是无奈之举。

  而在这样一股风向中,其实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市场太过于水分。开发商这边即使是破产也不降价,当然这一点有着自身限价的原因,例如东莞明确表示3个月内涨幅不得超10%。而持房者正处于焦虑,即使降价抛房,但购房者毫不买账,这似乎佐证了一句话,百因必有果。

  

  那这尴尬的局面会持续很久吗?答案非也,或者说一夜之间,楼市“山雨欲来”。从城市主体来看,最近动作频繁,甚至有点釜底抽薪,例如深圳出台史上最强调控,彻底断绝“假离婚”炒房风气,导致前一段时间涨价50万才卖的业主,如今降价200万抛售,而在另一边宁波放大限购区域,青岛郑州等核心城市二手房房源每月新增2万套挂牌。其实大家会发现一个规律,此时风向一直指向收紧,而时间点恰在金九银十,至于释放什么信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从开发商角度来看,下半年开发商债务危机临近,即使在面对央行多次“开闸放水”释放8000亿专项贷款,但这对于此时开发商来说,就显得话梅止渴,或者说只有将房子卖出去,才能活下去。

  

  在这样如此严峻的背景下,房价还能大涨?说白了大家最关心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明确告诉大家,可能性几乎为零。从国内外案例来看,基本找不到在央行放水阶段,哪个城市房价有下跌趋势。或者说控跌比控涨更加有意义,即使是今年“冠状”打破现有格局,但从未影响结局,只是收缩了市场周期。在货币政策中性宏观条件下,在开发商提前融资、拿地、建房的高周转模式下,必然迎来冲击。

  其次大家得明白一个道理,维持高房价的基本原理是市场有着完整的交易流程,简而言之购房者还能买得起,例如深圳某楼盘即使存在百万茶水费,但心甘情愿买房的人大有人在,毕竟不缺钱。那除外一线城市呢?从个人经历来看,连自我生活都是难事,更何况买房。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部分开发商和专家观点一致,甚至连底层逻辑都一样,例如融创董事长孙宏斌曾表示,住房需求只能被抑制,并不会消失,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结构迁移,以小换大群体将会取代刚需群体,表面上来看市场规模并不存在太大拐点,或者说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开发商要坚持下去,因为一旦房价下跌30%,恐怕会直接破产。对于一个正常市场来算,房价上涨比起下跌利大于弊。

  而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则表示,用过去的思维预测房价一定错得离谱,原因很简单,资金层面、购房群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错误的城镇化战略导致大小城市供需错综,而土地市场的固化使其“地荒”,未来的楼市很难,但仍有一丝契机。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买不买房取决于房价高低、首付多少,一旦房价有所波动,必然有人会按耐不住;对于投资来说,买不买房取决于房子、城市增值空间,而这一点则宏观政策来决定,例如经济区新规划、土地改革。

  但不管是哪一种人,今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因为最关键的阶段出了问题,那就是居民收入不涨反跌,这一形态促使“地摊经济”的崛起,拉动市场消费早已成为重中之重。反观M2连续多月上涨11%,而M1却回落6%,流入楼市的资金日益减少,连钱都没有了,请问房子又该卖给谁呢?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