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鹤岗房价,失落的上海沪牌

地产八卦女 2019-04-16 02:20 阅读 1000+
凋零的鹤岗房价,失落的<a href=上海沪牌" inline="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地产八卦女

不说废话,直奔主题。

个人感觉,近两年来(从2018年开始),中国明显有两个变化: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变强了。

2018年3月,特不靠谱刚提出中美毛衣战的时候,周边朋友都没当回事。当时我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细想。更何况,在三月份中国A股市场还是一片红,白马股仍然是继续上扬的走势,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熟料,到了6月,行情急转直下。A股开始雪崩,各行各业不景气的现象开始闪现。与之相应的,美股在多撑了3个月后,从9月开始也受到影响,进入下跌状态。

这样的联动,不得不让人深思。我发现,虽然中美毛衣战对中国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却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媒正视中国:一向低调潜行的中国经济体,居然能够影响向来高调张扬的美国经济体!尤其是在5G科技的话语权上,中国已经有能力与美国平起平坐了。这绝对是令人侧目的观念转变。而特不靠谱,大概也是网络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总统了。

(2)房子对国人的影响力变弱了。

我还记得2016年的时候,特别流行一句“吃土买房”,意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房。当然那时买房没有错,确实该买,买了就赚一波;

然而,到了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急着买房,当然这有限购的因素,但是限购是有很多漏洞的,比如落户等等。而大中城市放开落户,吸纳人口已经一年了,天津西安江浙沪有些城市还在跌,这就很有意思了。

个人认为,大家不急着买房最大的原因,是大家的预期变了,从以前的房价一致看涨,到如今的房子买了不赚钱、“房子是用来住的”。

其次,为什么不急着买房,是因为买房人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根据我的观察,2016年那一波,是最后一波以30-40岁为主体(即70后和80后)的买房潮;而现在,平均买房年龄是27岁,即90后开始成为买房主力人群。

90后有什么特点呢?见识广,会享受,还特别“懒”。这个懒不是贬义词,不是说90后好吃懒做,而是指90后知道怎么赚钱省体力。比如进工厂,现在很多90后都不愿意进工厂了,不是不愿干活,是觉得呆在工厂没前途还压抑。

所以从这方面看,体验过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90后,在二线基建逐渐完善的情况下,面对一二线巨大的房价差、落户政策,愿意呆在二线的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现象是,90后们可以选择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价也就不再像之前那样“傲娇”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好像看到房价有下降趋势,但十万亿的总规模并没有降甚至上扬,因为很多成交量已经从一线转移到二三线了。

(3)人口变迁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了。

最近两天有张图特别火 ,说黑龙江鹤岗的房价如葱,一平米仅几百元。这张图的话也写得很清楚,房子卖的出去前提是有人住,问题是人都走了,房子也就值个混凝土的价钱吧!

凋零的鹤岗房价,失落的上海沪牌

据网上截图显示,当地大部分楼盘都在几万元,只有一套114平的房标价在10万8。而最低的价格更是到了1万6。注意这里的价格并不是每平米,而是一套房。

回想一百年前,东北从闯关东、走西口开始,到日本割据,首度成为中国最发达地区 ,再到共和国长子的光辉顶点,东北的人口一直是流入的。直到21世纪,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东北的人口开始流出。其实不止东北,整个淮河以北的北方,人口整体都是流失的(北京近年来也流失了不少人口 )。

为什么冷地方经济越来越不好了呢?因为现在经济的成分,主要是服务业、科技产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撑,依赖土地和矿产资源的重工业模式已经过时了。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在哪里不是做,只要有人力资源,气候条件温暖自然就如同锦上添花。这便是我理解的“产业结构改变促使人口结构改变”。

另外,人口变迁的另一个问题,便是生育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如今各大平媒,可爱的孩子照片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国家希望刺激大家生孩子的欲望,仔细想一想居然挺有道理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生孩子呢?有人说是因为高房价,没错一二居房主的生育欲望,的确低于三四居房主的生育欲望;有人说是现在的年轻人爱玩,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了家庭,就有了负担就不好玩了,道理也讲得通;还有人的理由更离谱,说现在的女生怕疼,从小娇生惯养的,所以不敢生孩子——我不知道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有多少,但这样的女生应该也有。

不管怎么说,少子化、老龄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大拦路虎。未来的中国楼市,也将越来越会感知到中国人口变迁的巨大影响力。

(4)除了教育,其他城市服务资源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了。

目前的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公共交通发达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医疗资源、特权性质的车牌资源等城市服务资源影响力越来越弱。

医院不用说,十年前很多人都很高兴自己家不远处有个医院,理由是看病方便。如今交通好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医院搬远点;

那么车牌呢?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张图,说最近几年来被称为最贵铁皮的上海沪牌拍卖逐渐降温,拍牌人数以月均一万人的速度进行递减。

凋零的鹤岗房价,失落的上海沪牌

从2016年3月至今,上海市每月车牌投放数量基本维持在1万张左右,而投标人数却在2018年3月之后有了一个下降的趋势,从22万-27万的区间逐渐下降。2018年4月-7月,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参与的投标人数挣扎在20万线上,终于以平均每月减少1万投标人的速度在8月跌破20万并且再也没有回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人说是新能源汽车的缘故,买车送车牌,谁还花大价钱买铁皮;有人说是停车位少,停车贵、停车难;还有人说是受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影响,有钱打车没钱骑车,谁会去开车挤马路?还有人说,是外地车牌太多了,现在城内交通对外地牌照的管制,相对本地牌照来说,本地牌照优势并不明显,等等。

我则觉得,说一千道一万,未来越大的大城市,公共交通可能越发达,开私家车,在当前的各项时间、交通成本下,也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奢侈的行为。

合作、宣传、投稿

请加小编微信:xiewen1205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凋零的鹤岗房价,失落的上海沪牌

星子简介:关注地产3年,专注行业,深度剖析。 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iewen1205,同时请注明公司+姓名,与我交流更多地产信息。同时,扫描一下,关注一下我吧↓↓↓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